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607条记录
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2022

摘要:本研究在玉树地区对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及乐薯1号)施用不同量有机肥,研究了其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海省玉树地区马铃薯栽培中施用有机肥增产效果明显,综合考虑各种产量及效益因素,建议施有机肥使用量为8995.50kg/hm2,此研究也为当地马铃薯品种及肥料使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有机肥 马铃薯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耐低温辣椒花芽分化及形态生理特性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2022

摘要:为探索不同耐低温性辣椒材料花芽分化及形态特性的变化,本试验以强耐低温材料华美105和弱耐低温材料乐都长辣椒为材料,通过观察花芽分化期花器官显微结构,并结合株高、功能叶、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美105萼片原基较凸出、花柄原基粗而附着点紧致、心皮空腔大而胎座原基呈近锥形,表面附着胚珠原细胞数量较少;乐都长辣椒萼片原基凹陷、花柄原基细而附着点疏松、心皮空腔小而胎座原基宽,表面附着胚珠原细胞数量多。

关键词: 辣椒 耐低温性 花芽分化 形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稞早抽穗主效QTL cqHD2H-2的遗传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抽穗期是决定青稞品种的种植区域范围和季节适应性的重要农艺性状,也是青稞成熟早晚的关键标志。在前期实验中,青稞早抽穗主效QTL cqHD2H-2被定位于青稞2H染色体上约84 Mb的区间内,为进一步验证该位点的有效稳定性,本研究对cqHD2H-2进行定位验证及候选基因分析。利用早抽穗青稞品种DZZ与晚抽穗青稞品种KL10构建F5群体,在cqHD2H-2区段内开发InDel标记,共筛选到3个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扫描F5群体中的25株极端早抽穗和25株极端晚抽穗单株,获得1个侧翼共显性标记,将cqHD2H-2进一步限定在标记PA22和Va07之间约40Mb的区间内。该区段通过与大麦及水稻同源共线性比对,筛选到水稻抽穗期基因DTH8在大麦中的同源基因HORVU2Hr1G087460 (HvNF-YB3)。比较HvNF-YB3基因全长,发现Hv2H.NF-YB3 (DZZ)与Hv2H.nf-yb3 (KL10)编码区由1个外显子组成,编码区为750bp,启动子区为2116bp,Hv2H.NF-YB3与Hv2H.nf-yb3启动子区存在3个SNPs。Hv2H.NF-YB3与Hv2H.nf-yb3的表达分析表明,Hv2H.NF-YB3与Hv2H.nf-yb3在转录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Hv2H.NF-YB3与Hv2H.nf-yb3在茎、芒和颖壳组织中均有表达,但相较于Hv2H.NF-YB3,Hv2H.nf-yb3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且二者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表达量均依次降低。因此, Hv2H.NF-YB3可能在青稞抽穗时间调控中发挥作用。本研究为青稞早抽穗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体系的建立及目标基因的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青稞 cqHD2H-2 分子标记 遗传图谱 HvNF-YB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豆种质花色表型数量分类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2022

