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猪IgGⅡ类Fc受体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在组织中的分布状况

中国兽医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已克隆的猪IgGⅡ类Fc受体cDNA(swFcγRⅡ)基因序列(DQ026064)设计的引物S29和S20,通过RT-PCR技术从猪外周血白细胞cDNA中扩增了完整的960bp swFcγRⅡ ORF序列。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swFcγRⅡ ORF基因成功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然后用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用玫瑰花环试验鉴定了swFcγRⅡ受体的亲和特性。半定量PCR检测表明,swFcγRⅡmRNA在外周血白细胞、肝、肺和肠系膜淋巴结有较高表达。

关键词: IgGⅡ类Fc受体基因 表达载体 玫瑰花环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植物保护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40 g/hm2、50%醚菌酯干悬浮剂40 g/hm2、15%氯啶菌酯乳油60 g/hm2、12.5%腈菌唑乳油50 g/hm24个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较好,分别为87.5%、83.6%、82.8%、和81.7%,优于常用药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0 g/hm2的防效74.8%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 g/hm2防效68.0%。结果说明,氯啶菌酯、烯唑醇、醚菌酯和腈菌唑4种药剂对小麦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罗兰切花的保鲜效应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6-BA、NAA、PP333、CCC、GA3等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罗兰切花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NAA20mg/L、PP33315mg/L、GA31mg/L、GA350mg/L、GA3100mg/L5个处理对紫罗兰切花均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其中GA350mg/L处理对紫罗兰切花的保鲜效果最好,不仅能较好地延长紫罗兰切花的瓶插寿命,而且还保持了较高的开花率和良好的观赏品质;6-BA1mg/L和CCC15mg/L不适用于紫罗兰切花的保鲜。

关键词: 紫罗兰切花 植物生长调节剂 保鲜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糯玉米郑黑糯1号鲜穗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6年在郑州进行了糯玉米新品种郑黑糯1号肥料密度双因子裂区试验,通过对鲜穗产量、鲜果穗性状和种植效益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若以收获鲜穗为种植目的,最佳处理组合为A2B2:种植密度60000株/hm2,施肥量为尿素45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氯化钾240 kg/hm2。

关键词: 糯玉米 郑黑糯1号 施肥 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槭属植物亲缘关系的ITS序列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选择适宜挪威槭"皇家红"嫁接的砧木,笔者对槭属植物的8个种(含变种)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扩增出约750bp左右的的序列(包含完整的ITS1、5.8S和ITS2序列及部分18S和26SrRNA基因片段。各样品的ITS1长度为221-236bp,ITS2为231-237bp,含有多个特异性信息位点。并利用ITS序列为依据对8种槭属植物系统发育进行分析,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8种槭属植物的亲缘关系,为挪威槭"皇家红"嫁接生产中适宜砧木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槭属 ITS 亲缘关系 系统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酪氨酸酶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酪氨酸酶基因(TYR),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和纯化其融合蛋白,体外测定纯化的TYR活性。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中克隆全长TYR,克隆至pMD18-T载体,进行双链核苷酸序列测定。构建TYR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PICZaA-TYR并导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GS115,表达的重组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分析,采用Co2+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TYR并采用TYR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纯化的TYR活性。结果:克隆了TYR基因。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PICZaA-TYR。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Mr)为约53000处出现1条特异性蛋白带,且能与兔抗TYR抗体发生反应。结论:克隆TYR基因片段与基因库所登录的序列相一致,并在毕赤酵母中获得表达和纯化并在体外测定了纯化的TYR活性。

关键词: 酪氨酸酶基因 黑色素瘤细胞 毕赤酵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旋毛虫南阳猪体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观测了旋毛虫南阳猪体分离株的形态大小,测定了其在小鼠和猪体中的繁殖力指数、雌虫体外产新生幼虫的能力和对低温的耐受性。测得该虫株雄成虫、雌成虫和发育充分的肌幼虫的长宽度分别为(1.415±0.164)mm×(0.048±0.014)mm,(2.627±0.246)mm×(0.056±0.018)mm和(1.112±0.185)mm×(0.038±0.013)mm;其在昆明小白鼠和三元杂交猪体中的繁殖力指数分别为(112.0±59.65)和142.5;平均每条雌虫体外产新生幼虫(56.76±5.13)条;在猪肉中的感染性肌幼虫置-32℃36 h或-22℃60 h即全部死亡。结果表明,该旋毛虫南阳猪体分离株的上述生物学特性与猪旋毛虫(T.spiralis)的特性相似。

关键词: 旋毛虫 特性 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芸薹种作物抽薹相关基因BrFLC1的CAPS标记

园艺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6份芸薹种作物DH系为试材,通过人工春化处理对其抽薹性状进行了鉴定,明确了材料间抽薹早晚存在显著差异;根据BrFLC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发现,所有16份材料均获得980bp的片段。多序列比对与抽薹性的关联分析发现,材料的抽薹早晚与扩增片段的碱基变异相关联,并发现关联位点的碱基变异为限制性内切酶MvaⅠ的识别位点;利用该酶对PCR产物酶切可以将材料明显区分开来,从而建立了BrFLC1基因的CAPS标记(命名为G-MvaⅠ)。利用此标记对96份芸薹种作物DH材料的验证表明,该基因的分子标记结果与抽薹时间表型显著相关,用该标记可以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关键词: 芸薹种作物 抽薹 BrFLC1基因 CAPS标记

洋葱新品种紫玉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08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麦套杂交春棉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近年来河南省主产棉区麦套杂交棉栽培技术不规范,杂交棉优势难以发挥的问题,制订了《河南省麦套杂交棉生产技术规程》。除阐述了其适宜区域和生育进程外,重点对麦棉配套品种、麦棉配置、高低垄种植、适宜的密度、育苗移栽以及加强苗期、蕾期和开花后的田间管理等提出了规范化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麦棉套种 杂交春棉 生产技术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