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腐植酸有机肥在水稻上的增产效果研究

腐植酸 2015

摘要:通过研究不同用量腐植酸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增产效果的影响,筛选腐植酸有机肥的最佳施用方法和施用量。试验结果显示,施腐植酸有机肥对水稻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与不施肥处理(处理1)和纯施化肥处理(处理2)比较,罗山试验点分别增产28.2%~78.5%和15.5%~39.3%,固始试验点分别增产29.2%~75.2%和15.4%~35.6%。其中,以基施氮肥8千克/亩和腐植酸有机肥60千克/亩(处理8)效果最好,产值分别增加78.5%和75.2%;其次是氮肥8千克/亩和腐植酸有机肥20千克/亩基施处理(处理7)、氮肥8千克/亩和腐植酸有机肥30千克/亩基施和追施各半处理(处理5),且处理8、处理7和处理5三者间均无显著差异。从产量构成因子来看,腐植酸有机肥促进水稻增产主要是增加了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综合考虑肥料投入成本和增加产值,以处理7最为经济。因此,农业生产上推荐氮肥8千克/亩和腐植酸有机肥20千克/亩基施。此外,在氮肥4千克/亩和腐植酸有机肥20千克/亩基施和追施各半施用(处理6)的情况下,水稻未减产,说明施用腐植酸有机肥可以适当降低氮肥用量。

关键词: 腐植酸有机肥 水稻 增产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葱等蔬菜中2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残留

色谱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GC-MS/MS)同时测定蔬菜中2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塑化剂)的方法。蔬菜经乙腈提取,玻璃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正己烷定容,Agilent DB-5MS UI超高惰性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分离,MS/MS(选择反应监测模式)分析,外标法定量。考察了大葱等复杂基质蔬菜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净化方法,并对色谱和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扣除本底的办法;通过基质加标校准曲线补偿对邻苯二甲酸酯检测的基质效应。23种邻苯二甲酸酯的线性范围除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为0.1~5mg/L外,其余均为0.02~1mg/L,相关系数(r)除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基)酯(DMEP)外均大于0.99。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01~0.05mg/kg,定量限(S/N=10)为0.02~0.1mg/kg。3个加标水平下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1.3%~104.2%,相对标准偏差(n=6)为3.2%~11.2%。该方法稳定可靠,应用串联质谱很好地消除了基质效应的干扰,灵敏度高,定性定量更为准确,适用于蔬菜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和确证。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邻苯二甲酸酯 塑化剂 蔬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黑宝葡萄在河南郑州的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河北果树 2015

摘要:早黑宝葡萄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以二倍体瑰宝为母本、二倍体早玫瑰为父本杂交,所得的种子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变而育成的四倍体品种。试验园于2010年3月定植,经过连续5年的观察,初步认为该品种成熟早,丰产,比较抗病,果实有玫瑰香味,与其他早熟品种比较,优良性状比较突出。示范园位于郑州市西郊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果树新品种试验场。该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平均年降水量638 mm,年平均日照时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花生产量及代谢调节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花生水分敏感期,为花生进行科学合理灌溉、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试验以中早熟大果型豫花9326和早熟小果型豫花9936为材料,在全自动防雨干旱棚条件下,通过人工控水的方法研究了苗期、花针期、结荚期和成熟期干旱胁迫对花生产量和叶片中代谢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干旱胁迫均会导致花生产量降低,影响叶片中的代谢调节。其中花针期干旱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最大,减产在25%左右,其次是结荚期和苗期,成熟期干旱花生产量的降低幅度最小,通过对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丙二醛含量的分析表明,花针期干旱对花生代谢调节影响最大,花针期干旱可使花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25%以上,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40%左右,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20%以上,MDA含量增加55%左右。本研究明确了花针期是花生对水分胁迫最为敏感的时期,对提高花生水分利用效率和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花生单产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花生 生育时期 干旱胁迫 产量 代谢调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aCl_2组合剂对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中国瓜菜 2015

