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澳洲香水石斛花香成分及DeTPS6的克隆与表达
《核农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香是评价石斛商业价值的重要性状之一。为探究石斛花香物质的形成机理,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转录组测序和PCR技术分析了不同花期澳洲香水石斛花香物质变化及其与萜类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澳洲香水石斛中共检测到17种花香物质,其中1,4-二甲氧基苯、α-蒎烯和苯乙醇的含量相对较高,盛花期的花香释放量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和组织特异性。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到77个与萜类合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成功克隆DeTPS6的全长,为1 749 bp。DeTPS6蛋白具有萜类合成酶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属于TPS-b亚家族。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显示,DeTPS6定位于胞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结果显示,DeTPS6在澳洲香水石斛的盛花期中高表达,且呈现显著的昼升夜降的变化趋势,与花香物质的含量呈正相关。本研究为DeTPS6生物学功能的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石斛 花香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 萜类合成酶基因 表达分析


野尻链霉菌9-13对大豆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活性及作用机制
《植物保护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 9-13对大豆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活性及作用机制,采用对峙培养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该菌株对引起大豆炭疽病的平头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胶孢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和C. plurivorum,以及对苯醚甲环唑和啶氧菌酯的平头炭疽菌抗药性突变体的拮抗活性、抑菌活性和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观察野尻链霉菌9-13发酵液对平头炭疽菌菌丝形态和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野尻链霉菌9-13对引起大豆炭疽病的3种病原菌平头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和C. plurivorum均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野尻链霉菌9-13的10%发酵液对3种大豆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56.67%~87.04%,且抑制活性与发酵液的浓度呈正相关。此外,野尻链霉菌9-13对苯醚甲环唑和啶氧菌酯的平头炭疽菌抗药性突变体同样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野尻链霉菌9-13的10%发酵液对苯醚甲环唑和啶氧菌酯的平头炭疽菌抗药性突变体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4.79%~77.80%和46.53%~58.33%。野尻链霉菌9-13的10%发酵液对9种供试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达100.00%。野尻链霉菌9-13发酵液可以破坏平头炭疽菌菌丝的细胞膜结构,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发酵液处理后平头炭疽菌菌丝表现出膜相关的红色荧光斑点。表明野尻链霉菌9-13是一株具有开发前景的生防菌株。
关键词: 大豆炭疽病 野尻链霉菌 抑菌机理 生物防治 抗性治理


山羊IL15RA基因突变位点鉴定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
《福建农业学报 》 2024 CSCD
摘要:【目的】检测福清山羊和努比亚山羊群体细胞介素15受体亚基α(IL15RA–interleukin 15 receptor subunit alpha, IL15RA)基因的表达谱以及突变位点多态性,分析不同位点与山羊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IL15RA基因对山羊生长性状的影响。【方法】随机挑选福清山羊和努比亚山羊12月龄羯羊各3只,分别采集心、肝、脾、肺、肾、头颈半棘肌、背最长肌、股四头肌和臀股二头肌共9种组织,采用qRT-PCR方法构建该基因在两个品种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Sanger测序检测福清山羊(n=108)和努比亚山羊(n=286)群体中IL15RA基因的SNP位点,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1)IL15RA基因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内脏组织(P<0.05),福清山羊背最长肌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努比亚山羊(P<0.05),肺部组织表达量显著高于努比亚山羊(P<0.05)。(2)福清山羊和努比亚山羊IL15RA基因内含子3存在1个InDel位点,为g.22224_22 225 Del A,Del22224。内含子6存在1个SNP位点,为g.33428A> G。(3)SNP-g.33428位点显著影响(P<0.05)福清山羊的体重、胸围、胸宽、胸深、尻宽等指标。(4)在福清山羊中,单倍型组合DD/AA、ID/GG为优势单倍型组合;在努比亚山羊中,单倍型组合ID/AA、II/GG为优势单倍型组合。【结论】IL15RA基因多态性与福清山羊和努比亚山羊生长性状显著相关,IL15RA基因可作为福清山羊和努比亚山羊生长性状选育的候选基因。
关键词: 山羊 IL15RA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生长发育 关联分析


