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龙红苹果与金红苹果比较试验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对龙红苹果和金红苹果的产量、果实品质、果实性状、树体抗寒性、树体发育及新梢生长等进行调查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龙红苹果果实外观性状、果实品质及产量等均优于金红苹果;龙红苹果果实熟期比金红早15d;龙红苹果树体发育及新梢生长与金红基本相当,但龙红苹果树体稍矮于金红苹果树体,便于管理。

关键词: 龙红 金红 苹果 比较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能源树种文冠果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总结了文冠果的植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经济实用价值等,指出了今后文冠果的发展方向,为加速文冠果产业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文冠果 能源树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质类型春玉米子粒可溶性糖和蔗糖的积累规律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不同品质类型春玉米子粒可溶性糖和蔗糖的积累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子粒灌浆过程的进行,东农早甜在吐丝后15d可溶性糖和蔗糖的百分含量达到最大值,以后又缓慢下降。东农早粘在吐丝后20d达到最大值。四单19在吐丝后10d达到最大值。为确保甜玉米的商品价值和独特风味,甜玉米和糯玉米应在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迅速下降之前适时采收。

关键词: 可溶性糖 蔗糖 甜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黑育1号的选育研究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育1号是以自选系T853-6为母本、以自选系T96-8为父本组配育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27 d(哈尔滨),需≥10℃积温2 660℃.d,幼苗拱土能力强,长势健壮,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伏、活秆成熟、商品品质好等特点。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黑育1号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北部地区极早熟玉米的生产及发展方向

中国种业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极早熟玉米在我国的玉米种植全局中具有分布边远、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大等特点,在我国边远地区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较为特殊的作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极早熟玉米种植面积呈迅速扩大趋势,种植面积将由现在的33.3万hm2左右增加到67万hm2,针对这一情况,作者就极早熟玉米的生产状况及发展对策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中国 极早熟 玉米 生产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五”大豆创新种质和1963—1995年间育成品种的SSR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2份"十五"攻关培育的创新种质和22份大豆育成品种进行了24个SSR标记的分析比较,目的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创新种质的遗传结构特点,为拓宽我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及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24个SSR位点共检测出231个等位变异,其中15.8%(36个等位变异)为创新种质所特有,特别是在与大豆胞囊线虫紧密连锁的Satt309位点上验证了一个我国独有的等位变异。结合UPGMA和Model-based聚类结果,将创新种质和育成品种分为4组,第Ⅰ组由13份来自东北和山西的创新种质组成;第Ⅱ组由8份来自东北的育成品种组成;第Ⅲ组由8份来自黄淮海和南方的大豆种质组成,其中创新种质和育成品种各为4份;第Ⅳ组由4份育成品种组成,分别来自吉林、黑龙江、河南和山西。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国外种质和野生大豆创造的创新种质丰富了东北地区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因此,应加强利用国外种质、我国栽培大豆地方品种和野生大豆等优异资源,在创造优异大豆新种质的同时,拓宽我国大豆的遗传基础。

关键词: 创新种质 育成品种 SSR标记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施肥与覆膜对棕壤Olsen-P剖面分布及动态变化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沈阳农业大学长期定位试验站裸地和覆膜的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单施氮肥、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及其附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探讨了不同施肥处理和覆膜对整个生长季的棕壤Olsen-P剖面(0—100 cm)分布及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棕壤各施肥处理土壤剖面Olsen-P含量均表现为0—20 cm和60—100 cm大于20—60 cm;而自然草地、自然林地棕壤Olsen-P含量则随深度加深(0—100 cm)而逐渐增多。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Olsen-P含量在60 cm土层以上均远大于不施肥或单施氮肥处理;覆膜后不施肥、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土壤0—40 cm土层的Olsen-P含量略有降低(0—20 cm土层有机肥处理除外),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是补充土壤Olsen-P的有效措施;但施肥时应深施以补充表层以下土壤Olsen-P含量。覆膜未对本研究的棕壤Olsen-P含量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棕壤 Olsen-P 施肥 覆膜 土地利用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高异黄酮新种质创新利用研究Ⅱ异黄酮含量与大豆品质相关性的分析

大豆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225份黑龙江省野生和栽培大豆资源的异黄酮、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检测,分析异黄酮含量和蛋白质及脂肪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野生大豆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野生大豆的异黄酮G/D(染料木甙/大豆甙)平均值略高于栽培大豆的异黄酮G/D,异黄酮G/D比值最大值出现在栽培大豆样品中。

关键词: 异黄酮含量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G/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导入Suwan1玉米种质选育自交系的评价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选用地方常用系甸骨11A、红玉米、长3、Mo17、黄早四导入Suwan1种质选育的自交系5份,分别与选定测验种杂交。通过改良系与未改良系、改良杂交种与未改杂交种的比较,结果表明改良系生育期延后,穗行数增加、百粒重下降、单株产量提高,增产幅度在3.9%~43.5%。改良系与选定测验种的杂种优势表现:甸骨11A改良系与红玉米、红玉米改良系与甸骨11A、长3改良系与海014的产量对照优势显著高于相邻对照;红玉米改良系与C500、Mo17改良系与B73和444的产量对照优势为正,长3改良系与龙抗11,黄早四改良系与Mo17和8112的产量对照优势为负,但与相邻对照差异均不显著;甸骨11A改良系与早大黄的产量对照优势为负并差异显著,其杂交种丝黑穗发病率25.3%。

关键词: Suwan1种质 改良自交系 改良杂交种 对照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磷互作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苗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黑河27、黑河29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控制水磷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积累、保护酶活性(SOD、POD)、水分状况以及根系活力等差异。结果表明,在磷和水分供应充足的情况下,2个基因型大豆生理活性表现极强。低磷和干旱胁迫下,黑河27以较高的根系活力、SOD和POD酶的生理活性,大幅度降低细胞膜透性来抑制和减少低磷和干旱胁迫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磷素营养和水分利用效率,而黑河29主要通过增加根系面积等形态变化来适应低磷和干旱胁迫,这就决定其适应在供磷充分条件下生长。磷高效基因型改善了大豆体内水分状况,提高了大豆的耐旱能力。

关键词: 大豆 水分胁迫 磷营养 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