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猪博卡病毒研究概述

动物医学进展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年瑞典学者在患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猪体内首次检测到猪博卡病毒,近年来对该病毒的研究已从分子病原学向流行病学、致病性等逐渐深入,对揭示该病原的致病机理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该病毒的发现、基因组结构特征、病毒分型、流行现状及检测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概述。

关键词: 猪博卡病毒 基因组结构 流行病学 检测

霉变废料栽培秀珍菇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了减少栽培食用菌的原料损失、降低生产成本、保护栽培环境,对食用菌生产中产生的霉变废料进行了再利用试验研究,探讨其再利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品种为夏丰1号。6种栽培料培养基配方分别为:配方1,废料40%,棉子皮48%,麦麸9%,糖1%,石膏1%,石灰1%;配方2,废料60%,棉子皮30%,麦麸6%,糖1%,石膏1%,石灰2%;配方3,废料80%,棉子皮14%,麦麸1%,糖1%,石膏1%,石灰3%;配方4,废料90%,棉子皮5%,石膏1%,石灰4%;配方5,废料95%,石灰5%;配方6(对照),棉子皮80%,麦麸18%,糖1%,石膏1%。[结果]发菌阶段配方3效果显著优于对照,可明显提高菌丝生长速度,缩短发菌时间。在鲜菇的生物学效率(产量)方面,配方5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利用霉变废料代替常规棉子皮栽培秀珍菇可行。

关键词: 霉变废料 栽培食用菌 生物学效率 秀珍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养殖鸡舍发酵床废弃垫料资源化利用评价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发酵床养殖技术是基于控制畜禽粪便排放与污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殖技术。通过对不同养殖场发酵床废弃垫料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判断其是否能够直接作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土壤中。结果表明,废弃垫料中富含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营养元素。其中有机质43.19%~53.95%,全氮2.28%~2.66%,全磷(P2O5)2.36%~2.70%,全钾(K2O)2.80%~3.62%,均符合国家有机肥料农业行业标准(NY 525—2012)。但废弃垫料中p H值为8.03~8.93,EC为3 679~4 310μS/cm,大肠杆菌数量在48.00×104~52.00×104cfu/g之间,沙门氏菌数量在18.33×102~38.33×102cfu/g之间,种子发芽率指数为15.88%~31.52%。在废弃垫料资源化利用方面,发酵床废弃垫料虽具有有机肥料的基本性质,但是其p H值偏碱性,盐分含量偏高,存在使我国北方土壤碱化、土壤盐渍化风险;大肠杆菌严重超标,具有生物安全隐患;种子发芽率指数低,说明废弃垫料中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毒素。因此施用前必须对养殖发酵床废弃垫料进行无害化处理。

关键词: 发酵床 废弃垫料 资源化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鲁兰多糖-明胶可食性膜的特性

食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可食性膜的透明度和阻隔性,制备一种速溶的普鲁兰多糖-明胶可食性膜。将普鲁兰多糖添加到明胶膜中,普鲁兰多糖和明胶的添加质量比为2∶5(PG2)。在此配比下,普鲁兰多糖-明胶可食性膜的抗拉强度是明胶可食性膜的120%,氧气透过率是明胶可食性膜的1/13。可食性膜PG2中普鲁兰多糖和明胶分子间具有较强的氢键作用,并且此时可食性膜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因此使可食性膜PG2抗拉强度增强和氧气透过率降低。可食性膜PG2具有较低的氧气透过率(0.15 mL/(m2·d))、较高的抗拉强度(97.21 MPa)和溶水时间(29.5 s),而且具有不透油和低水蒸气透过率(109.08 g/(m2·d))的性质,因此,可食性膜PG2是适合应用于可食性内包装的材料。

关键词: 普鲁兰多糖 明胶 可食性膜 氧气透过率 抗拉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NP标记对51份玉米自交系进行类群划分

