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芦笋抗茎枯病快速鉴定方法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24 CSCD

摘要:【目的】建立芦笋抗茎枯病快速鉴定方法,为芦笋抗病育种及抗病品种的筛选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分别采用毒素浸种法、毒素浸根法、分生孢子悬浮液浸种法、分生孢子悬浮液灌根法和田间自然诱发法测定7个芦笋品种对芦笋茎枯病的抗病性。【结果】芦笋茎枯病菌毒素浸种24 h对格兰德、佳芦1号、早佳1号、丰岛1号、华淼、TC和UC157F2的种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3.62%、4.29%、13.98%、4.26%、2.19%、4.95%和15.00%,可将7个供试品种划分为感病和中抗2个类型,UC157F2和早佳1号为感病品种,其他品种表现为中抗。毒素原液浸根处理对格兰德、佳芦1号、早佳1号、丰岛1号、华淼、TC和UC157F2的根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0.94%、73.72%、82.29%、71.77%、65.86%、69.39%和82.35%,可将供试的7个芦笋品种划分为感病、中感和中抗3个类型,UC157F2、早佳1号和格兰德为感病品种,佳芦1号和丰岛1号为中感品种,TC和华淼为中抗品种。芦笋茎枯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浸种对供试芦笋种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强,其中1.0×10~5个孢子·mL-1的分生孢子悬浮液浸种处理对格兰德、佳芦1号、早佳1号、丰岛1号、华淼、TC和UC157F2的种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43.88%、40.97%、41.67%、32.87%、29.59%、28.52%和61.23%,可将7个供试品种分为感病、中感和中抗3个类型,UC157F2为感病品种,格兰德、早佳1号和佳芦1号为中感品种,丰岛1号、华淼和TC为中抗品种。分生孢子悬浮液灌根后所有供试品种的发病率均在80%以上,不能有效区分供试品种的抗病性。田间自然诱发法可将7个供试品种划分为感病、中感和中抗3个类型,UC157F2为感病品种,早佳1号、格兰德和佳芦1号为中感品种,丰岛1号、华淼和TC为中抗品种。【结论】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浸种法对芦笋品种的抗茎枯病鉴定结果与田间自然诱发法鉴定结果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可以与田间自然诱发法相结合快速准确鉴定芦笋种质资源对茎枯病的抗性水平。

关键词: 芦笋 芦笋茎枯病 抗病性 鉴定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DUS测试指南的蕹菜个体测量性状分析与分组性状筛选

福建农业科技 2024

摘要:为制定蕹菜DUS测试个体测量性状分级范围、筛选蕹菜DUS测试指南备选分组性状,以24份蕹菜种质资源为材料,按照蕹菜DUS测试指南的要求开展种植试验并采集数据,统计并分析14个个体测量性状的变异程度、相关性,划分测量性状分级范围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DUS测试指南分组性状。结果表明:24份蕹菜的14个个体测量性状在品种内和品种间均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7.14%~17.08%和10.22%~67.9%,其中12个性状的品种间变异大于品种内变异;利用最小显著差法划分14个个体性状的分级范围,作为蕹菜DUS测试性状分级的参考;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要因子,贡献率分别为46.43%、25.83%、10.79%,并以此为基础筛选出3个备选分组性状。研究可为蕹菜DUS个体测量性状分级和种质资源分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蕹菜 个体测量 分组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鲍鱼内脏废弃物的高值化应用研究进展

福建畜牧兽医 2024

摘要:鲍鱼作为一种高经济价值的海产品,其肉质鲜美,内脏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活性的多糖、肽类和脂质等,因此具有高值化利用潜力。但鲍鱼内脏高值化产业开发尚存重金属去除难、脱腥除臭不易等问题。为推动鲍鱼内脏高值化产业发展,本文从鲍鱼内脏的利用现状、提取技术、生物活性及产业开发的挑战与对策,再到高值化利用瓶颈破解措施,全方位论述鲍鱼内脏高值化产业发展状况。

