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寒地不同肥料对大豆产量影响的研究
《大豆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黑龙江省海伦市寒冷地区进行不同肥料对大豆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其目的是为筛选适应寒冷地区绿色大豆生产的较佳肥料。结果如下:黑农科有机无机复混肥(简称黑农科肥)对大豆品种绥农14产量正向效应>三元素复合肥>惠满丰>有机肥>双绿肥>生物钾肥,其增产原因主要是开花期单株叶面积、根容量和根瘤数的增加,进而促进其生长发育导致增加了单株荚数和粒数;施用黑农科肥土壤有机质含量5.95%,略低于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6%),而其土壤容重与有机肥相同均为0.82 g/cm3。全氮为0.45%,全磷为0.16%,表明其有利于土壤结构和肥力的改善;在寒冷地区每公顷施375kg黑农科肥有利于绿色大豆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源性沙门氏菌DNA旋转酶与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关系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取临床分离的、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单诺沙星和沙拉沙星)均耐药的9株鸡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株,提取其染色体DNA。设计引物gyrAF和gyrAR、gyrBF和gyrBR,分别扩增菌株DNA旋转酶gyrA基因和gyrB基因的氟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与质控菌株相比,9株临床分离耐药株中只有菌株38和60的gyrA基因发生单碱基突变,菌株38的gyrA基因第371位碱基发生C→T突变,菌株60的gyrA基因第350位碱基发生A→C突变,两处突变均位于QRDR内,其余菌株的核苷酸未发生任何突变。菌株38的碱基突变导致gyrA基因第99位氨基酸发生R→C取代,即Arg→Cys;菌株60的碱基突变导致gyrA基因第92位氨基酸发生M→L取代,即Met→Leu。9株临床分离鸡源性沙门氏菌氟喹诺酮类耐药株gyrB基因QRDR的核苷酸序列与质控菌株完全相同;只有菌株42的gyrB基因第1592位碱基发生C→A突变,但其位于gyrB基因QRDR之外,且菌株42的gyrB基因的碱基突变并没有导致相应氨基酸的改变。上述结果提示,DNA旋转酶gyrA基因和gyrB基因QRDR突变可能并非沙门氏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卵母细胞c-mos基因表达以及RNA干扰
《动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mos基因在动物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调控中起作用,但其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本实验通过RT-PCR、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方法检测了猪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c-mos基因在转录水平、翻译水平上的表达以及蛋白的分布,并应用注射小干扰RNA(siRNA)方法对其进行了RNA干扰(RNAi)研究。结果显示,猪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c-mos基因mRNA量逐渐增高,电激活后6h接近完全降解;MOS(c-mos基因蛋白产物)在GV卵母细胞生发泡中有一定量的表达,生发泡破裂(GVBD)前表达量增加且开始向卵母细胞胞质弥散,成熟培养44h未成熟卵母细胞中的MOS表达量要高于成熟卵母细胞,激活后6h核区MOS明显减少,但仍然有少量MOS分布于胞质中;成熟培养前干扰c-mos基因,所用三个siRNA都能成功敲低mRNA量,分别是同时期对照组mRNA量的0.08±0.03,0.11±0.06和0.20±0.06倍,干扰后虽然没有完全剔除MOS,但MOS量比同期卵母细胞有明显下降,仍可以引发成熟卵母细胞染色体解凝集。研究结果揭示了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发育进程中c-mos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的动态表达规律,建立了猪卵母细胞c-mos基因RNAi体系,为MOS在猪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建立了重要的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议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和思路
《北方园艺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科技园区在我国已经历了12年的发展历程,全国先后建立了3000多个各类科技园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黑龙江省的农业科技园区起步稍晚,但在规模建设、示范辐射作用等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就目前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下,提出了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策略与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