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粤北稻区稻纵卷叶螟的虫源地分析

应用昆虫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曲江地区12年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的历史虫情资料,挑选了31个代表性的发蛾高峰日,利用HYSPLIT轨迹分析平台对其迁飞峰次进行轨迹分析,结果表明:粤北稻区稻纵卷叶螟早期迁入虫源地主要分布在海南及两广南部稻区,其中5月大多分布在海南及雷州半岛,6月主要分布在两广南部稻区;夏季迁出虫源的降落地分布在长三角稻区及安徽稻区;秋季回迁虫源的虫源地主要分布在安徽南部及长三角稻区,少部分来自浙南及闽北;秋季迁出虫源的降落地主要集中在海南南部和越南北部稻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早期迁入虫源地的时空分布由南向北依次偏移,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而夏秋季迁出虫源降落地和秋季回迁虫源地的时空分布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本研究初步明确了粤北地区稻纵卷叶螟南北往返迁飞的虫源衔接关系。

关键词: 粤北稻区 稻纵卷叶螟 轨迹分析 虫源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侵染垂花悬铃花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分子特征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垂花悬铃花曲叶病是近期在广东发现的一种新病害,病株表现为叶片向上卷曲,叶脉肿大,叶脉变深绿色等症状。PCR检测结果显示,该病样中均存在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物(GD11)DNA-A全长为2 737 nt,具有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基因组典型特征,为闭合环状单链DNA,编码6个ORFs;该序列与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V)各分离物序列的相似性均大于89.0%,其中与G6、Okra06及GX1等分离物序列的相似性大于99.0%。该病毒分离物也伴有卫星DNAβ分子,其全长为1 348 nt,与CLCuMV各分离物的DNAβ序列相似性大于85.0%,其中与G6、Okra06及GX1等DNAβ的序列相似性均大于99.0%。因此,侵染广东垂花悬铃花的病毒分离物属于CLCuMV,且与入侵我国的朱槿分离物G6、黄秋葵分离物Okra06及棉花分离物GX1亲缘关系很近。本文首次报道了CLCuMV及其卫星β复合侵染垂花悬铃花。

关键词: 垂花悬铃花曲叶病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DNA-A 卫星DNA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抗根结线虫放线菌的筛选与鉴定

生物技术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底泥中分离获得具有抗线虫活性的放线菌菌株HA11097。将该菌株发酵液稀释20倍和40倍时,抗根结线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4.2%和46.7%。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菌株HA11097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中的成员,与S.aculeolatus的相似性最高,为98.9%。二者在系统发育树上处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最近,DNA-DNA杂交值为94.4%。该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与S.aculeolatus也基本一致。综合以上结果,鉴定菌株HA11097为针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aculeolatus,首次报道了其抗线虫活性。

关键词: 红树林 放线菌 根结线虫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动血凝检测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动物疫病血凝试验的自动化检测和监测报表的自动化生成进行系统开发,可实现血凝、血凝抑制、正向间接血凝检测的自动判读,保存原始血凝图像,自动分析、统计检测结果、生成报表等功能,使血凝或血凝抑制试验高效化、标准化、信息化,操作简便,大大减少工作量,便于对强制免疫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以及对主要动物疫病科学的预警管理。

关键词: 动物疫病 血凝检测 管理系统 设计 实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生命表评价低温冷藏米蛾卵对繁育螟黄赤眼蜂及寄生亚洲玉米螟效果的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比较了不同湿度下冷藏米蛾卵对螟黄赤眼蜂寄生和羽化的影响,并编制了米蛾卵繁育的螟黄赤眼蜂在亚洲玉米螟卵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显示,在冷藏12 d及更长时间的米蛾卵上,赤眼蜂单雌产卵量显著低于对照;米蛾卵冷藏30 d及更长时间,在相同的冷藏天数下,RH97.7%下冷藏的米蛾卵上的赤眼蜂单雌产卵量,均显著高于RH37.3%组;米蛾卵繁育的螟黄赤眼蜂在亚洲玉米螟卵上的单雌平均产雌率R0'=1.4728,雌性比率P♀=0.7523,世代的平均历期T=9.9146。

