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球藻Rubisco在叶绿体中的免疫金标定位
《实验生物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免疫技术对Rubisco在中国小球藻(Chlorella spp.640909)叶绿体中进行了分子定位及Native-PAGE电泳、SDS-PAGE电泳及其Westen印迹分析,并对小球藻淀粉核(Pyrenoid)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Native-PAGE电泳图谱主要为一条主带,Westen印迹反应证明该条带即为Rubisco酶,SDS-PAGE电泳及其Western印迹图谱显示Rubisco大亚基分子量大约为55kD。中国小球藻淀粉核为椭圆形,被淀粉鞘所包围,中央有一条由2个类囊体组成的纵向通道,并在蛋白核内段处稍膨胀。淀粉核与叶绿体基质存在多处联系。免疫分子定位显示Rubisco大亚基和全酶分子主要分布于叶绿体的淀粉核上,且Rubisco在淀粉鞘部位也有少量分布,极少部分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表明叶绿体淀粉核与光合作用关系密切。Rubisco聚集于淀粉核可能有利于藻类对CO_2固定。
关键词: 小球藻 淀粉核 Rubisco Weasten印迹 免疫金标


影响小鼠转基因原核胚体我发育的若干因素
《中国兽医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了显微注射不同浓度的外源DNA以及温度、培养基等对小鼠原核胚体外培养发育能力的影响.显微注射1.5、15、30mg/L衰变加速因子(CD55)、膜反应溶解因子(CD59)基因后,小鼠原核胚发育到囊胚的比率随DNA质量浓度的升高而依次降低为57.7%、36.6%、10.4%,差异检显著(P<0.01).注射1.5mg/L外源DNA,原核胚的囊胚率(57.7%)比对照组(54.5%)稍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1.5mg/L为本试验最佳外源DNA注射质量浓度.37℃、CZB建立 或改进的Witten氏培养液,可取得较好的体外培养效果.
关键词: 显微注射 体外发育 转基因小鼠 原核胚 受精卵原核清晰度


稻米品质遗传研究方法(综述)
《上海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综述了稻米品质性状测定的方法、品质性状遗传特征特性和遗传分析模型等稻米品质遗传研究方法 ,旨在为水稻遗传基础研究和品质育种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运用AS-PCR方法及SOE技术研究猪α干扰素
《上海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采用AS PCR方法和SOE技术相结合的策略 ,通过找出猪α干扰素基因内部的特异位点 ,设计引物扩增出两个DNA片段并将其连接为全长基因。所得片段编码序列长 5 0 1bp ,共编码 16 6个氨基酸。与已知PoIFN α1基因有 5个碱基差别 ,导致 3个氨基酸不同
关键词: 猪α干扰素 ASPCR(allelespecificPCR) SOE(splicingbyoverlapextension)


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沪油15”
《上海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采用品种 (系 )间的双交方法育成甘蓝型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 (以下简称硫甙 )优质油菜新品种沪油 15。该品种种子含油率 4 2 .4 3 % ,菜油芥酸含量为 0 .3 8% ,菜籽粕硫甙含量为 19.0 1μmol/g ,菜籽产量比非优质对照品种汇油 50增产 2 3 .9%以上 ,适合于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种植


光合特性作为番茄设施专用品种选育指标的效应
《上海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利用 6个不同特性的番茄品种 ,分别在两层覆盖连栋大棚、单层覆盖连栋大棚及现代化加温玻璃温室等 3种不同设施条件下 ,对不同番茄品种在低温弱光下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指数及净光合作用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可以用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低温弱光下的变化趋势作为设施专用番茄品种选育的筛选指标之一 ,耐低温弱光的品种在低温弱光下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呈上升趋势 ;净光合作用曲线可以作为选育设施番茄品种的一个比较理想的群体指标 ;叶绿素荧光指数不宜作为品种选育的耐低温弱光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