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羊蹄GAPDH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中草药羊蹄有效化学成分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情况,采用针对多糖、多酚植物样品的总RNA提取试剂提取高质量的羊蹄总RNA,随后运用反转录PCR方法克隆了羊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的部分c DNA序列,并以该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其作为内源参照基因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获得的核酸序列长564 bp,编码188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西伯利亚蓼、拟南芥、小麦GAPDH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2%、90%和89%;扩增曲线和熔解曲线显示设计的引物可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羊蹄GAPDH基因的克隆为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目的基因表达情况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羊蹄 GAPDH基因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方式生育后期湿涝胁迫对花生生物量、根系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花生学报 2015

摘要: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花生对湿涝胁迫的响应,探讨生育后期湿涝胁迫对生物量、根系形态及产量的影响,为花生抗灾减灾和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采用模拟人工淹水逆境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花生结荚期和成熟期湿涝胁迫对生物量、根系形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种植方式花生对湿涝胁迫的响应不同,结荚期受胁迫危害程度大于成熟期,平作危害大于垄作。平作结荚期遇湿涝胁迫根、茎、叶、荚果的生物量分别降低了41.0%、15.7%、29.1%、6.0%;根体积、根表面积、总根长分别降低了47.5%、34.8%、39.0%,根平均直径增加了21.4%;产量、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饱果率分别降低了17.8%、23.5%、27.9%、16.9%、20.0%。起垄种植较平作可显著降低湿涝胁迫带来的危害,能较好地维持花生根系发育,保证植株正常功能和干物质运输、积累,从而提高花生产量。

关键词: 种植方式 生育后期 湿涝胁迫 生物量 根系形态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自然脱水类型玉米品种子粒含水率变化与灌浆动态的关系

玉米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自然脱水速率的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其花后子粒含水量、粒重、体积和子粒灌浆的动态变化以及灌浆参数,研究玉米子粒含水量变化与灌浆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自然脱水类型玉米品种子粒含水量变化,以花后29 d和46 d为时间点,可划分为3个阶段。两种类型玉米品种46 d后自然脱水速率与蜡熟期(29~46 d)子粒含水量的变化趋势都正好相反。子粒体积和粒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花后46 d品种间差异逐渐加大。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灌浆动态变化差异较大,自然脱水快的品种(先玉335和桥玉8号)和自然脱水慢的品种(蠡玉16和中科4号)最大灌浆速率分别出现在花后29 d和36 d,二者最大灌浆速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自然脱水快的品种平均灌浆速率低于脱水慢的品种,且活跃灌浆期较脱水慢品种短。两种类型玉米品种子粒含水量变化和灌浆速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脱水快的类型品种达到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805(R0.05=0.755)。

关键词: 玉米 自然脱水类型 灌浆速率 子粒含水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休闲农业经营思路分析——以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休闲农业以其特有的"体验和学习"优势,成为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人们追求回归自然、寓教于乐首选的旅游方式。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休闲农业开发,有着得天独厚的科技、生态和文化优势。该研究以河南现代农业研发基地为例,在分析其休闲农业开发背景、存在问题及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休闲农业的经营理念定位和注重度假化、体验化、科技化、健康化的经营思路,为农业科技园区的休闲农业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休闲农业 经营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过敏原免疫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中国粮油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大豆应用广泛并在人类和动物营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大豆中也含有多种过敏原,能够诱发超敏反应,导致机体损伤。随着人们对食品过敏问题的日益重视,各种针对大豆过敏原的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得到了发展,其中免疫学方法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能够对过敏原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针对大豆过敏原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大豆 过敏原 免疫学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潮土有机碳和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进行7年的小麦-玉米轮作农田有机肥与氮肥配施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采用Bremner法测定有机氮组分,研究长期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潮土0~30 cm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有机氮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不施用有机肥,施有机肥22.5 t hm-2和30 t hm-2显著的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但有机肥7.5 t hm-2和15 t hm-2对土壤有机碳、有机氮的提高不显著。施用有机肥对有机氮各组分均有极显著影响,而施氮量180 kg hm-2,225 kg hm-2和270 kg hm-2对土壤全氮以及有机氮各组分的影响不显著,有机肥与氮肥配施仅对酸解氨态氮、氨基酸氮有显著影响。从潮土中有机氮组分上来看,酸解未知氮>氨基酸氮>酸解氨态氮>氨基糖氮。有机碳与全氮、酸解氨态氮、氨基糖氮、非酸解氮有极显著相关性,全氮与酸解氮、酸解氨态氮、非酸解氮有极显著相关性,与氨基糖氮有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有机肥 有机碳 有机氮组分 潮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缓控释肥增产机制及其施用技术研究进展

磷肥与复肥 2015

摘要:为推动缓控释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现农作物高效和节约化生产,综述了缓控释肥在农作物上的增产效应、作用机制和施用技术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应用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缓控释肥 增产效应 作用机制 施肥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雾霾寒冷天气对河南省设施蔬菜生产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在寒冷冬季,雾霾天气侵袭了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生活不便和健康危害,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冬季蔬菜安全生产。通过分析研究雾霾寒冷天气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设施蔬菜安全生产,做好设施蔬菜生产在雾霾寒冷天气情况下的防灾和减灾。

关键词: 河南省 设施蔬菜 雾霾 寒冷天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肥模式下2个高产玉米品种物质积累与产量效益特性研究

核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以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0、180、240和300 kg·hm-2,分别标记为N0、N1、N2和N3,研究并探讨不同氮肥模式下2个高产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效益特性。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2个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增加,且以N2处理最高,其中先玉335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郑单958。随生育进程的递进,2个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均呈降低趋势,随施氮量增加,2个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呈增加趋势。在不同氮肥模式下,先玉335叶面积指数、花后物质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均高于郑单958。2个玉米品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开花期之前差异不显著,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开花后;2个品种花后物质积累量以N3处理最高,而分配比例则以N0处理最高。本研究可为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氮肥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籽粒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初探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了新型耕作方式——粉垄耕作对旱地潮土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从农作制度的改进上破解粮食增产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设旋耕(12~16cm,CK)和粉垄耕作(FL1:20~30 cm,FL2:30~40 cm)3个处理。结果表明,粉垄耕作能够增加小麦的穗粒数和产量。FL1、FL2处理的群体数分别为730.6万茎/hm2、761.4万茎/hm2,分别比CK(683.9万茎/hm2)显著增加46.7万茎/hm2、77.5万茎/hm2。FL1、FL2处理的小麦穗粒数均为31.2粒,比CK(26.8粒)极显著增加4.4粒。FL1、FL2处理能增强旗叶的光合性能,小麦旗叶的SPAD值分别为51.3、46.7,均极显著高于CK(20.2)。FL1(8 137.6 kg/hm2)、FL2(8 481.2 kg/hm2)处理的小麦产量均显著高于CK(6 518.5 kg/hm2),分别比CK增产24.8%、30.1%。

关键词: 粉垄耕作 潮土 冬小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