关键词: 鲍鱼内脏 多糖 多肽 蛋白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联合稻田养萍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秸秆还田在提高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在水稻生长初期,秸秆的掺入可能会导致微生物的氮固定,从而抑制水稻的生长和对氮素的吸收.具有高效固氮能力的红萍可以作为优质绿肥放养于稻田,能提供氮素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可以缓解秸秆还田造成的氮缺乏.为明确秸秆还田联合稻田养萍对水稻谷物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谷物品质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了 5 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用化肥(F)、常规施用化肥+秸秆还田(FS)、常规施用化肥+稻田养萍(FA)、常规施用化肥+秸秆还田+稻田养萍(FSA)].结果表明:FS处理水稻产量、氮素吸收量、氮肥利用率、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及镁、铁和锌含量均与F处理差异不显著,钙含量显著低于F处理(P<0.05);FA处理糙米率、精米率、蛋白质含量、镁和铁含量与F处理差异不显著,水稻产量、氮素吸收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垩白粒率、垩白度显著高于F处理(P<0.05),直链淀粉含量、钙含量和锌含量显著低于F处理(P<0.05);FSA处理蛋白质、钙、镁、铁和锌含量与F处理差异不显著,水稻产量、氮素吸收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表观利用率、垩白粒率、垩白度显著高于F处理(P<0.05),直链淀粉含量、糙米率和精米率显著低于F处理(P<0.05).综上所述,秸秆还田联合套养红萍共作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且未降低稻米的营养品质,是一项有潜力的南方稻田耕作措施.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稻田养萍 氮肥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耐酸性综合评价及耐酸种质筛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水稻耐酸特性,建立耐酸水稻品种综合评价筛选体系。【方法】设置盆栽试验,对96个水稻品种进行对照处理与酸处理,在苗期测定株高、总根长、地上部鲜重、根系鲜重、总鲜重、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根冠比、根系总表面积和总根体积10项性状指标,然后利用相关性分析、隶属函数分析、描述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建立水稻耐酸评价模型,筛选耐酸水稻品种,并在田间酸性土壤条件下进行验证。【结果】在酸处理下不同水稻品种的株高、总根长和地上部鲜重等性状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且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22%~66%;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0个单项指标转换成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综合指标代表了原始指标88.8%的信息量。随后,将不同水稻品种的耐酸性综合评价值(D值)进行聚类分析,把96个水稻品种划分为极耐酸型、耐酸型、中间型和敏感型4个类群。利用不同品种水稻的D值构建了最优回归方程,并建立了耐酸水稻品种筛选体系。此外,在田间酸性土壤条件下,耐酸水稻品种的株高、结实率及千粒重均显著高于酸敏感品种,耐酸水稻品种的平均产量是酸敏感水稻品种的3.5倍。【结论】水稻总鲜重、总根长、总根体积、株高和根系干重可作为筛选耐酸水稻品种的指标。

关键词: 水稻 苗期 酸处理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台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机制分析及其启示

台湾农业探索 2024

摘要:【目的/意义】台湾地区在探索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可为大陆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水平提供借鉴参考。【方法/过程】梳理台湾地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护的时代变迁及分析其理念的形成,并通过总结台湾地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护的经验做法与不足,从中获得启示。【结果/结论】台湾地区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护采取了不同的理念和做法,其实施的“社区营造”政策与“农村再生计划”对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和维护发挥正向推进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据此,提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要分类实施以产为先、广开渠道筹资为要及居民当家以人为本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管护 理念 台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蜜柚花期蓟马为害特征、种群动态及寄主选择性

福建农业学报 2024 CSCD

摘要:【目的】明确福建蜜柚花期蓟马的为害特征、种类组成、种群时空动态及寄主选择性,为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漳州市平和县传统蜜柚果园为调查地点,以红肉蜜柚、白肉蜜柚和葡萄柚等蜜柚果树为对象,采集蜜柚花上的蓟马及被为害幼果,利用形态学特征对蓟马进行鉴定,记录不同采样时间、海拔高度、蜜柚品种的蓟马种类及数量,检测幼果营养品质。【结果】蜜柚花期蓟马为害导致果蒂周围形成环状疤痕,而且影响幼果果皮及果肉的营养成分,果皮的水分和干基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灰分和总糖含量显著升高,而果肉仅有干基蛋白质显著降低。蜜柚花期蓟马属混合种群,由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杜鹃蓟马(Thrips anderwsi)等组成,其优势种为黄胸蓟马,占比为70.8%~92.0%。蜜柚花期蓟马种群数量随时间及海拔高度而改变,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群数量达高峰区,为20头·株-1以上,且高海拔种植园蜜柚蓟马发生数量显著高于中低海拔种植园。蜜柚花期蓟马对不同品种蜜柚的嗜好选择存在显著差异,传统品种红肉蜜柚、白肉蜜柚上蓟马发生数量显著高于葡萄柚等新引进品种。【结论】蜜柚花期蓟马不仅影响柚子的外观品质,也影响其内在营养品质。花期蓟马群落中优势种为黄胸蓟马,需重点防控,在针对性防控措施制定时应考虑开花时期、海拔高度及蜜柚品种对蓟马种群数量的影响。

