科研产出
高氧包装对鲜切糖心苹果贮藏特性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高氧气调包装对鲜切糖心苹果贮藏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富士糖心苹果为试材,测定包装内气体成分、果实质构特性、感官指标、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总酚含量(Total Phenols Content,TPC)、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结果:75%和95%高氧包装能在贮藏期内维持高氧环境。75%和95%高氧包装对鲜切片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和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提高了PAL活性和TPC,降低了鲜切片的BI值,抑制了PPO和POD活性;95%高氧包装组有更高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以及更低的硬度和感官评分。结论:高氧调节苯丙胺代谢途径,合成多酚使糖心苹果处于诱导抗性状态,从而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诱导果实抗褐变;另外75%高氧包装组能更好地维持鲜切糖心苹果的贮藏品质。


不同预冷方式结合1-MCP处理对蟠桃冷藏品质的影响
《包装与食品机械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新疆蟠桃不耐贮藏,贮藏品质差等问题,分别采用蓄冷周转箱、原位压差、冷库直冷式预冷并结合1μL/L 1-MCP对蟠桃果实进行熏蒸及纳米聚乙烯微孔保鲜膜包装的预处理措施,以无预冷及熏蒸处理为CK,通过测定果实腐烂率、硬度、呼吸强度、SSC、MDA、总酚含量、CAT和POD等指标,分析蟠桃在贮藏过程中冷藏品质变化的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MCP结合3种预冷方式均可减少蟠桃果实的腐烂率,延缓蟠桃的硬度、总酚、SSC含量的下降速度;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抑制MDA在果实体内的积累,提高果实的POD、CAT活性,延长果实新鲜品质的保质期。其中以1-MCP结合原位压差预冷处理的效果最优,在贮藏第36 d,处理组果实的腐烂率、呼吸强度和MDA较CK组分别降低33.33%,33.33%,27.78%,硬度、SSC、CAT和POD较CK组分别提高60%,42.86%,60%,66.67%,促进蟠桃的正常后熟,最大限度地保持果实的新鲜品质。研究为蟠桃规模化贮运保鲜提供技术借鉴。


STM1863分子特征分析及其基因缺失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揭示鼠伤寒沙门菌SL-1344菌株RcsCDB系统STM1863调控子分子特征,及对STM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PCR扩增STM1863基因并进行克隆和测序,预测分析其编码蛋白的分子特征;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STM-ΔSTM1863基因缺失突变株,并对其生化特性、遗传稳定性、酸碱胁迫环境中的适应性及粘附侵袭小鼠巨噬细胞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STM1863基因全长159 bp,编码52个氨基酸,具有一个跨膜和d1p32a同系物结构域;与SL-1344亲本株相比,STM-ΔSTM1863缺失株生化特性与亲本株无明显差异,生长速度与亲本株生长速度一致,但STM-ΔSTM1863在p H4.0酸应激下对数期生长速度显著低于亲本株(P<0.05);粘附和侵袭小鼠巨噬细胞能力与亲本株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提示STM1863因参与了STM酸应激和粘附侵袭宿主细胞的调控,本研究为深入揭示STM1863对STM粘附侵袭宿主细胞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STM1863基因 生物学特性 RcsCDB系统


基于模糊相似优先比法评价规模化牧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北疆地区规模化牧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及生产水平,分析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为推动新疆北疆地区青贮饲料高效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新疆北疆地区18个不同规模牧场中窖贮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分析营养品质、发酵品质、霉菌毒素含量,运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法综合价值评定各规模化牧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结果]各牧场青贮营养品质及发酵品质整体水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所有牧场的霉菌毒素含量均符合国家限量标准.排名前三位的牧场为R>I>Q(存栏量在1 000头以上的牧场),排名后三位的牧场为N>L>H(存栏量在500头以下的牧场).[结论]新疆北疆地区规模化牧场全株玉米青贮品质整体水平良好,但不同规模牧场之间存在差距,存栏量在1 000头以上的牧场整体水平优于存栏量在500头以下的牧场;各牧场全株玉米青贮品质主要受青贮玉米品种、地区气候特性、牧场规模的影响.


水肥对主干结果型灰枣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六年生主干结果型灰枣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在不同水肥用量的前提下主干结果型灰枣在不同生育期内叶片全氮和全磷含量的变化,以期得到适合主干结果型灰枣生长的水肥用量。结果表明:施肥和水分处理的枣树多年生二次枝枣吊叶片与一年生二次枝枣吊叶片中全氮、全磷含量均在花期最高,在完熟期时含量下降至最低,其中N_3(495.0 kg·hm~(-2))、P_3(435.0 kg·hm~(-2))、W_4(787.5 m~3·hm~(-2))处理与其它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N_3处理全氮含量较其它氮肥处理最高可增加30%,P_3全磷含量较其它磷肥处理可增加96%,W_4处理全氮含量较其它滴灌处理最高可增加37%,全磷含量较其它滴灌处理最高可增加80%。


植物乳杆菌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对红枣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在混菌发酵中的应用潜力及其对红枣酒挥发性风味的影响,采用植物乳杆菌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不同接种比例混合发酵红枣酒,并以酿酒酵母纯发酵为对照,监测发酵过程中菌株生物量的变化,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植物乳杆菌接种比例的升高,其发酵过程中存活数量及时间明显增加,混合发酵处理酒样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规定;利用GC-IMS从红枣发酵酒中共鉴定出38种挥发性物质,混合发酵处理对红枣酒中酯类、醇类和醛酮类等大部分挥发性物质的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共筛选出5种特征标志物(VIP>1),而异戊醇、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酸异戊酯是影响不同混合发酵红枣酒挥发性风味差异的关键物质;风味轮廓及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果香、植物味和花香是红枣酒主要的风味特征,其中植物乳杆菌与酿酒酵母以10:1接种发酵有助于增强红枣酒果香与花香的浓郁度,口感协调、余味较长,显著改善了红枣酒的挥发性风味特征和感官品质,可应用于红枣发酵酒的酿造生产。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混合发酵 红枣发酵酒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风味物质


基于EDEM的振动深松整地机参数优化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满足硬质土壤或板结土壤的深松作业要求,一次性完成土地的深松和平整,设计了一种1SZL-300型振动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开展了深松部件设计和深松铲入土过程受力分析,进行了基于EDEM的深松铲正交试验。同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进行仿真组合试验,仿真试验,结果显示:当入土角度为31.42°、入土深度为392.59 mm、作业速度7.02 m/s时,模型预测的土壤蓬松度为44.903%,土壤扰动系数为57.845%。最后,针对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深松深度382 mm,深松耕深稳定性系数96.8%,地表10 cm内,碎土率达62.8%,纯工作小时生产率为2.2 hm~2/h,作业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向日葵收获机械研究现状及展望
《南方农机 》 2023
摘要:向日葵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但目前我国向日葵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收获机械的研发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故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向日葵收获机械对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向日葵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课题组归纳阐述了国内外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整理总结并分别举例说明国内、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收获机具的功能特点.在对比国内外收获机具的不同优势后,提出目前我国向日葵机械化收获存在农机与农艺融合度较低、现有收获机具作业性能适应性差、收获机械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并基于现存问题进一步提出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提升收获机械作业性能、提升收获机械的智能化水平等发展建议.以期推动向日葵机械化收获技术向规模化、标准化、系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等方向高速发展,为促进向日葵产业发展和机械化收获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