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晚秋低温对苜蓿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筛选适宜黑龙江地区种植的苜蓿种质材料,旨在探究晚秋环境下苜蓿叶片光合性能的变化规律。以6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叶片水汽压、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进行测定,利用隶属函数评价出优异的苜蓿品种。结果显示,龙牧801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草原3号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最高;草原3号和龙牧801的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草原3号、龙牧801和皇后苜蓿叶片水汽压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运用隶属函数对品种的光合性能进行评价,各品种的光合强弱顺序为:龙牧801>草原3号>皇后>康赛>阿迪娜>赛迪。研究表明,龙牧801和草原3号的光合性能较强,适宜黑龙江地区种植。

关键词: 苜蓿 光合特性 低温 相关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菌肥对四倍体刺槐植株生长的影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施用生物菌肥对二倍体刺槐和四倍体刺槐生长的影响,为发展四倍体刺槐的广泛种植奠定基础.[方法]以大田中的 2 年生的二倍体刺槐和四倍体刺槐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施用EM生物菌肥后对刺槐的基本生长指标,光合作用参数以及呼吸作用参数的影响,为刺槐栽培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施肥的刺槐比未施肥的长势更好且较为粗壮.相对于二倍体而言,四倍体叶片颜色表现为更深且更饱满,长势更高且株幅更大.施肥后 2 种刺槐的株高、株幅、地径、叶长、叶宽、叶绿素均发生显著增长(P<0.05).其中四倍体刺槐和二倍体刺槐实验组与其对照组相比,株高总增长量分别增加了23.90%、51.57%;株幅总增长量增加 59.60%、14.06%;地径总增长量增加 18.84%、10.20%;叶长总增长量分别增加 13.75%、20.24%;叶宽总增长量分别增加11.70%,72.00%;叶绿素总增长量分别增加24.06%、45.24%.刺槐叶片中光合作用的相关指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以及蒸腾速率施肥组显著高于未施肥组(P<0.05),呼吸作用的相关数据总呼吸速率,交替呼吸速率以及细胞色素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随着施肥后时间的延长,各组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施肥后的刺槐呼吸作用显著优于未施肥的刺槐,四倍体刺槐显著优于二倍体刺槐.整体来看四倍体刺槐的生长状态以及生理参数均好于二倍体刺槐,与施肥前的四倍体和二倍体刺槐相比,存在株高分别增长 42.60%、74.56%,地径分别增长 99.80%、85.53%,叶片增长 65.30%、75.94%等现象,并且施肥的刺槐的生长状态以及生理参数均好于未施肥的刺槐.[结论]综上所述,四倍体刺槐施肥后在形态生理指标上优于二倍体刺槐,因此适量施用生物菌肥对刺槐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物菌肥 四倍体刺槐 光合效率 生长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诺如病毒病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诺如病毒是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的RNA病毒,可感染人类和包括牛在内的多种动物,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年龄的牛中均发现了该病毒.近年还没有适合该病毒的细胞培养系统,有关其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等方面的信息有限.该病毒常在犊牛腹泻粪便中被单独检测到,或与其他致腹泻病原混合感染,表明该病毒与犊牛腹泻的发生有关,深入对该病毒的研究对犊牛腹泻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牛诺如病毒的病原学、致病机制、流行病学和诊断方法等研究进行综述,为该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牛诺如病毒 病原学 流行病学 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叶小檗生理、光合特性及叶表微形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草地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细叶小檗(Berberis poiretii Schneid.)抗干旱能力,本研究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对细叶小檗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轻度、中度、重度干旱胁迫下细叶小檗幼苗生理、光合及叶表微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细叶小檗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中度干旱时达到最大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均随胁迫的加剧呈递减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在重度干旱时大幅度提高;叶表蜡质覆盖面和气孔密度随胁迫的加剧呈增大趋势,而气孔大小和开度呈减小趋势。试验表明细叶小檗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适合在中度干旱地区栽培,本研究为细叶小檗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细叶小檗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光合特性 叶表微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sKNAT3亚细胞定位与转录活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探究CsKNAT3蛋白的功能与作用,本研究采用亚细胞定位,确定CsKNAT3能够定位于细胞核中作为转录因子发挥调节作用,同时采用原生质体瞬时转染确定CsKNAT3能够下调下游基因的表达,为转录抑制因子。研究通过酵母双杂交初步证实了CsKNAT3与CsATH1存在蛋白互作关系,双分子荧光互补进一步印证了这个蛋白互作,由于CsATH1是一个多效的植物发育调节因子,暗示CsKNAT3可能在植株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对揭示KNOX家族蛋白调控植物形态建成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CsKNAT3 转录活性 蛋白互作 BiF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蛇床子素对稻曲病菌的抑菌活性及诱抗剂与其协同增效作用评价