摘要:为解决三倍体西瓜种子发芽率低问题,试验以三倍体西瓜品种‘黑帝’为材料,探讨了由Ca Cl2、GA、2,4-D、PVA 4种化学物质组成的浸种液对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组合剂浸种处理8 h能显著提高三倍体西瓜的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了87.7%,83.0%,与不破壳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23.5%、20.3%,与破壳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时间的浸种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浸种液的电导率;浸种处理4、8 h提高了TTCH的含量,以处理8 h后含量最高,达到169.87μg·m L-1。因此,该组合剂浸种处理8 h有利于三倍体西瓜种子的萌发,在生产上有一定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三倍体西瓜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全谷物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粮食加工 2015

摘要:从营养健康及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鲜食全谷物的概念。通过对鲜食全谷物的种类、营养品质、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理清了鲜食全谷物(青麦仁、鲜玉米及豆类等)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鲜食全谷物因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发展前景广阔,在食品行业及相关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鲜食全谷物 青麦仁 鲜食玉米 鲜食豆类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3年中国现代农业研究述评

科技经济市场 2015

摘要:2013年我国现代农业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技术六大方面,这些研究中描述性研究居多,也不缺乏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但要想更好地服务"三农",未来我国现代农业的研究要在研究方法的完善、研究领域的扩宽和研究成果的转化上下功夫。

关键词: 2013年 现代农业 研究评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用真菌之概念

中国食用菌 2015

摘要:随着药用真菌科学研究与应用的进展,在我国真菌学领域,除传统真菌药物外,目前已经出现了"药用真菌"、"药用菌"、"药用(蘑)菇"、"药用蕈菌"等新的概念。梳理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定义,对规范真菌科学名词术语,应用真菌学的发展,拓展药用真菌的开发领域,积极探索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十分必要。据查阅文献及有关法典,能直接入"药"或制造"药"原料的真菌,包括大型真菌和小型真菌约22种(不包括产生青霉素的青霉菌等抗生菌),与文献记述的630多种药用真菌相比,把"药用真菌"转为"药"仍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因此提出对药用真菌和药用菌的定义要按照法律、药典与实际进行修订的建议。

关键词: 传统真菌药物 药用真菌 药用菌 药用蕈菌 药用(蘑)菇 规范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DZ在小麦花药培养中的作用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花药培养效率,以8个小麦杂交F1代为供试材料,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噻重氮苯基脲(thidiazuron,TDZ)探讨其对小麦花药培养的作用。结果表明,TDZ的作用与添加剂量及小麦基因型密切相关。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TDZ对基因型中麦875/郑豫麦043具有负向调控作用,但对兰考198/黄明118、郑麦7698/西农979以及天禾7号/0836H-3则具有正向促进作用。TDZ的最佳添加剂量为0.05mg·L-1,可显著提高3个基因型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产率,其中兰考198/黄明118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产率最高,分别达到25.1%和8.7%。同样,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一定剂量的TDZ,对4个基因型的愈伤组织分化均表现正向促进作用,TDZ的适宜浓度范围为0.5~1.0mg·L-1,以添加0.5mg·L-1的处理表现最优,能够显著提高绿苗分化率和绿苗/白苗比率;基因型兰考198/黄明118的绿苗分化率和绿苗/白苗比率最高,分别达50%和1.87。研究还表明,在诱导培养基或分化培养基中添加TDZ还能够促进绿苗增殖,提高单倍体自然加倍效率。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小麦花药培养技术的优化,进而提高花培育种效率。

关键词: 小麦 花药培养 TDZ 作用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在芝麻种子萌发阶段变化规律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了明确芝麻种子发芽过程中芝麻素、芝麻林素、水分和干物质量的变化规律,以2个芝麻种质KUUS709和YZH11为材料,研究芝麻种子在21℃发芽条件下芝麻素、芝麻林素、水分和干物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芝麻种子发芽前期、中期和后期,芝麻素含量和芝麻林素含量呈现出"慢—快"的降解规律,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变化的转折点在萌发36 h和48 h;水分含量和干物质量呈"S"型曲线,符合"慢—快—慢"的增长规律,其中水分变化的转折点是在萌发24 h和84 h,干物质积累量变化的转折点在萌发36 h和96 h。在芝麻种子发芽过程中,水分与干物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芝麻素含量与芝麻林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水分、干物质量与芝麻素含量、芝麻林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探讨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在种子发芽过程的生理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 芝麻 发芽过程 芝麻素 芝麻林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