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辐照保藏无核绿葡萄干的研究
《核农学报 》 1990 CSCD
摘要:用(60)~(Co)γ射线辐照无核绿葡萄干,延长其保藏期的试验结果表明,杀灭葡萄干表面上虫卵的适宜剂量为3.5kGy;杀死葡萄干内已孵化幼虫的有效剂量为3.0kGy。经辐照处理过的无核绿葡萄干,在常温下可保藏8个月以上,达到在新疆地区安全保藏越夏的目的。辐照无核绿葡萄干不产生不良变化的临界剂量为5.0kGy。2.0—4.0kGy辐照葡萄干,其主要营养成分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应用1.8—60.0kGy剂量辐照后的葡萄干,未发现有感生放射性核素及放射性污染。综合研究表明,无核绿葡萄干用3.5kGy剂量辐照符合卫生安全标准。


辛硫磷在小麦盆栽土壤中的消解
《环境科学学报 》 1989 CSCD
摘要:小麦根系吸收土壤中的~(14)C-辛硫磷,经茎转运到植株地上各部分,累积在小麦叶片中的~(14)C-辛硫磷残留物再通过蒸腾、代谢和光解等途径不断转移和消解,或以~(14)CO_2,或以其它含~(14)C-化合物形式向体外逸出,经过整个生育期(90天)的转移和消解,麦收后土壤中仍有少量~(14)C-辛硫磷残留物,这些残留物或以含~(14)C土壤蒸发液形式、或由土壤微生物作用分解成~(14)CO_2逸出土壤。
关键词: ~(14)C-辛硫磷 农药残留 小麦 蒸腾 光解 植物代谢


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型Ⅱ、Ⅲ号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 1989 CSCD
摘要:通过对棉花枯萎镰刀菌生理型Ⅱ、Ⅲ号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和再生条件的研究,摸清了同龄小型分生孢子在25℃下振荡培养30—40小时的菌丝,在0.6MNacl为稳定剂、4%的混合酶、39℃下酶解3—4小时能得到较高数量的原生质体。在高渗培养基上培养12小时即出现再生,2—3天后再生率达到66—83%。这一工作为进一步研究致病力变异奠定了基础。


扬长避短;加快新疆盐碱地改良步伐
《灌溉排水 》 1982 CSCD
摘要: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心。是四周为高山所环绕的封闭内陆盆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加之受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和含盐母质等综合自然因素的影响。地下径流和盐分出路受阻,从而在盆地内部进行着强烈而广泛的积盐过程。解放三十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在同盐碱化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新疆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为了进一步加快新疆盐碱地的改良速度,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必须对新疆盐碱地的形成条件及其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找出“利”和“害”、“长”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