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山药低聚糖体外调节乳酸菌生长的作用
《中国食品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山药低聚糖取代葡萄糖为碳源,添加到乳酸菌基础培养基中,结果表明,山药低聚糖对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体外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取代含量的提高,培养液中活菌数和OD600值随之增加,而p H值随之降低。以山药低聚糖完全取代葡萄糖,培养结束时,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最大生长量分别提高了3%和5%;OD600值分别提高了13%和17%;p H值分别下降6%和7%。同时,山药低聚糖可提高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生长速率,促使这些乳酸菌的生长提前进入稳定期。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山药低聚糖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无明显促生长作用,说明山药低聚糖对乳酸菌的生长促进作用具有选择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密度对小冬瓜新品种“黛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小冬瓜新品种"黛宝"生长、开花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小冬瓜果实膨大期,采样测量植株生长指标;在果实成熟期,采样测定植株果实性状和产量。[结果]40~80 cm株距对小冬瓜开花节位无显著影响;40 cm株距时,小冬瓜生长势明显弱于其余处理植株;尽管80 cm株距时植株单瓜重和果实纵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是,结合定植株数,栽培密度为60 cm时折合产量最高。40~50 cm株距时,植株化瓜现象严重,成瓜数少,产量低。[结论]畦宽1.5 m(含沟30 cm),双行种植,搭人字架栽培的条件下,小冬瓜秋季露地栽培的适宜株距为60 c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株四环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微生物学杂志 》 2017 CSCD
摘要:应用微生物降解四环素具有经济有效和环境友好特点,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鸡粪中分离出1株能以四环素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TC-1,培养7 d降解率为56.2%,初步鉴定为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从碳氮源组合、培养基初始pH、Na Cl浓度和装液量四方面研究了TC-1降解四环素的特性。结果表明,TC-1在以葡萄糖和酵母粉为碳、氮源生长时效果最优,培养7 d时OD600达2.17;但最优降解率出现在蔗糖和大豆蛋白胨的碳氮源组合中,为46.8%。当培养基初始pH为7时,菌株TC-1生长最好,OD600为0.44,四环素降解率为92.3%。当培养基中Na Cl浓度达15 g/L时,TC-1生长受到抑制,降解率仅为28.6%;培养基装液量为40%时降解率最高,为56.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客土改良对植烟土壤营养及烟草青枯病的影响
《中国烟草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南雄烟区沙泥田烟草青枯病发病重的问题,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于植烟沙泥田耕层土壤中掺混了一定比例自然风化的红砂土(紫色土),研究了掺混后的土壤营养状况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沙泥田掺混红砂土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原因。结果表明,在易发烟草青枯病的沙泥田耕层土壤中掺混红砂土150~450 m~3/hm~2后,土壤pH由酸性(4.78)渐变为中性(7.06),交换性钙离子含量增加了3~4倍,土壤中青枯病菌、细菌和真菌数量减少,而放线菌数量增加,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比沙泥田分别下降了42.2%~73.5%和51.4%~81.1%。相关分析表明,pH、放线菌数量与青枯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在青枯病发病率高的植烟沙泥田耕层土壤中,掺混一定比例的红砂土可防治或减少烟草青枯病的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物料蚓粪对土壤酸度和Cu、Pb化学形态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两种常见的有机废弃物牛粪和稻秆为原料,利用Eisenia foetida生产蚓粪,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蚓粪在重金属污染的酸性土壤中对有机碳含量和形态、土壤酸度及Cu、Pb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10%的蚓粪用量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增加了25%~83%,除牛粪蚓粪组的可溶性有机碳显著高于稻秆蚓粪外(P<0.05),其余形态两种蚓粪间土壤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差异。蚓粪使土壤pH(H2O)值提升0.38~1.13个单位,同时交换性氢和铝的含量分别降低41%~77%和57%~94%,显著降低了土壤酸度,且较对照高出0.35~4倍;牛粪蚓粪仅在10%用量下降低土壤酸度的效果高出稻秆蚓粪22%。蚓粪使土壤中水溶-交换态Cu和Pb含量分别降低22%~70%和29%~70%,使有机结合态Cu和Pb含量分别提高19%~56%和10%~40%,表明蚓粪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Cu和Pb的活性。蚓粪降低土壤Cu、Pb活性的效果分别较对照物料高出0.58~9.6倍和0.16~3.4倍。稻秆蚓粪降低土壤Cu、Pb活性的效果分别比牛粪蚓粪高出11%~61%和1%~32%。综上所述,蚓粪降低土壤酸度和Cu、Pb活性的效果优于对照,牛粪蚓粪降低土壤酸度的效果较好,稻秆蚓粪降低土壤Cu、Pb活性的效果更佳。在降低土壤酸度和Cu、Pb活性方面,蚓粪中的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胡敏酸碳和富里酸碳均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蚓粪中有机碳的作用效率高于对照中等量的有机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3~63日龄黄羽肉鸡硒需要量的研究
《中国家禽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硒水平对43~63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探讨黄羽肉鸡饲养后期的硒需要量。选用43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大型岭南黄肉公鸡1 20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试验组1(对照组)为基础饲粮组(硒含量0.036 mg/kg),试验组2、3、4、5饲粮则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075、0.150、0.225、0.300 mg/kg硒。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1)0.150、0.225、0.300 mg/kg硒添加组血浆和红细胞GSH-Px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75 mg/kg硒添加组(P<0.05),0.150、0.225、0.300 mg/kg硒添加组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各硒添加组肝脏GSH-Px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0.075 mg/kg硒添加组GSH-Px活力显著低于其他硒添加组(P<0.05),0.225和0.300 mg/kg硒添加组肝脏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合考虑:为获得较好抗氧化指标,43~63日龄黄羽肉鸡饲粮硒适宜添加水平为0.15 mg/kg,加上基础饲粮硒含量为0.036 mg/kg,则43~63日龄黄羽肉鸡硒需要量为0.186 mg/kg;以肝脏GSH-Px活性为依据,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估测得到43~63日龄黄羽肉鸡硒需要量为0.160 mg/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GAST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园艺与种苗 》 2017
摘要:[目的]克隆一个受CTV(CitrusTristezaVirus,柑橘速衰病毒)诱导的GAST1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揭示其可能的作用方式。[方法]以克里曼丁橘cDNA为材料,通过扩增获得该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该基因编码序列(CDS)长度为357bp,预测可编码含有11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其中半胱氨酸、脯氨酸和丝氨酸含量较高,分别占总蛋白的10.2%、8.5%和8.5%。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CcGAST1编码的蛋白为具有信号肽的亲水性蛋白,具有GAST家族蛋白所特有的GASA结构域。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和其他物种GAST1蛋白一样,CcGAST1蛋白C端非常保守,含有12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以不同植物GAST1蛋白序列构建进化树,发现克里曼丁橘与甜橙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核桃。[结论]CcGAST1富含半胱氨酸和脯氨酸残基,其保守的GASA结构域和12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可能与其功能相关。
关键词: GAST1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GASA结构域 半胱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