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DNA甲基化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与展望

家畜生态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调控基因表达甚至改变个体表型。目前,DNA甲基化的研究已延伸到家畜杂种优势利用、克隆优化和分子育种等领域,并开始探索DNA甲基化在家畜MAS育种的具体作用。文章以三种最重要的家畜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DNA甲基化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关键词: DNA甲基化 家畜 遗传育种 DNA甲基化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县域茶叶产业竞争力分析与优化布局

经济地理 2017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特色是地区农业产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潜力,但挖掘不够、引导不足和信息滞后等因素导致农业产业结构雷同、布局不合理、竞争过度和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突出。为研究如何更好优化县域产业结构,文章以福建茶产业为例,通过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从县域竞争力测算、空间布局特征分析、茶产业县域选择、优势实力县与意愿选择县的比对和集聚效应分析等方面对福建省四大类别县域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和空间结构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四大茶产业品种和区域分布广泛,但大部分县域竞争力不高,优势指数处于1以下,地区影响强品牌不多;同时,各茶产业县域空间布局重复,集聚程度化低,集聚效应弱。研究认为,农业属于弱势产业,在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财政扶持引导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为此从扶持前的计划和方向、扶持时的重点和主导、扶持后的效益和反馈等方面提出优化结构布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 特色农业 产业竞争力 空间布局 财政扶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嗜热四膜虫表达载体的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近年来淡水纤毛虫嗜热四膜虫成为新的重组亚单位疫苗生产平台。为了进一步提高重组四膜虫的筛选效率,使其能更广泛地应用于重组亚单位疫苗制备,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了原有的表达载体,把带有巴龙霉素抗性的neo基因换成嘌呤霉素抗性表达盒,从而提高重组四膜虫的筛选效率,达到优化表达载体的目的,同时将常用的氯化镉诱导的MTT1启动子替换成HSP70启动子,实现热诱导表达,为嗜热四膜虫表达平台在重组亚单位疫苗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嗜热四膜虫 表达 热诱导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药物敏感性与质粒多样性分析

中国家禽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否携带质粒与耐药性的关系,分别采用培养法、纸片法、碱裂解法等对10株病原菌(FC1701~FC1710)进行复苏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质粒观察。结果发现:有5株携带有大小不同的质粒,其大小在1~20 kb之间,质粒数量为1~4个不等;10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均出现多重耐药,且所有菌株对氟苯尼考敏感,对克林霉素不敏感;携带有质粒的菌株耐药数量多于未携带质粒的菌株耐药数量,多黏菌素、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这三种耐受药物只在携带质粒的菌株中出现。试验结果表明,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质粒的耐药可能与多黏菌素、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有关。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质粒 耐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T89S51的自走式投饵机械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农业网络信息 2017

摘要:本研究应用AT89S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处理器,提出了采用红外反射式传感器进行路径信息采集,通过数据转换、控制运算、电机转速调节、转向舵机角度选择等技术实现投饵机械装置的自主行走。该投饵机械装置可根据鱼的养殖面积、鱼类的养殖品种等实际情况,快速地变更投饵方式,实现定时、定量精确投喂,为养殖投饵现代化、智能化提供较为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 单片机 投饵 红外光电传感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玻璃肥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现代化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玻璃肥料的发展过程、生产工艺、品种类型、肥料特性以及在农业上的应用效果等方面内容。分析了玻璃肥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玻璃肥料 生产工艺 肥料特性 应用效果 发展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措施提高南方黄泥田供钾能力及钾素平衡的作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基于连续30年南方低产黄泥田培肥定位试验,研究土壤全钾、速效钾、缓效钾含量与钾素盈亏特性,明确钾肥投入量与产量的关系,以期为黄泥田钾素肥力定向培育及水稻钾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定位监测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牛粪(NPKM)、化肥+全部稻草还田(NPKS)四种施肥处理代表性年份耕层土壤钾素含量动态变化,分析各形态钾素间及与有机碳含量的关系,并于相邻集中年份2010、2011、2013、2014年采集植株样品以评价土壤钾素水平、土壤钾素盈亏、植株养分对钾肥投入量的响应。【结果】30年施肥处理下,土壤全钾含量平均较CK增加2.2%~5.0%,且双季稻年份不同处理差异较单季稻年份大,速效钾含量历年平均较CK增加43.9%~102.4%,以NPKS增加最为明显,而不同处理的土壤缓效钾含量无明显差异。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全钾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与有机碳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各施肥处理提高了收获期植株钾含量与累积量。NPKS处理每年盈余钾素(K2O)101.1 kg/hm2,其余处理每年亏缺幅度为–89.4~–18.6 kg/hm2。钾肥用量、速效钾含量、土壤钾素盈亏量相互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推算出外源钾肥(K2O)每年投入量达到161.8 kg/hm2时,土壤钾素处于持平状态,其对应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为95.3mg/kg。钾肥用量、速效钾含量、土壤钾素盈亏量及籽粒钾含量均与植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水稻增产效果与土壤钾肥投入量、速效钾含量及钾素盈亏量有关。黄泥田土壤速效钾较缓效钾、全钾更直接反映生产力水平。长期施肥提高了黄泥田土壤全钾与速效钾含量,NPK化肥加秸秆还田对增加土壤钾素盈余与提升速效钾效果要明显优于单施NPK化肥或NPK肥配合粪肥。

关键词: 黄泥田 供钾能力 钾素形态 速效钾 有机碳 钾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杀虫剂氟吡呋喃酮对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效

农药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氟吡呋喃酮对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7%氟吡呋喃酮可溶性液剂50、66.7、100 mg a.i./kg在药后3、7、14 d的田间防效均高于88.5%,甚至高达100%,至药后21 d,防效依旧高达98.4%~100%,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与对照药剂21%噻虫嗪悬浮剂50.0 mg a.i./kg处理效果相当,对柑橘无药害。[结论]建议在柑橘新梢抽发期,柑橘木虱若虫初发生时,使用17%氟吡呋喃酮可溶性液剂50~100 mg a.i./kg喷雾为宜。

关键词: 氟吡呋喃酮 柑橘木虱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畜禽产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

福建畜牧兽医 2017

摘要:为了解大肠杆菌O157:H7在畜禽产品中的带菌情况,采集2个屠宰场、福州市部分超市及农贸市场上的畜禽产品(猪肉、禽肉、蛋、内脏)631份。采集的样品经改良EC新生霉素增菌肉汤增菌后,增菌液用快速检测试纸条和酶联免疫反应测试盒进行检测;菌液涂抹于山梨醇麦康凯琼脂平板和大肠杆菌O157显色培养基平板,选取可疑菌落用乳胶凝集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均未检出大肠杆菌O157:H7。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动物产品 检测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遗传转化方法研究与应用进展

福建稻麦科技 2017

摘要:转基因技术已成为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有效手段。文章综述了6种水稻遗传转化方法的优缺点,其中,农杆菌介导法具有费用低、拷贝数低、重复性好、基因沉默现象少、转育周期短,且在理论上和技术上操作都比较成熟等优点,应用广泛。

关键词: 转基因 水稻 遗传 农杆菌介导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