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心皮数量棉花心皮发育特征、基因表达及相关性状比较
《棉花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棉花心皮发育特征,不同心皮数量的差异表达基因与植物激素含量,以及心皮数量与棉铃发育的关系。【方法】以3心皮(C3)、4心皮(C4)、5心皮(C5)棉花材料为研究对象,观察棉花心皮发育过程,统计不同杂交组配后代的心皮数量。花芽发育5 d、10 d和开花当天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及激素含量测定,并在不同发育时期测定棉铃的表型。【结果】花蕾长度为2~3 mm时,心皮原基发育起始;花蕾长度为4~5 mm时,心皮融合形成合生心皮。心皮原基的发育早于雌蕊器官。C3、C4、C5两两杂交F1的平均心皮数量介于双亲之间。C3、C4和C5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生物学过程。花芽发育5 d、10 d和开花当天,富集通路中心皮发育相关基因AP1、AGL6、WUS、MYB21和ARF6在C5中的表达量高于C4,且显著高于C3。花芽发育5 d、10 d,C5的茉莉酸含量显著高于C3、C4,吲哚乙酸含量显著低于C3、C4;C4的脱落酸含量显著低于C3、C5。开花后20 d、35 d和60 d,C5的棉铃直径、棉铃鲜物质质量、棉瓣厚度以及纤维和胚珠鲜物质质量显著高于C3、C4。【结论】3、4、5心皮棉花亲本的杂交组配后代中,心皮数量介于双亲之间。多个心皮发育相关基因在C5中的表达量更高。开花前,C5中茉莉酸含量最高,吲哚乙酸含量最低。心皮数量增多利于增加棉铃直径、鲜物质质量,同时增加纤维和胚珠鲜物质质量。
关键词: 棉花 心皮数量 花芽发育 差异表达基因 激素含量 棉铃