摘要:为充分发挥蚕豆的观赏功能,科学鉴定蚕豆花色,本试验以69份蚕豆种质为材料,利用CIELab色差仪对蚕豆旗瓣花色的表型值(明度L*、红度a*、黄度b*)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根据聚类分析,可将69份蚕豆资源花色分为粉紫色系、红-浅紫色系、灰色系、粉色系、红-暗紫色系、普通花色系6类,对各色系表型值的分布范围进行分析,发现各色系的特征较为明显,可以较好的根据L*、a*、b*值进行划分。相关分析表明,L*与a*、C*(彩度)均表现出负相关,说明明度随着彩度、红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且不同色系的明度值与彩度值之间的关系不同,可明显划分为2个类群。上述结果为基于花色表型进行蚕豆种质分类与鉴定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蚕豆 花色表型 分类 聚类分析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后复种绿肥模式与施氮制度对土壤氮素及小麦产量的互作效应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充分利用青藏高原光热资源,优化麦后复种绿肥栽培模式及施氮制度,提高绿肥培肥效果.[方法]试验设春小麦-箭筈豌豆(W-V),春小麦-油菜(W-R),春小麦-箭筈豌豆×油菜(W-VR,箭筈豌豆与油菜混播,播量比8∶1)3种复种模式,小麦和绿肥的施氮量按总施氮量的100%和0%(N1)、80%和20%(N2)两种施氮制度分配.研究小麦复种绿肥模式和施氮制度对小麦农田土壤氮素特征和小麦产量的互作效应.[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绿肥种植模式和施氮制度互作对小麦农田土壤氮素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在0~30 cm土层施氮制度N2与N1差异显著(P<0.05),N2处理较N1处理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全氮含量和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5.38%~17.96%、12.58%~17.31%、4.72%~8.94%和4.55%~20.51%,小麦籽粒产量增加了10.85%~13.06%.在N2处理下,在0~30 cm土层W-VR模式较W-V和W-R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提高7.30%和18.85%,土壤铵态氮含量提高10.89%和28.78%,土壤全氮含量提高2.89%和11.36%,土壤脲酶活性提高7.76%和22.39%;且W-VR较W-R籽粒产量增加10.80%.[结论]在青藏高原地区,麦后混播箭筈豌豆和油菜,且小麦和绿肥的施氮量按总施氮量的80%和20%分配可显著提高小麦农田土壤氮素含量,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是该区域较为理想的麦后复种绿肥模式和施氮制度.

关键词: 混播绿肥 硝态氮 铵态氮 土壤全氮 土壤脲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As6G-FFT基因烟草的阳性鉴定及基因拷贝数测定

福建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为验证转As6G-FFT烟草的基因功能,筛选稳定遗传的阳性株系材料,以建立基于SYBR Green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的转基因拷贝数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PCR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技术及生理指标分析鉴定转As6G-FFT基因阳性烟草植株,并利用基于SYBR Green的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阳性转基因烟草中As6G-FFT基因的拷贝数.[结果] (1)基于PCR检测,14个转基因烟草叶片均能扩增出目的片段,表明14个株系中均已成功转入目的基因As6G-FFT;(2)14个转基因株系中As6G-FFT基因表达量呈极显著(P<0.01)或极其显著上升(P <0.001),其中6个株系的表达量呈极其显著升高(P <0.001);且其表达量与野生型相比最高提高215.13倍;(3)基于生理指标,测定转As6G-FFT基因烟草的果聚糖含量,发现14个转基因株系中果聚糖含量呈极显著(P <0.01)或极其显著上升(P <0.001),其中13个株系的果聚糖含量极其显著升高(P <0.001);且其果聚糖含量与野生型相比最高提高10.47倍;(4)基于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构建As6G-FFT和NtACT基因的标准曲线,分别为y=?0.2907x+3.0145和y=?0.2813x+8.0141,R2均为1;在检测的14个转基因株系中As6G-FFT基因拷贝数为1~3,其中1、2和3拷贝的单株数分别占总数的35.7%、50.0%和14.3%.[结论] 本研究从DNA、RNA和生理水平综合进行阳性转基因烟草的鉴定,鉴定结果更为准确.此外,还建立了基于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的转基因烟草中外源As6G-FFT基因拷贝数检测方法,可用于快速、高效地估算转基因烟草中外源基因拷贝数,为后续获得稳定遗传材料提供筛选依据.