藏猪小规模生态养殖模式探究
《福建畜牧兽医 》 2024
摘要:藏猪是高海拔地区的重要猪品种,对当地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近些年规模化养殖发展明显降低了藏猪肉的品质。因此,本文以适度小规模藏猪的生态养殖模式为对象,从小规模藏猪生态养殖的圈舍设计与改造,猪舍布局的科学规划,以及粪污收集设施的建设,饲料营养的改善、饲养管理注意事项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进行详细阐释,旨在提升小规模藏猪养殖水平,增加农户养殖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新疆昌吉地区葡萄主要病虫害及绿色防控技术
《东南园艺 》 2024
摘要:为明确新疆昌吉地区'红地球'葡萄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情况,探索绿色防治技术,以提升昌吉地区葡萄果实品质和葡萄产业竞争力.通过调查红地球葡萄的病虫害发生时间、为害程度,明确 2023 年昌吉地区葡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有 5 种,其中为害葡萄果穗的有葡萄穗轴褐枯病、白粉病、灰霉病、酸腐病等 4 种病害,为害葡萄叶片的是霜霉病;葡萄虫害主要有烟蓟马、绿盲蝽、葡萄瘿螨、葡萄二星斑叶蝉、白星花金龟等 5 种,其中前 4 种主要在葡萄叶片上发生为害,而白星花金龟的主要为害部位是葡萄果穗.根据昌吉地区 10 种葡萄病虫害的为害特点,在葡萄的萌芽期、展叶期、花序期、幼果期、封穗期、果实转色期、成熟期、落叶期等物候期,采取了相应的绿色防治技术,并进行技术总结,供新疆昌吉地区红地球葡萄生产应用.


5个汉麻品种花和叶的香气成分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汉麻品种花和叶的香气成分,以同一栽培条件下的5个品种(‘brosom’、‘cherry’、‘hemp7’、‘寒麻’和‘中纤1号’)雌株盛花期为材料,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花、叶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个品种花香及叶香成分各具特色。5个品种在相对含量0.1%以上的花香物质共检测出43种,‘brosom’花香成分30种,‘cherry’ 7种,‘hemp7’ 28种,‘寒麻’ 25种,‘中纤1号’ 19种。单萜类物质为花的绝对优势成分,‘cherry’花单萜类相对含量最高(98.15%),‘brosom’花倍半萜含量最高(27.51%),其中α-蒎烯是‘cherry’、‘寒麻’和‘中纤1号’绝对优势成分。5个品种共检测出51种叶香物质,‘brosom’叶香成分33种,‘cherry’ 19种,‘hemp7’31种,‘寒麻’ 26种,‘中纤1号’ 31种,‘brosom’叶中倍半萜含量(59.24%)和醇类含量(11.03%)显著高于其余4个品种,‘cherry’叶中单萜类含量(84.91%)和酯类含量(8.64%)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通过相似性和聚类分析,‘寒麻’花香与‘中纤1号’花香相似率最高(0.995),‘brosom’香气成分组成最为独特,单独一类。α-蒎烯、β-蒎烯、D-柠檬烯、石竹烯和β-金合欢烯在5个品种花、叶中的差异表达,丰富了汉麻花和叶在香气成分方面的基础知识。
关键词: 汉麻 花 叶片 香气成分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基于HPLC指纹图谱评价不同来源苦瓜叶的皂苷质量特征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24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来源苦瓜叶皂苷的质量特征,以期为苦瓜叶的质量评价和杂交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4个来源79份种质的苦瓜叶皂苷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变异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苦瓜叶的皂苷质量,并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分析筛选苦瓜叶的质量评价指标和差异标志物。[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6个共有峰,其中UV指纹图谱12个、ELSD指纹图谱4个,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分别在0.848~0.997和0.741~1.000之间,平均变异系数为46.59%,变异幅度在30.24%~71.10%之间;群体间的变异程度以山东群体最高,变异幅度在33.03%~55.10%之间。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1.234%,反映了苦瓜叶皂苷指纹图谱的大部分信息。主成分载荷值的综合得分表明,不同来源以及相同来源不同种质苦瓜叶的皂苷质量存在差异,KG4表现最优(2.199),其次为KT12(2.179)、KT28(1.897);4个群体以山东群体表现最优(0.327),其次为福建和广东群体,台湾群体表现最差(-0.501)。回归分析筛选出7个色谱峰,可作为评价苦瓜叶质量的鉴定指标,但偏最小二乘分析建立的模型预测能力差,不同来源苦瓜叶皂苷无明显的特征差异。[结论]山东群体苦瓜叶的皂苷质量较其他3个群体表现更好。不同来源苦瓜叶皂苷无明显的地域特征。色谱峰4、5、6、7、11、12、16所代表的成分可作为苦瓜叶皂苷质量评价的鉴定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