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磷肥对绿豆氮、磷、钾积累分配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与采样分析研究了磷肥施用对绿豆[Vigna radiata(Linn.)Wilczek.]氮、磷、钾积累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植株中氮、磷、钾养分积累量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趋势,施磷提高了子粒和茎秆中氮、磷、钾的积累量,其中磷素用量为90~135 kg/hm2时,养分积累量最高。施用磷肥效应方程为y=1 024.8+5.187 9x-0.023 1x2(R2=0.974),说明合理施用磷肥可以提高磷肥利用率和绿豆产量,施用过量则出现报酬递减现象。

关键词: 绿豆[Vigna radiata(Linn.)Wilczek.] 磷肥 氮、磷、钾积累 产量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超微粉碎和常规粉碎木薯叶的饲用价值

家畜生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测定超微粉碎和常规粉碎木薯叶的饲用价值,采用体外产气法测定了两种粉碎类型木薯叶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产气量,并测定了其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超微木薯叶粗脂肪、粗纤维含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4.55%、22.77%和68.43%,均显著高于常规粉碎木薯叶(P<0.05);两种木薯叶粉的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超微粉碎木薯叶体外产气量要高于常规粉碎木薯叶。饲用价值方面,常规木薯叶粉和超微木薯叶粉的RFV值分别为:172.38%和169.85%,均属于特级粗饲料的评级标准范围,其中常规粉碎木薯叶粉略高于超微粉碎木薯叶粉。综上所述,超微粉碎可以提高木薯叶的消化率,但综合考虑饲用价值等方面因素,建议使用常规粉碎木薯叶粉进行饲喂。

关键词: 超微粉碎 常规粉碎 木薯叶 体外产气法 饲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茶叶中的3种硒形态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摘要: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茶叶中3种硒形态的新方法。该方法对3种硒形态的检出限为0.000 7~0.003 0μg/L,线性范围达2个数量级以上。将该方法用于茶叶中硒形态的检测,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1.1%~117.7%之间,样品连续进样7次,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4%。

关键词: 硒形态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 茶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击晕对肉鸭屠宰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肉鸭胸肉和腿肉为研究对象,研究宰前电击晕对肉鸭屠宰品质的影响,以p H值(30 min和24 h)、肉色、加压失水率、蒸煮损失率和剪切力作为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电击处理对肉鸭的胸肉影响较大,使胸肉的p H值降低(p<0.05),L*值增大(p<0.05),加压失水率(p>0.05)和蒸煮损失率(p<0.05)减小,剪切力值增加(p<0.05);电击处理使腿肉的p H值降低(p<0.05),对腿肉肉色、加压失水率、蒸煮损失率和剪切力值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肉鸭 电击晕 屠宰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与ELISA检测猪蓝耳病抗体的比对试验

猪业科学 2015

摘要: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猪蓝耳病抗体的结果中强阳性、中阳性、弱阳性、阴性分别为48.67%、18.58%、31.86%、0.88%,检测猪蓝耳病抗体合格率99.12%;ELISA检测猪蓝耳病抗体合格率95.58%,符合率为96.43%。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能够评价猪蓝耳病疫苗临床免疫状况,可进行猪蓝耳病抗体的定性检测。

关键词: 猪蓝耳病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 ELISA? 抗体比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园秋冬季生草栽培适宜草种的筛选与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南方果园大多集中在丘陵山区地带,土壤较为瘠薄,有机质含量较为低下。试验选择大麦草(Hordeum vulgare L.)、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等3个草种8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桃[Prunus persica(L.)Batsch]园开展间作试验,对几个草种的耐旱性、耐寒性、封行期、观青期等特性进行了调查,测定了高度、盖度、重量等生物学指标。结果表明,冷季型草种大麦草综合性状较好,其抗寒性、抗旱性较强,第二年春季温度回升后生长快,行间封行早,刈割后再生能力较强,耐土壤贫瘠能力最强;并且大麦草生长期与桃园的冬闲期重叠时间最长,可达2~3个月,观青期长,可较好地改变桃园冬季落叶后的季相。因此,确定大麦草作为桃园秋冬季间作的适宜草种,这为湖北省乃至南方地区的桃园生草栽培技术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桃[Prunus persica(L.)Batsch] 生草栽培 秋冬季 筛选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杨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湖北省杨梅[Myrica rubra(Lour.)S.et Zucc]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对该产业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并对该产业在湖北省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杨梅[Myrica rubra(Lour.)S.et Zucc] 产业现状 展望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少核型桃叶橙优良单株的选育及其集成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摘要:介绍了少核型桃叶橙优良单株的选育经过,概述了其品种特性,总结了其集成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桃叶橙优选单株 选育经过 品种特性 集成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良剂对冷浸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冷泉烂泥型和冷浸烂泥型冷浸田土壤,设置不添加任何物质和分别添加白云石粉、生物炭、粉煤灰、聚丙烯酰胺和混合改良剂等6个处理,在持续淹水和干湿交替2种水分管理下进行室内模拟培养试验。测定培养后第30、90、180和360天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水稳性。结果表明:在干湿交替条件下,改良剂对冷泉烂泥型和冷浸烂泥型冷浸田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达到180d时基本稳定;在持续淹水条件下,改良剂对2种类型冷浸田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具有短暂促进作用,且不稳定。在几种改良剂中,粉煤灰和混合改良剂(粉煤灰+生物炭+聚丙烯酰胺)对2种类型冷浸田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均表现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冷浸田 团聚体 干湿交替 持续淹水 改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械直播与灌溉模式对水稻根系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机械直播和灌溉模式对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和根系特征的影响,2013~2014年,设置水直播淹水灌溉(WF)、水直播间歇灌溉(WSW)、旱直播淹水灌溉(DF)和旱直播间歇灌溉(DSW)4种模式,以常规移栽淹水灌溉为对照(CK),考察水稻根系特征、产量等参数。结果表明,2013年,WF和WSW分别较CK实际产量提高7.3%和5.3%,DF和DSW与CK产量差异不显著,2014年产量情况大致相同。机械直播模式和灌溉模式均有利于水稻根系伸展和提高根系活力,旱直播模式能够延缓后期叶片衰老,从而在增产稳产前提下达到节水的目的。

关键词: 机械直播 灌溉模式 根系特征 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