关键词: As6G-FFT基因 转基因烟草 阳性鉴定 拷贝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瓜钝绥螨及杀螨剂对青海高原设施花生二斑叶螨的防效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摘要:为明晰捕食螨和杀螨剂对青海高原设施花生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的防效,以便给生产上治理二斑叶螨提供绿色、高效的技术方法,分别于2019和2020年在高海拔寒冷干旱地区设施花生上开展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Oudemans))及5种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连续2年以375万头/hm2的密度释放胡瓜钝绥螨30 d后,对二斑叶螨的防效分别达66.78%、67.06%,与43%联苯肼酯悬浮剂无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同期防效.2019、2020年喷施43%联苯肼酯悬浮剂第3天防效分别高达87.95%~92.66%,药后7~21 d,防效分别在98.02%~92.54%、97.68%~90.98%,药后30 d,防效分别为63.66%、65.47%,该药剂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佳;喷施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后7~30 d的防效仅次于43%联苯肼酯悬浮剂,110 g/L乙螨唑悬浮剂的同期防效位列第三.因此,早期防治二斑叶螨,建议优先考虑释放捕食螨,而遇虫口密度较大时,可轮流使用43%联苯肼酯悬浮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110 g/L乙螨唑悬浮剂这3种杀螨剂.该研究为综合防治二斑叶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设施花生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设施花生 二斑叶螨 胡瓜钝绥螨 杀螨剂 青海高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肥与有机肥配合替代化肥对大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22

摘要:研究了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以及配施有机肥+复合化肥对大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单施有机肥)下,大蒜植株的农艺性状(株高、株幅、叶长、叶宽、茎长以及叶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7处理(有机肥和复合化肥分别按常规施用量的125%、100%混合施用)下,大蒜的鳞茎性状(横径、纵径、单头重和分瓣数)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且其抗坏血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最高;T7处理的大蒜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79.75%;T5处理的土壤化学性质最好,但T7的土壤化学性质最为稳定,且有机质含量最高.建议在大蒜生产中配合施用有机肥(N-P2O5-K2O=15-15-15)8000 kg/hm2和复合化肥(N-P2O5-K2O=17-17-17)480 kg/hm2.

关键词: 大蒜 有机肥 化肥 配合施用 农艺形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际促生菌缓解园艺作物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

生态学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连作障碍是影响我国园艺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对改善土壤性状、促进植物生长、缓解连作障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PGPR已在园艺作物生产中广泛应用,然而对其作用机制的认识仍存在不足.为此,本文从PGPR对土壤健康和植物生长的影响两方面进行阐述:在土壤健康方面,重点总结了 PGPR在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化学性质、生物特性中的作用方式;在植物促生方面,主要介绍了 PGPR对植物激素分泌、根系生长发育、逆境胁迫防御、"根系-土壤-微生物组"互作网络的调控作用.并就当前研究存在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PGPR在园艺作物生产中的科学应用以及园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根际促生菌 连作障碍 园艺作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氮替代部分无机氮对青海旱地小麦产量及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有机氮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和养分积累的影响,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自育品种青春38号为材料,于2018-2020年进行定位试验,设置不施肥(CK)、单施磷钾肥(PK)、农户常规施肥(FP)、有机氮替代50%无机氮(50%OM)、有机氮替代30%无机氮(30%OM)、有机氮替代10%无机氮(10%OM)共6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比例有机氮替代无机氮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并于2020年分析不同处理对小麦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产量上看,所有施肥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CK,其中2018年50%OM处理下小麦产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019年FP处理下产量最高,与50%OM和10%OM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2020年10%OM处理下小麦产量最高,与50%OM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从养分积累量来看,与CK相比,所有施肥处理下籽粒、秸秆和叶片中的养分积累量均不同程度提高;籽粒中,氮积累量在30%OM处理下最高,磷和钾的积累量在10%OM处理下最高,但这三种养分积累量在10%OM处理与30%OM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秸秆中,磷积累量在PK处理下最高,与30%OM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氮和钾的积累量在所有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叶片中,氮积累量在30%OM处理下最高,显著高于CK,磷和钾的积累量在所有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整体来看,50%OM处理下小麦产量最高;10%OM和30%OM处理下小麦成熟期籽粒养分积累量较高。

关键词: 春小麦 有机氮替代无机氮 产量 养分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