245份陆地棉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综合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陆地棉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构,分析各性状间的关系,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方法】利用变异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245份陆地棉品种的11个农艺性状。【结果】245份陆地棉品种籽棉产量的变异系数最高为12.79%,果枝数最低为3.61%;棉花籽棉产量与第一果枝高度、果节数、单株结铃数、枝载铃、节载铃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了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78.44%。其中,PC1为成铃因子,PC2为株型因子,PC3为铃重因子,PC4为衣分因子,PC5为果枝因子;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五类,第Ⅰ类有55份材料,第Ⅱ类有82份材料,第Ⅲ类有12份材料,第Ⅳ类有7份材料,第Ⅴ类有89份材料。【结论】枝载铃、节载铃是决定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筛选出以川73-27、新陆早25号为代表的大铃棉花品种,鲁棉研27号、赣棉17号和18N4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环塔里木盆地2个芦笋品种的代谢组学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芦笋是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的食用嫩茎,分析2个芦笋品种转录途径和代谢组成分,为深度评估芦笋营养价值和芦笋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UPLC-MS对哥兰德和翡翠明珠2个芦笋品种的嫩茎并进行代谢组学研究,比较代谢组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分析芦笋转录途径和代谢组成分。【结果】共筛选出差异代谢物235种,占全部代谢物的13.03%,其中包括黄酮53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39种,酚酸类34种,木脂素21种,生物碱20种,脂质12种,有机酸8种,核苷酸及其衍生物7种,萜类7种,维生素6种,甾体5种,糖类4种,香豆素3种,酮类2种,醌类1种,醛类1种,以及其它12种。翡翠明珠与哥兰德相比,翡翠明珠的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没食子儿茶素-(4α→8)-没食子儿茶素、丁香苷、芥子碱、2-乙酰基-5-甲基呋喃与槲皮素-3-O-桑布双糖苷含量较高;哥兰德的葡萄糖基5,8-二羟基-2,6-二甲基八碳-2,6-二烯酸,N-阿魏酰尸胺、毛蕊花糖苷、1-O-(6′-O-阿魏酰)葡萄糖苷-3-O-咖啡酰奎尼酸和知母皂苷A3-葡萄糖苷含量较高。【结论】通过富集235种代谢物,得到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主要有氨基酸、辅助因子与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新疆鲜杏雾化熏蒸保鲜设备的改进和应用
《现代食品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以工业雾化装置为基础,通过对雾化熏蒸设备硬件及软件方面的改制及工艺设计,提高了雾化熏蒸效率。结果表明:通过增加3组药箱和熏蒸剂箱,采用高压雾化主机和超微雾化喷头实现了雾化熏蒸选择的多样性和熏蒸剂的自动配比(配比范围1:1~1:200)。采用亚克力熏蒸箱,高压雾化主机的最佳压力是5.0 MPa,最佳工作方式为间歇雾化75 s;在550 m3保鲜库中,高压雾化主机的最佳设定压力是6.5 MPa,装置最佳工作方式为连续雾化7 min,再经熏蒸剂自然沉降3 min,雾化喷头安装方式为“1米一间隔”,雾化熏蒸试材摆放区域距离保鲜库四周墙壁50 cm,摆放高度距离雾化喷头安装位置垂直向下0.5~1.0 m。采用40 mmol/L SA雾化熏蒸处理能有效保持小白杏、赛买提杏贮藏品质。贮藏至第7天时,小白杏的硬度为8.72 N、可溶性固形物为15.9%、可滴定酸含量为0.49%、发病率为0,分别是对照组的1.66、1.10、1.58倍;赛买提杏的硬度为9.01 N、可溶性固形物为13.5%、可滴定酸含量为0.67%、发病率为0,分别是对照组的1.57、1.69、1.60倍。该研究旨在为雾化熏蒸技术在鲜杏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新疆绿洲灌区玉米田杂草群落演替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植物保护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新疆绿洲灌区玉米田间杂草群落演替及原因,于2023年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新疆5地州8个玉米主要种植县市玉米田杂草组成进行调查,并与2018年群落数据进行对比,分析2次调查时间节点之间以及由不覆膜逐渐改变为覆膜种植背景下的杂草演替规律。结果表明: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和灰绿藜Oxybasis glauca按不同年份和不同种植模式统计均是新疆绿洲灌区玉米田的优势杂草,其优势度始终排在前2位,综合优势度分别为15.30、18.52和12.03、11.54。2023年玉米田杂草群落物种丰富度和香农指数高于2018年,尤其是禾本科杂草种类增多,危害程度加重。在2018年禾本科杂草相对优势度≥1.00的只有稗、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3种;2023年则为5种,新增物种包括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另外,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和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发生加重,已演替为优势杂草,其相对优势度由2018年的4.87和3.18上升为2023年的6.96和6.47。调查还发现,覆膜滴灌种植模式下玉米田优势杂草总密度显著低于不覆膜种植,而香农指数、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不覆膜种植。综合分析,新疆绿洲灌区玉米田杂草群落演替因素主要包括种植模式[覆膜种植(覆膜滴灌)、不覆膜种植(不覆膜滴灌和漫灌)]、用药种类、用药方式和用药频次等。


197份陆地棉品种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评价陆地棉品种资源萌发期耐盐性,筛选耐盐性优异的种质,鉴定分析耐盐指标,为陆地棉育种改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197份国内外陆地棉品种为材料,以0(CK)、150和200 mmol/L的氯化钠(NaCl)为胁迫处理浓度,测试对照组与处理组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及相对值等9个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利用综合评价D值评价197份陆地棉品种的耐盐性。【结果】150 mmol/L适合作为鉴定萌发期耐盐性的盐胁迫浓度,处理组的变异系数均高于对照组,综合评价D值与处理组各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性,综合评价D值为第一主成分因子,筛选出4份高耐材料、39份耐盐材料、65份中耐材料和89份敏盐材料。【结论】发芽势、发芽率和根长及其相对值等9个数据可作为耐盐性鉴定指标,筛选出20N705、C6524等43份耐盐性较强的材料。


红枣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现代食品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红枣富含营养和活性成分,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优质资源.随着红枣消费需求由追求产量逐渐向追求品质的转变,人们对红枣营养价值及生物活性关注度越来越高.红枣活性成分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且不同产地和不同红枣品种活性成分含量不同,其功能活性也有所差异.因此明确红枣主要的活性成分及其功能活性之间的联系,解析其作用机制,对红枣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通过梳理红枣的主要活性成分,针对其抗氧化、抗炎、抗癌、免疫调节、护肝等方面的生物活性进行文献综述,探讨其作用机理及研究现状,旨在为红枣资源深加工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和思路.