关键词: 米蛾 湿度 生命表 螟黄赤眼蜂 亚洲玉米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茎枯病芦笋品种离体培养的研究

植物科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茎枯病高抗品种格兰蒂为材料,研究各种生长素及细胞分裂素对其茎尖诱导的愈伤组织、不定芽增殖和生根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最适芦笋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6-BA0.3 mg/L+2,4-D 1.5 mg/L+蔗糖25 g/L+琼脂7 g/L,pH 5.8;最适愈伤组织增殖诱导、分化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NAA 0.3 mg/L+6-B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pH 5.8;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 IBA+1 mg/L PP333+0.3 mg/L 6-BA+蔗糖30 g/L+琼脂7 g/L,pH 5.8。

关键词: 芦笋 茎尖 愈伤组织 生根 离体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毒病育种研究进展

应用昆虫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ydrosis virus,BmNPV)病是蚕业界上最常见、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遗传学研究和抗性分析表明,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抗性由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协同控制。在蚕病防治方面,除了加强消毒以外,选育抗病毒新品种无疑是更加经济有效的办法。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和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覆盖深度达8.5倍家蚕基因组图谱完成和40个家蚕品种和野生种重测序的完成,为家蚕的抗核型多角体病毒病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因资源。本文综述了BmNPV基因组研究、家蚕基因组研究以及家蚕抗性品种培育方面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 家蚕 核型多角体病毒 抗性 基因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茶园专用有机肥改良土壤酸化的综合效果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习惯施肥作对照,试验了新型茶园专用有机肥(以茶渣、中草药渣为主要原料)在改良土壤酸化,促进土壤养分均衡,提高茶叶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效果。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施用茶园专用有机肥使土壤pH值比基础值提高了0.14-0.54,改良土壤酸化效果显著;而习惯施肥则使土壤pH值比基础值下降了0.27-0.40,加剧土壤酸化趋势。就土壤养分效应而言,在同等养分用量条件下,茶园专用有机肥速效养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习惯施肥,缓效养分供应能力与习惯施肥无显著差异,增加了土壤矿质元素供应。施用茶园专用有机肥可使茶鲜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金萱和英红九号产量分别增加6.4%和7.8%,增产提质作用明显。在经济效益上,施用茶园专用有机肥的净产值显著高于习惯施肥,增效幅度达6.5%-7.9%,平均每667 m2增收1 249-6 544元。

关键词: 茶渣 中草药渣 茶园专用有机肥 习惯施肥 土壤酸化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多湿冲击对不同抗性家蚕品种中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蚕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肠是家蚕进行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也是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天然屏障。以高温耐受性家蚕品种932G和对高温相对敏感的家蚕品种皓月为实验材料,分别在高温(35℃±0.5℃,RH 75%±2%)和高温高湿(35℃±0.5℃,RH 95%±2%)条件下饲养,观察家蚕幼虫中肠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或高温高湿处理后,家蚕幼虫中肠上皮细胞内出现空泡化、细胞核固缩、内质网等细胞器变形损伤症状,并随处理时间的增加细胞损伤的程度加剧;高温处理较高温高湿处理对中肠上皮细胞结构造成的损伤更为严重;高温或高湿高湿处理后,高温敏感品种皓月与耐高温品种932G相比,其幼虫中肠上皮细胞受损伤程度更为严重,处理24 h细胞空泡化、内质网变形等症状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为阐释不同家蚕品种对高温高湿的耐受性差异以及不良环境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了组织形态学依据。

关键词: 温度 湿度 家蚕 幼虫中肠 超微结构 品种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蔬菜中亚硝酸盐消长规律及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乳酸菌发酵是我国蔬菜加工的传统工艺之一,发酵蔬菜因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益生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蔬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积累的问题,不利于消费者健康。本文概述蔬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形成的机理及变化规律,并对降低发酵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发酵蔬菜 乳酸菌发酵 亚硝酸盐 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