农药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蛇床子素对稻曲病菌的抑菌活性以及植物诱抗剂与其协同增效作用。[方法]采用生物学方法测定了蛇床子素对稻曲病菌菌株WC49和AC27的菌丝生长、产孢能力、培养滤液毒力和致病力的影响;田间药效试验测试了诱抗剂6%寡糖·链蛋白和生物药剂1%蛇床子素对稻曲病防治的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蛇床子素在质量浓度55 mg/L时,其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产孢能力、培养滤液毒力和致病力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诱抗剂和生物药剂分别在分蘖后期和叶枕平时期协同应用,2者的协同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单独施用。[结论]蛇床子素对稻曲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与植物诱抗剂的协同应用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

关键词: 稻曲病 蛇床子素 抑菌活性 诱抗剂 协同增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花苜蓿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草地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Caoyuan No.3’)为材料,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组装及注释,以探究杂花苜蓿在系统发育中的位置及在分子水平上与其近缘物种的关系。结果表明:杂花苜蓿绿体基因组全长125 317 bp,为典型四分体结构,不存在IR区缺失的情况,GC含量为33.87%。叶绿体基因组共编码106个基因,其中蛋白质编码基因54个,涉及36 498个密码子。3种不同类型的88个SSR位点分布不均衡,在LSC,SSC,IR区域的SSR数量各自为79,7和2个。对苜蓿属7个植物进行共线性分析发现其重排现象严重。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杂花苜蓿与紫花苜蓿的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可为苜蓿属植物遗传变异、特异基因挖掘以及品种选育改良等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花苜蓿 叶绿体基因组 高通量测序 系统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22个栽培苹果品种选育系谱分析

种子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龙江省栽培的22个育成苹果品种为材料,对其经济性状及其亲本组成和选配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绘制了22个苹果品种的系谱图。结果表明,22个苹果品种中亲本来源明确的有20个,其中杂交选育品种18个,占90%。根据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和品种特性分析,育成品种以晚熟(54.6%)为主g均为盖色红色、抗寒品种;明确记载的耐贮藏品种有12个(54.5%),果实以小果(63.6%)为主。分析亲本来源明确的20个品种发现,直接亲本和原始亲本的主要类型均为引进品种。系谱分析发现,骨干亲本为“金冠”“铃铛果”“大秋”。综上所述,黑龙江栽培的育成苹果品种以杂交选育为主,晚熟、抗寒、耐贮、小果为主要特性,亲本组配时性状优良或与育种目标相似的亲本组合更容易选育出抗寒优良品种。

关键词: 苹果 育成品种 系谱分析 骨干亲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伴生对尖孢镰刀菌胁迫下黄瓜防御酶活性及抗性基因表达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黄瓜为试材,采用盆栽的方式,研究在尖孢镰刀菌胁迫下,小麦伴生对黄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抗性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尖孢镰刀菌胁迫下,小麦伴生处理的黄瓜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β-1,3葡聚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整体上均高于对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是在处理后48 h时最高,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了30.70%、85.72%;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是在处理后24 h时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13.40%、95.01%,均差异显著。在接种尖孢镰刀菌后,小麦伴生处理的黄瓜叶片POD、SOD、PR1、EIN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是在处理后24 h时相对表达量最高,分别是对照的6.34、2.50、7.39、3.45倍;PA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处理后48 h达到最高,是对照的4.57倍;LOX基因相对表达量在120 h时是对照的11.15倍。综上,在尖孢镰刀菌胁迫下,小麦伴生处理提高了黄瓜叶片相关防御酶活性及相关抗性基因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黄瓜抵抗枯萎病病原菌的能力。

关键词: 小麦 黄瓜枯萎病 防御酶活性 抗性基因 尖孢镰刀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对小麦麸皮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

中国粮油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小麦麸皮蛋白为研究对象,考察超声时间(5、10、15、30 min)对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对小麦麸皮蛋白结构具有显著修饰作用,10 min的短时间超声处理使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内源荧光强度最大,说明超声使蛋白的结构更加舒展柔韧,更多的疏水性基团暴露在界面上,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改善可能与此结构变化有关.与未超声处理蛋白相比,小麦麸皮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持水性均显著提高(P<0.05).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蛋白的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吸油性和乳化稳定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未超声处理蛋白相比,超声处理10 min后小麦麸皮蛋白的乳化稳定性和泡沫稳定性分别提高了 14.54%、464.95%;超声处理15 min后小麦麸皮蛋白的吸油性和起泡性分别提高了 223.78%、225.00%;超声处理30 min后小麦麸皮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持水性分别提高了 208.55%、66.41%、140.58%.研究表明,超声产生的空化效应对小麦麸皮蛋白具有显著的的解聚作用,促使蛋白分子结构展开,从而改善了小麦麸皮蛋白的功能性质.

关键词: 小麦麸皮蛋白 超声 结构 功能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