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水稻杂种后代蛋白质含量选择与蒸煮食味品质关系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蛋白质含量和品质性状不同的4个粳稻品种配制2个杂交组合,研究其杂种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选择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间存在动态变化关系;稻米味度值是先随着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而增加,当蛋白质含量下降到某一临界值后,味度值则不再增加,反而随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而下降,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后代株系味度值较高;在蛋白质含量水平较高时,稻米RVA谱特性随着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有所改善,但蛋白质含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则又会导致RVA谱特性的变劣;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过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均不同程度的变劣,协调蛋白质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平衡关系是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关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圆形西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羊高频高效繁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许多畜牧业发达国家肉羊生产中,广泛采用外源激素进行规模化调控母羊繁殖生产,而在我国外源激素用于母羊生产还仅仅处于研究阶段,如何将这些调控手段整合到一起实现肉羊规模化高效生产,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成为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体系的研究

大豆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体系,进行了抗(耐)旱高油高产大豆品种(系)筛选,土壤水份对高油大豆产量和油分含量的影响,蓄水保墒耕作技术研究,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对产量的影响等单项研究及对高油高产抗旱单项栽培技术组装研究。结果如下: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种植的抗(耐)旱高油大豆品种黑农37、黑农41、黑农44、合丰40、垦农4、红丰11、黑河27、合丰47;黑农41品种,任何生育时期受到干旱胁迫都会对其产量和油分含量造成负面影响,其干旱胁迫影响程度表现为:结荚~鼓粒期>鼓粒期>结荚期>花期>苗期,以结荚~鼓粒期干旱胁迫影响最大,可使单株产量下降27.1%,油分下降12.6%;秋翻秋起垄整地是较好蓄水保墒耕作技术,较春搅茬起垄有较明显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14.28%~16.67%;黑农44品种适宜种植密度垄上穴播为20~25万株hm-2,垄上双条播为25万株hm-2;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在适应推广区域内是一项具有显著增产效果和推广价值的栽培技术,其增产幅度为13.55%~25.4%;提出建立高油大豆高产高油同步旱作栽培技术体系的最佳模式:以高油品种黑农44为核心,在蓄水保墒的秋翻秋起垄的耕作基础上,配之穴播+优化施肥(N7+P14+K10)+抗旱种衣剂+抗旱叶面肥+行间覆膜。

关键词: 高油大豆 优质高产 旱作栽培 技术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射线辐射紫花苜蓿种子的细胞生物学效应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利用0,1000,1500和2000Gy60Coγ射线处理3个品种的紫花苜蓿种子,对同一剂量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剂量间辐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苜蓿根尖细胞的遗传学效应.结果表明,γ射线辐射苜蓿种子可以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诱发根尖细胞产生单微核、双微核、多微核、小核、染色体断片、染色体粘连、单桥、双桥、多桥、游离染色体、落后染色体等多种畸变.同一辐射剂量下,龙牧803苜蓿对γ射线辐射敏感性最强.在0~2000Gy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各种畸变率不断提高,至2000Gy辐射剂量时,各种畸变率达到最高.

关键词: 紫花苜蓿 γ射线 细胞分裂指数 核畸变 染色体畸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子粒灌浆速率的配合力分析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选用9份自交系,按格列芬双列杂交方法Ⅱ设计。对4个阶段灌浆速率配合力分析并结合产量对自交系和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第Ⅰ、Ⅱ、Ⅲ、Ⅳ期灌浆速率的配合力自交系间有较大差异;同一自交系及同一自交系的不同杂交种4个时期的灌浆速率也有较大差异。HR705自交系4个阶段均较低;Mo17第Ⅰ、Ⅱ期较低,第Ⅲ、Ⅳ期较高;HR11前3期较高,第Ⅳ期较低;黄早四4期均高;HR304前两期较低,后两期较高;丹340Ⅰ期较低,其它3期均高;HR1124期均高;K10第Ⅰ、Ⅱ期最高,Ⅲ、Ⅳ期较低;HR106的4期均较低。灌浆速率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其特殊配合力也较高,一般配合力低的自交系也有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组合出现,因此有必要重视特殊配合力。

关键词: 玉米 子粒 灌浆速率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o17及其衍生系种质在黑龙江省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龙江省玉米主栽品种大多含有Mo17血缘。在黑龙江省应用的主要杂优模式有4种:Mo17群×改良Reid群、Mo17群×塘四平头群、Mo17群×自330群、Mo17群×其它(综合种选群和外杂选群等)。要加强对Mo17的改良和创新研究。

关键词: Mo17 衍生系 杂优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间作效应的研究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对果树、农作物复合间作系统的生态观测和间作种类的比较得出,果树与农作物间作最大的矛盾是行间作物受遮阴而减产。间作的经济效益优势主要表现在果树较高产量上,间作只是获得早期效益的补充,提出了果园适宜间作种类和年限。

关键词: 果树间作 遮阴范围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垦粘1号在高纬寒地大垄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地膜覆盖能够提高地温,可使糯玉米垦粘1号生育期提前10~15 d,采用大垄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可在高纬高寒的黑河地区跨区种植糯玉米垦粘1号,完善了该区作物种植体系。

关键词: 糯玉米 垦粘1号 大垄覆膜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江单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江单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育系J6006为母本,以自育系J6007为父本杂交育成。该杂交种高产稳产,抗病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好。一般生产水平产量为9 507.9~10 917.9 kg/hm2,适宜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种植。

关键词: 玉米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江单1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