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生物发光法在农产品安全性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发光细菌法急性毒性检测、生物发光法基因毒性检测和生物发光ATP法微生物检测等农产品检测方法的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并经过对比指出其中生物发光法作为一种速度快、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生物监测方法,将在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因工程产生植物条件型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遗传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条件型雄性不育是指植株在特定的条件下育性相互转换,可以作为两用系,用于两系法杂交制种。文章综述了基因工程产生条件型雄性不育及其相应的恢复策略,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做了评价,展望了其应用的前景。


我国养鹅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家禽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我国养鹅业发展势头不减,并正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迈进。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养鹅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本文就鹅的品种培育、饲养方式及集约化生产规模、疫病防治、肥肝生产、羽绒生产、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等进行了详实阐述,对引导养鹅业发展有启示作用。


油菜田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的应用技术
《植物保护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丙酯草醚(ZJ0273)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除草剂,为明确其应用前景,采用室外盆栽法和温室盆栽法,以油菜田发生的主要杂草为试材,对新型除草剂10%丙酯草醚EC杀草谱、施药适期和作用速度等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作物的安全性和除草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现,该药剂在60gai/hm2剂量下,对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牛繁缕、小藜、菵草、硬草、早熟禾、棒头草、刺果毛茛和荠菜等10种杂草的防效在80%以上;该药剂属于缓效型除草剂,杂草1~3叶期为施药适期;丙酯草醚对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的安全剂量是推荐用量的2倍;不同地区田间使用丙酯草醚防除油菜田杂草应在杂草1~3叶期施药,推荐剂量为45~60gai/hm2,总体除草效果为72.3%~97.6%。


早熟、优质砂梨新品种‘早生新水’
《园艺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早生新水’是‘新水’的实生后代。在上海地区7月中下旬成熟,果实扁圆形,果皮浅黄褐色。平均单果质量140~217 g,最大单果质量达450 g以上。果肉脆嫩,几乎无石细胞,汁液极其丰富,可溶性固形物可达到12%~14%。


SRAP、ISSR技术的优化及在甘蓝类植物种子鉴别中的应用
《生物工程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SRAP与ISSR2种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8种甘蓝类植物(BrassicaoleraceaL.)的种子鉴别中。先以甘蓝(Brassicaoleraceavar.capitata)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对SRAP、ISSR反应体系中各影响因素的逐一筛选,优化了甘蓝类植物SRAP、ISSR反应体系。进而采用30个SRAP引物组合和15个ISSR引物对白甘蓝、皱叶甘蓝、红甘蓝、羽衣甘蓝、花椰菜、青花菜、抱子甘蓝、球茎甘蓝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结果表明M3-E5与M4-E5两个SRAP引物组合可以在8种甘蓝类植物之间显示较高的多态性;844和888两个ISSR引物也可在8种甘蓝类植物之间产生很好的多态,特别是844引物单独应用即可区分所有材料。


温室网纹甜瓜干物质分配、产量形成与采收期模拟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一个可以预测温室网纹甜瓜产量与采收期的模拟模型,为温室网纹甜瓜生产管理和环境调控的优化提供决策支持。【方法】本研究据温室网纹甜瓜器官生长与温度和辐射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分配指数的温室网纹甜瓜干物质分配、产量形成与采收期模拟模型,并利用不同基质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模型对地上部分干重、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果实干重的模拟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分别为0.99、0.65、0.97、0.98和0.98;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0.88%、70.21%、7.44%、9.33%和5.28%。模型对网纹甜瓜果实鲜重的模拟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为0.94,预测相对误差为8.13%,对网纹甜瓜直径的模拟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为0.95,预测相对误差为9.23%,对网纹甜瓜采收期的预测误差在±1d内。【结论】与已有的温室作物生长模型相比,本研究建立的模型不仅预测精度较高和功能全面,而且模型参数易获取,具有较强实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