关键词: 蜜柚 蓟马 为害 时空动态 寄主选择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品种'白鸡冠'与'福云6号'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茶叶学报 2024

摘要:【目的】近年来对茶树白化性状调控机理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到目前为止白化性状的基因调控机制仍然未知。通过构建‘白鸡冠’与‘福云6号’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为后续白鸡冠叶色基因定位奠定基础。【方法】创建白鸡冠(♀)与福云6号(♂)F1代遗传分离群体,采用SLAF-seq技术和HighMap软件开发SNP分子标记,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结果】用茶树参考基因组作电子酶切预测,选用HaeIII酶切方案。SLAF标签长度选择314~364 bp,预测到230000个SLAF标签。SLAF标签在基因组各染色体上分布基本均匀,酶切方案可行。建库准确性评估发现,对照样数据的双端比对效率为85.98%,酶切效率为91.82%,说明SLAF建库正常。本实验共获得828 448 417条reads(165.67 Gb)测序数据,测序平均Q30为93.94%,平均GC含量为43.67%,样本GC分布正常。获得SNP标记5 975 507个,成功分型的有643 601个,用于遗传图谱构建的标记有500 988个,最终上图标记有7 967个,总图距为2 754.59 cM,上图标记完整度为99.84%,共构建出15个高密度遗传连锁群。【结论】利用白鸡冠与福云6号F1代遗传分离群体构建出含15个连锁群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

关键词: 茶树 黄化 白化 遗传图谱 叶色突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肉牛疫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牛业科学 2024

摘要:为调查新疆昌吉州地区肉牛主要疫病病原,本试验应用mNGS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昌吉州地区的肉牛养殖场、活畜交易市场和屠宰场中表现不同临床症状的46 份病样进行检测,结果检出病毒、细菌,血原虫病和支原体等78 种病原,结合当前国内外肉牛养殖过程中已经报道和流行的病原,与宏基因组检测的 46 份临床病例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临床比对,筛查出细菌13 种、病毒13 种,以及支原体、血原虫等其他病原 4 种,共计 30 个主要病原,为新疆昌吉肉牛养殖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 肉牛 宏基因NGS 肉牛疫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纳豆发酵豆渣为原料的红法夫酵母产虾青素特征分析及免疫功效评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

摘要:目的 探究纳豆发酵豆渣对红法夫酵母产虾青素的影响,并评价生产的虾青素对斑马鱼的免疫调节作用水平。方法 采用虾青素含量和活菌数指标分析红法夫酵母增产虾青素的特征水平,采用蛋白含量及分子量大小、氨基酸、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总糖、葡萄糖等指标分析纳豆发酵豆渣的变化情况,斑马鱼体重、体长、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β, IL-1β)等指标分析虾青素的免疫调节水平,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模型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analysis,PLS-DA)评价虾青素对斑马鱼促进免疫的差异水平。结果 以纳豆发酵处理豆渣为唯一氮源可显著提高红法夫酵母细胞量和产虾青素水平,豆渣经纳豆发酵后,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和总游离氨基酸分别由发酵前的18.38%、16.18%和0.57%显著提升至18.96%、16.94%和0.88%,蛋白质分子量显著下降,酸性洗涤纤维由发酵前的26.64%下降至25.95%,粗脂肪由发酵前的3.52%下降到2.16%。红法夫酵母产虾青素的最佳工艺组合为:纳豆发酵干豆渣加入量1.5%(m/V)、葡萄糖与蔗糖1:1 (m:m)混合物加入量2%(m/V),处理豆渣及优化配方后获得红法夫酵母的虾青素产量为35.92mg/L,显著高于未加虾青素组的19.62mg/L,产量提升了83.08%。斑马鱼生长和免疫调节实验表明,当虾青素加入量为50~100 mg/kg时,斑马鱼的体重、IL-1β因子显著高于未加虾青素组,虾青素浓度为10~100mg/kg时,其TNF-α均显著高于未加虾青素组,PLS-DA分析表明各处理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虾青素的添加特别是终浓度大于50mg/kg,对斑马鱼有显著的促生长和免疫调节作用。结论 纳豆发酵豆渣可显著提升红法夫酵母产虾青素的水平,推测发酵后豆渣蛋白质分子量的下降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提升是虾青素产量提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获得的虾青素可显著提升斑马鱼的免疫调节水平。

关键词: 红法夫酵母 虾青素 豆渣 纳豆芽孢杆菌 斑马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