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龙麦20小麦品种中7+8~*亚基和17+18亚基近等基因系间的品质差异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确定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17+18和7+8*间的遗传差异。【方法】利用生化标记和选择性回交(5次)的方法将拥有超量表达的Bx7亚基的加拿大超强筋小麦品种Glenlea的7+8*亚基转移到了小麦品种龙麦20亚基组成为1,17+18,5+10的近等基因系(NILs)中,获得了龙麦20的17+18亚基和7+8*亚基的近等基因系。2005年这对近等基因系被种植在黑龙江农业科学院育种研究所的试验地里,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取组,6次重复。【结果】品质分析结果表明,7+8*亚基类型的龙麦20与17+18亚基龙麦20类型相比,面粉蛋白质含量提高5%(P=0.012)、干面筋含量增加4%(P=0.018)、湿面筋/干面筋降低2%(P=0.043)、沉降值提高10%(P=0.013)、形成时间提高13%(P=0.258)、稳定时间提高256%(P=0.029)、断裂时间提高86%(P=0.020)、软化度降低35%(P=0.007)。【结论】7+8*亚基对面筋强度有较大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7+8*亚基 近等基因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粳稻蛋白质含量在DH群体中的遗传变异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应用蛋白质含量(Protein Content,PC)不同的10个亲本,采用F1花药培养技术构建了寒地水稻6个组合的DH(Doubled Haploid,DH)群体。应用Choo和Reibergs提出的模型及公式,分析了这6个DH群体PC的分布、测算了遗传力、超亲率,检测了PC的基因对数及基因互作方式。结果表明,PC的遗传变异分为两大类型:5个组合PC的遗传是属于主效基因加微效多基因混合遗传,无主效基因互作;1个组合(松9798/龙花96-1530)PC的遗传属于多个主效基因加微效多基因混合遗传,存在主效基因间的互作,为互补作用,为PC的另一种遗传模式,且是产生PC超亲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PC在DH群体的遗传力为0.77,PC的超低亲率较低,控制PC的基因对数为3.2 ̄6.5对,平均4.8对。

关键词: 寒地 粳稻 PC DH群体 遗传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对嫁接西瓜幼苗耐冷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筛选出西瓜嫁接耐冷砧木2份。低温胁迫后嫁接苗叶片冷害指数小,电解质渗透率低;嫁接苗比自根苗叶片的水溶性糖和水溶性蛋白含量升高明显高;随着低温胁迫天数的增加,嫁接及实生西瓜幼苗叶片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呈下降趋势;CAT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嫁接苗下降幅度较小,且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正常光温下生长的西瓜嫁接苗和自根苗的POD活性无明显差异,低温处理后P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嫁接苗上升幅度较快,可见,嫁接苗的耐冷能力强于自根苗。

关键词: 嫁接 西瓜 耐冷砧木 耐冷性 生理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哈尔滨市稻田害鼠动态及防治研究

中国植保导刊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典型稻作区,对田间害鼠数量进行了逐月监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田间鼠害防治试验。试验利用自制的蛇形管毒饵站,采用毒饵消耗量和夹夜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溴敌隆对田间害鼠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0d灭杀,处理区害鼠数量随时间呈持续下降趋势,而对照区害鼠数量随时间呈持续上升趋势。试验开始阶段,处理区害鼠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到试验结束时,处理区害鼠数量低于对照。夹捕结果表明,以对照区鼠密度为标准,防治效果达到82.3%。如果考虑到试验开始时处理区鼠密度高于对照区,防治效果应当更好。

关键词: 农田害鼠 种群动态 鼠害防治 毒饵站

哈尔滨地区早春露地苦瓜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08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鸡及输卵管生物反应器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生物制药业的迅速发展,转基因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基因鸡以其卓越的优势必将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和生物制药领域的新兴产业之一。目前,转基因鸡最成功的制备方法即逆转录病毒介导法,并已成功制备出表达标记基因的转基因鸡。通过综述鸡作为生物反应器的优势、转基因鸡发展历程、逆转录病毒载体制备转基因鸡的方法过程和转基因鸡的研究进展,同时也讨论了转基因鸡的意义和可能存在问题。

关键词: 转基因鸡 逆转录病毒 生物反应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黑河27、黑河29为材料,在控制磷素供应水平的条件下,通过控制灌水量的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干旱强度增加,磷高效基因型大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透性和O2.-含量递增的幅度明显小于磷低效基因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的幅度显著小于磷低效基因型,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随干旱胁迫强度增大而增加,磷高效基因型大豆的渗透调节能力要明显大于磷低效基因型。表明大豆耐旱性与其抗氧化酶活性相关,渗透调节物质是构成其耐旱性的重要物质基础,磷高效基因型膜脂过氧化程度小于磷低效基因型,并且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大豆 干旱 磷效率 膜脂过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能混合粒子场和γ射线对紫花苜蓿的诱变效应

草地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利用5个不同剂量(109、145、195、284和560Gy)的高能混合粒子场和60Coγ射线处理龙牧803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Melilotoides ruthenicus (L.) Sojak cv. Longmu 803)干种子,比较同一剂量不同处理方法间和同一处理方法不同剂量间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高于γ射线处理,发芽势高于对照,发芽率低于对照;微核率略低于γ射线处理,两者均显著高于对照;γ射线处理的株高和产量随着处理剂量的增高而降低,除109Gy外,均低于对照和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对植株的损伤效应较小。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高能混合粒子场 γ射线 诱变 生物学效应

北方地区郁金香子球复壮技术

北方园艺 2008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方地区郁金香子球复壮技术

北方园艺 2008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