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柑橘园土壤与果实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评价研究
《农技服务 》 2017
摘要:为了探讨贵州山地柑橘园土壤与柑橘果实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相关性,通过对南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清水江等沿岸的柑橘园进行实地调查取样,采用痕量、微量等分析技术,对柑橘园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柑橘果实重金属富集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大小顺序为Zn>Cr>Pb>Cu>Ni>As>Cd>Hg;柑橘果实重金属富集量的大小顺序为Zn>Cu>Ni>Cr>Pb>As>Cd>Hg.柑橘果肉中Zn、Cu、Ni、Pb的富集量与土壤中的含量呈正相关;柑橘果肉中Cr、Cd、As、Hg富集量与土壤中的含量呈负相关.以上特征说明,不同果园和不同土壤质地其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不同品种柑橘果实对同一重金属及同一品种柑橘果实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量差异较大.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样品进行评价,样品均为清洁,试验区适宜发展无公害柑橘果品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隐型核不育三系油菜新品种油科1号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种子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推高了农村劳动力用工成本,而两系杂交油菜育种需在初花期拔出50%左右的可育株,需耗费大量劳动力和时间才能保证种子质量和纯度,在现今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的状况下,两系杂交油菜制种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需要。近几年来,随着隐形核不育三系的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根本性突破,育成了油科1号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通过了贵州省品种审定。油科1号综合了质不育三系和核不育两系的优点,具有恢复源广、选配强的优势,不育系群体不育样本理论上可达100%,且不育性相当稳定,在制种时减少了大量拔除可育株的劳动力用工,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和时间,同时增加了母本群体数量,在保障制种纯度和种子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制种单产和总产,增加了制种农户的经济收入,助推了当地扶贫事业的稳步推进,开展三系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与原两系法制种技术有着根本性区别。总结和推广三系油菜高产制种技术更利于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块根作物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
《草学 》 2017
摘要:2014年至2015年,以8个块根品种为试材,在贵州省兴仁县放马坪种羊场开展了品种比较及丰产栽培比较试验,并且对放马坪土壤养分进行了测定。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大田种植相结合,对各品种的物候期、植株性状、营养成份、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筛选出适宜放马坪种植的块根多汁饲料作物。结果表明:威宁芜菁甘蓝(绿皮)、花溪芜菁甘蓝综合性状优良,鲜草产量分别高达6 127.7kg/667 m~2和6 085.8kg/667 m~2,种子产量分别是106.5kg/667 m~2和118.7kg/667m~2,威宁芜菁甘蓝(绿皮)和花溪芜菁甘蓝是弥补其冬季饲草料短缺的主要种植品种。同时,威宁芜菁甘蓝(绿皮)和花溪芜菁甘蓝也可作为贵州相似地区冬季饲草料的参考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适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玉506穗部性状改良效应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穗部性状是产量的主要构成因子,以玉米杂交种的双亲为"中心",分别对其穗部表型性状不足进行改良,并解析玉米杂交种遗传改良效应;为玉米杂交种的改良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配子选择法将优良玉米杂交种鄂玉10号、黔兴201、雅玉889、顺单6号和自交系Ph6wc分别导入QB506得458份改良系,从中选择15份;同时,将优良自交系T32、QB572、QB576和QB48分别导入QR273得367份改良系,从中选择27份;2014年,在3个地点(德江、贵阳和罗平)对100个杂交组合进行表型鉴定,调查8个穗部性状。【结果】联合方差分析表明:试点内区组间的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组合间的方差在P=0.01水平均达极显著。玉米QR273改良系的果穗表型性状差异显著性、变异系数分析表明:不同供体间的同一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呈不规则波动式变化;不同供体大多数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变化幅度小;同时,在QB506改良系上:PH6WC比其他4个供体在穗部性状改良效果明显,变异系数变化幅度大;正确的供体选择对改良优良自交系(受体)的遗传特性十分重要。3点平均产量超过对照10%以上的有26个组合,均由QR273(金玉506母本)的供体QB576与T32,(父本)QB506的供体PH6WC、黔兴201与鄂玉10号提供。【结论】基于杂种优势群内组群的玉米自交系改良,适宜地选择强度下,正确的选择供体能较好地剔除受体的缺点,同时,保持自交系(受体)的遗传特性的优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引进种牛暴发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贵州畜牧兽医 》 2017
摘要:2015年10月,贵州省某肉牛养殖场从澳大利亚引进60头安格斯种牛突然发病,先后死亡15头。通过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采用血推片染色,光学显微镜进行病原学诊断检测,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1流行情况2015年10月11日,贵州省某肉牛养殖场从国外引进的60头安格斯种母牛突然发病。该群牛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氏杀菌在刺梨果浆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巴氏杀菌技术对刺梨全果浆进行杀菌,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出最佳杀菌组合为A3B3,即杀菌温度80℃,杀菌时间30 min。并对最佳参数进行验证和营养成分检测,结果表明,经杀菌后的果浆中主要成分VC和SOD及总黄酮含量均有一定量损失,尤其是SOD保留率仅为原果浆的35%,其次为VC,保留率为49.3%,脂肪与蛋白质损失程度相对较少。杀菌后的果浆微生物数量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几种致病菌均不得检出,杀菌效果良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