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PRZM-GW模型菜田农药施用对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评估
《灌溉排水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GIS与PRZM-GW模型,建立了北京市露天菜田标准场景,并以杀毒矾和扑海因在西红柿菜田中的施用为例,对农药施用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现行施用与灌溉条件下,持续施用杀毒矾将在第20a时超过地下水健康阈值,而扑海因的施用没有地下水污染风险;若不改变施用条件,杀毒矾不能连年连续施用,且施用1 a后需要停止施用5a以上才能避免出现地下水健康风险。


农业节水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北京农业基地的调研
《河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节水自动化技术和产品的使用和需求情况,评估节水效率,剖析节水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应用的影响因素,对北京市115家涉农企业生产基地进行了调研。基于调研结果,系统分析了北京地区农业节水自动化技术总体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北京地区节水自动化的应用效果良好,用户对节水自动化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意愿较高,政府专项支持是节水自动化推广应用的主导力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节水自动化技术水平不足、产品价格过高、投入资金短缺、使用率不高等。最后从完善政府补贴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政府引导、扩大推广示范,加大技术培训、提高认知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节水自动化技术和产品应用的对策建议。


几种杀虫剂对棕榈蓟马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
《植物保护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用于防治棕榈蓟马的有效药剂,采用玻璃残留处理法测定了5种药剂对蔬菜上棕榈蓟马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杀虫活性最高的是乙基多杀菌素,其48h的LC50值为0.19mg/L;其次是阿维菌素、溴氰虫酰胺和啶虫脒,LC50值为54.45~76.48mg/L,呋虫胺的毒力最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对棕榈蓟马药后1~14d的防效均达90.88%以上,明显高于其他3种药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是防治棕榈蓟马的首选药剂,推荐轮换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和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基于条码溯源电子秤的社区菜店交易管理与追溯系统
《农业机械学报 》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自主研发的条码溯源电子秤为信息采集基础、以交易信息数据库为管理核心、以手机扫描二维条码为追溯手段,构建了社区菜店交易管理与追溯系统框架。条码溯源电子秤在集成相关模块的基础上,实现了产品称量、身份验证、标签打印和数据上传等功能。在突破电子秤数据传输与解析技术、改进包含多条信息的手机扫描二维条码追溯识别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社区菜店交易管理与追溯系统。通过搭建模拟环境,对连接多台电子秤的数据传输稳定性、手机扫描二维条码追溯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无论是实时传输方式还是集中传输方式,其传输成功率均在99%以上;随着标签中产品数量的增加,不同像素的手机识别速度和识别成功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800万像素的手机在识别速度上具有明显优势。


北京西山侧柏人工林土壤呼吸组分及其影响因素
《环境科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挖壕法,利用LI-8100土壤CO2通量自动观测系统,确定了北京西山侧柏人工林土壤呼吸中异养呼吸和根系自养呼吸的贡献率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了土壤呼吸的日、月际时间尺度的变异特征,并利用经验模型分析了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呼吸速率、异养呼吸速率的昼夜变化呈现单峰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14:00—15:00;月际变化也呈单峰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7—8月;观测期内土壤呼吸速率日均值变化范围在0.09~12.16μmol·m-2·s-1,异养呼吸速率日均值变化范围在0.02~10.86μmol·m-2·s-1,年均贡献率为69.59%;自养呼吸速率日均值为0.01~6.79μmol·m-2·s-1,年均贡献率为30.41%.2土壤温度的日、月际变化均呈单峰形曲线变化而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整个观测期间土壤呼吸速率的温度敏感系数Q10为2.91,异养呼吸速率的Q10为3.52.3模型研究表明,相对于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单因素模型,土壤温度与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复合模型对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解释能力为86.8%,对异养呼吸速率的解释能力为74.4%.该研究为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估测及碳循环提供数据依据.
关键词: 侧柏人工林 异养呼吸 自养呼吸 Q10值 土壤温度 土壤体积含水量


潮汐灌溉时间对茄子穴盘苗质量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茄子育苗阶段水肥灌溉时间对育苗质量的影响,以茄子耐热品种‘京茄6号'为试材,采用二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水肥一体化进行潮汐灌溉,研究了连栋温室条件下潮汐持续时间灌溉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对茄子穴盘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潮汐灌溉营养液的持续时间灌溉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对茄子穴盘苗的生长和成苗质量有显著影响,茄子苗长至5叶1心期,幼苗干重和壮苗指数均随持续时间灌溉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变化趋势一致,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建议茄子苗期,以灌溉持续时间8~16 min,间隔时间201~350 min区间进行供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果蔬菜中L-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及总维生素C的含量
《分析测试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同时测定水果或蔬菜中L-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及总维生素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用偏磷酸提取水果或蔬菜样品中L-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提取液中的L-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可直接进行检测,脱氢抗坏血酸在磷酸钠溶液中(p H 7.0~7.2)用L-半胱氨酸还原成L-抗坏血酸,之后测定以L-抗坏血酸表达总维生素C含量,脱氢抗坏血酸含量由总维生素C含量减去L-抗坏血酸含量获得。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磷酸盐缓冲溶液(p H 3.5)为流动相,在245 nm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5~50 mg/L的浓度范围内L-抗坏血酸和D-异抗坏血酸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42.0,19.4μg/kg,脱氢抗坏血酸的检出限为262μg/kg。低、中、高3个浓度的加标水平下,3种物质的加标回收率为82.8%~111.3%,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5%。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L-抗坏血酸 D-异抗坏血酸 脱氢抗坏血酸 水果 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