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下极端干旱区系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协同关系,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方法]以极端干旱区新疆吐鲁番市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PLUS)、当量因子法、空间自相关、ESCI、ESTD模型等方法计算并预测 2010~2035 年(自然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吐鲁番市ESV变化、时空分布特征和权衡协同关系.[结果](1)2010 年、2015 年和2020 年吐鲁番市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 0.16×104hm2 和 1.98×104hm2,耕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分别减少0.51×104、0.46×104、0.33×104和0.85×104hm2,各时间段土地利用转移模式为2010~2015 年、2015~2020 年以未利用地转草地为主,除未利用地外,草地转出和转入面积均最大;(2)2010 年、2015 年和2020 年研究区ESV分别为213.75×108、209.23×108 和205.78×108 元,呈直线下降趋势,共减少7.97×108元;在自然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护3 种模拟情景下,ESV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特征为"北部山区高-南部荒漠低";(3)2035 年3 种情景土地利用变化下,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以协同为主,"高-高"、"低-低"协同集聚区与ESV高值、低值区分布高度一致,权衡关系零星分布于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交界地带及其他局部地区.[结论]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情景ESV依次为 207.90×108、213.06×108 和240.40×108元,均高于2020 年的ESV.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PLUS模型 多情景模拟 权衡协同


刺角瓜砧木抗性分析及其嫁接对甜瓜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研究刺角瓜PI1029砧木的苯丙烷代谢抗性,鉴定各嫁接处理嫁接品质,筛选出抗南方根结线虫病综合性状优良的砧木组合,研究刺角瓜砧木抗性及嫁接对甜瓜品质的影响,筛选出刺角瓜砧木嫁接甜瓜优质品种.[方法]以刺角瓜ZM1、PI029为砧木分别嫁接甜瓜品种黄梦脆、纳斯蜜.在设施花盆栽培条件下分析不同嫁接组合产量品质特性,筛选出具有生产潜力的的优质嫁接组合.[结果]不同的刺角瓜种质资源与甜瓜嫁接对甜瓜品质差异明显,刺角瓜ZM1与纳斯蜜嫁接后成活率、可溶性固形物、果型指数最高,综合品质较好,但也存在皮厚肉薄的缺点.刺角瓜ZM1与纳斯蜜单瓜重最高.在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后,刺角瓜根部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酪氨酸解氨酶(TAL)酶活测活性均显著升高.[结论]刺角瓜ZM1与纳斯蜜嫁接综合品质最优,单果重最高,其嫁接组合可在生产上推广.


耐低磷新疆春玉米基因型筛选及其磷效率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耐低磷及磷高效玉米品种是充分利用土壤磷素和减施磷肥的有效途径,挖掘玉米利用土壤磷素的生物学潜力,为培育磷高效利用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在低磷(P2 O5:20 mg/kg)和正常磷(P2O5:100 mg/kg)条件下,以8 个新疆自育的春玉米品种和1 个对照品种(郑单958)为供试材料.[结果]筛选耐低磷基因型,划分不同磷效率类型,鉴定出对磷高效的玉米品种.施用磷肥对玉米生长有明显的影响,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重、单株产量及植株氮磷累积量在各品种之间差异显著.鉴定出 4 个耐低磷品种,分别为新玉29 号、新玉47 号、新玉54 号和新玉69 号.依据磷效率综合值对玉米基因型磷效率类型进行了划分.[结论]新玉47 号、新玉54 号和新玉69 号为耐低磷且低磷高效品种,郑单958 为不耐低磷且正常磷高效品种,新玉110 号为不耐低磷且磷低效品种,新玉24 号、新玉29 号、新玉80 和新玉102 号为磷低效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