玉米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 041个SNP位点对51份玉米自交系进行基因型分析,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平均值为0.35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变化范围为0.186~0.375,平均值为0.345;Roger’s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009 2~0.704 1。根据Roger’s遗传距离信息,利用NJ聚类法将51份玉米自交系划分为7个杂种优势群,包括改良瑞德群、瑞德群、兰卡斯特群、旅大红骨群、塘四平头群(或称黄改群)、P群和糯质群,划分结果和系谱来源基本一致。7个杂种优势群的群体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285 0~0.432 1,瑞德群和改良瑞德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旅大红骨群和P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远。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SNP 类群划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O/T百合脱毒技术研究

中国植保导刊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感染郁金香碎锦病毒(TBV)和百合无症病毒(LSV)的O/T系百合黄天霸(Manissa)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茎尖诱导培养基的筛选;采用不同大小茎尖培养和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的方式脱除病毒;运用RT-PCR技术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MS+6-BA0.5mg/L+NAA0.3mg/L培养基比较适宜茎尖不定芽的诱导;(39±1)℃热处理结合0.5~0.7 mm大小的茎尖培养脱毒效果最好。

关键词: 百合 茎尖脱毒 郁金香碎锦病毒 百合无症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西瓜产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产国,西瓜生产效率对西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通过追踪调查,收集了2010~2012年中国18个西瓜主产省市区生产成本收益的一手数据,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西瓜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吉林、辽宁、湖北、甘肃、湖南、河南和山东7省份西瓜生产效率达到DEA有效;从时间变动趋势来看,2010~2012这3年间我国西瓜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8%,进一步分解得知主要是由于较大幅度的技术退步抵消了综合效率的促进作用,不同省域间西瓜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增长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从截面数据来看,2012年我国西瓜生产的平均综合效率为0.939,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整体较为合理,但仍存在投入冗余的状况,主要表现在农药和农膜的过度使用,并对生产技术无效率的省市区提供相应的效率改进方案。最后有针对性提出了提高我国西瓜产业生产效率的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 西瓜 DEA 生产效率 实证分析 中国

几种喷雾助剂对纳他霉素叶面吸收的影响

农药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增加纳他霉素(NA)叶面吸收,减少药剂光解。[方法]通过药液添加助剂,观测对药液物理性能、吸收、药效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对药液表面张力、润湿性和展布性的影响,以杰效利最佳,氮酮、OP-10和JFC的影响大致相近。采用番茄测试表明,NA吸收量顺序为1 g/L氮酮(28.51%)>5 g/L杰效利(22.24%)>5 g/L OP-10(12.25%)>对照(8.61%),其中氮酮较对照提高231.1%。防治大棚黄瓜白粉病表明:添加1 g/L氮酮和5 g/L OP-10的处理较对照防效有显著提高,而添加5 g/L杰效利的处理对黄瓜有严重药害。[结论]适宜助剂及用量可增加药剂叶面吸收,减少光解,提高药效。

关键词: 叶面吸收 喷雾助剂 纳他霉素 抗光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菜AFLP多态性引物组合的筛选

中国食品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高质量的DNA,对菠菜AFLP反应体系中酶切与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关键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菠菜AFLP分析的反应体系:酶切连接采用一步法,即模板DNA150 ng,EcoRⅠ/MseⅠ各0.25 U,37℃酶切5 h,16℃连接6 h;预扩增体系浓度dNTPs 0.2 mmol/L,Mg2+1.5 mmol/L,预扩增产物稀释200倍作为选择性扩增体系模板。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从256对E+ANN/M+ANN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0对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为菠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种质鉴定等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菠菜 AFLP 反应体系 引物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固废赤泥对过量施肥下油菜的生长及品质影响

环境工程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赤泥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开展了高肥料投入条件下,原状赤泥及焙烧赤泥掺混土壤对油菜生长影响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较高肥料投入条件下添加2,4 g/kg赤泥不仅未造成油菜减产,而且赤泥的施用使油菜地上部的全氮含量提高16.5%,Vc含量提升4.5%~20.9%,虽然存在油菜地上部全磷含量降低的趋势,但降低程度未对油菜生长产生明显影响。

关键词: 高肥料投入 赤泥 油菜 全氮 全磷 V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