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割手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sSOD-1a)的克隆与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高粱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NCBI登录号为XM 002445626.1)c DNA序列为探针,对甘蔗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筛选和拼接,通过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验证,获得了1个割手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全长c DNA序列(Ss SOD-1a,Gene Bank登录号为KJ002571)。序列全长703 bp,由624 bp的开放读码框,36 bp的5’非翻译区和43 bp的3’非翻译区组成,编码207个氨基酸。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该蛋白序列具有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保守结构域,属于SOD家族。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割手密Ss SOD-1a蛋白序列与鹰嘴豆、高粱、玉米等物种同源关系较近。

关键词: 割手密 超氧化物歧化酶 基因克隆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芽向对木薯抗风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调查木薯的风害、结薯特性以及模拟拉力抗倒试验,探讨种茎的种植芽向对木薯抗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风能力最强的是木薯种植芽向与风力方向相同,其次是与风力方向垂直,最弱是与风力方向相反;使木薯植株倾斜到同一角度,所需最大拉力为芽向与拉力方向相同,其次为芽向与拉力方向垂直,最小为芽向与拉力方向相反;种茎基部的结薯数占比最高,与种茎顶部及其两侧达到极显著差异,当台风风力作用于植株时,不同受力方向的块根起不同作用,因木薯块根(薯块)富含淀粉且薯柄较小,其作为支撑根容易裂折而抗风力弱,而作为拉持根则起到较强的牵引耐风作用。综上分析,抗风能力最强的是木薯种植芽向与风力方向相同,其次是芽向与风力方向垂直,最弱是芽向与风力方向相反。在频发风害地区,建议木薯种植芽向与常发风害的风力方向一致。

关键词: 木薯 种茎 芽向 台风 抗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林草间作系统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对6年龄桉树人工林间作禾本科及豆科牧草后的土壤微生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牧草可显著提高林地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呼吸强度、硝化作用强度及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且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降低;其中以间作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热研2号柱花草、GC1581柱花草和Mineirao柱花草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最高;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杂交臂形草、热研10号柱花草、Mineirao和GC1581的呼吸强度高于CK;热研11号黑籽雀稗、热研10号柱花草、GC1581和热研2号柱花草的硝化作用强度强于CK;热研9号坚尼草、杂交臂形草和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热研10号柱花草和热研2号柱花草的土壤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较强。

关键词: 刚果12号桉 牧草 林草间作 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ClPDF2.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活性测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香蕉引起的香蕉枯萎病严重危害中国香蕉产业。植物防卫素是一类小的富含半胱氨酸的抗真菌蛋白。本研究旨在了解西瓜(Citrullus lanatus)防卫素蛋白Cl PDF2.1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活性。提取西瓜RNA后反转录为c DNA,以西瓜c DNA为模板,克隆Cl PDF2.1基因,将测序正确的Cl PDF2.1连接到载体p GEX-6P-1,随后转化Trans BL21(DE3)p Lys S,IPTG诱导GST-Cl PDF2.1融合蛋白表达16 h后,经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鉴定GST-Cl PDF2.1融合蛋白的表达,进行GST-Cl PDF2.1融合蛋白体外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生长的功能初探。本研究为进一步培育转基因香蕉抗病品种奠定基础。

关键词: 西瓜防卫素基因Cl PDF2.1 原核表达 抗真菌活性 香蕉枯萎病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地香草兰香气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中国食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了产自汤加、科摩罗和海南的香草兰中4种主要香气物质含量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SPMEGC-MS测定3种香草兰中香气成分。试验结果表明:与另外两种香草兰相比,汤加香草兰4-羟基苯甲醛和4-羟基苯甲酸的含量最高,海南和汤加香草兰的香草醛含量虽相似但高于科摩罗香草兰,而科摩罗香草兰的香草酸含量最高;汤加香草兰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为科摩罗,海南香草兰活性最低;汤加、科摩罗和海南香草兰中分别检测出64,65和71种香气成分,其中含量高的物质主要有2,3-丁二酮、乙酸、3-羟基-2-丁酮、2,3-丁二醇、呋喃甲醛、苯酚、4-甲基苯酚、邻甲氧基苯酚和香草醛,这类物质的含量会随香草兰豆荚的不同而变化;3种香草兰中芳香族化合物含量均最高,是香草兰中最重要的一类香气物质。

关键词: 香草兰 香气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黄叶病毒P0蛋白基因细菌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和自激活鉴定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甘蔗黄叶病毒所引起的甘蔗黄叶病是甘蔗生产中潜在的重要病毒病害之一。该病毒属黄症病毒科(Luteoviridae)中的马铃薯卷叶病毒属(Poleroviruses)。根据甘蔗黄叶病毒海南分离物(SCYLV-CHN-HN1)全基因组序列(Gen Bank No.HQ342888),设计P0蛋白基因的一对特异性引物P0-Bait F/P0-Bait R。以实验室保存的重组质粒p MD18T-P0为DNA模板,PCR扩增P0蛋白基因。然后将P0蛋白基因和细菌双杂交诱饵质粒p BT分别进行双酶切后,连接构建重组诱饵质粒p BT-P0。经PCR扩增、双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表明获得了细菌双杂交重组诱饵载体p BT-P0,且编码框正确。将重组载体p BT-P0转化细菌双杂交系统Bacterio Match RⅡScreening Reporter感受态细胞,进行自激活和毒性验证。结果显示p BT-P0重组载体在细菌双杂交系统中无自激活作用及毒性作用,表明本试验构建的p BT-P0可应用于该系统筛选与之互作的寄主蛋白。

关键词: 甘蔗黄叶病毒 P0蛋白基因 细菌双杂交 诱饵质粒 构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油脂中脂肪酸成分改良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回顾近年来植物油脂中脂肪酸成分改良的育种研究及成果,并展望未来通过基因工程等改良脂肪酸成分的研究。通过自然突变筛选和人工诱变等手段,高油酸含量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且高油酸油菜和大豆品种已成功推向市场。通过基因工程与传统育种手段相结合,已创造了芥酸含量为70%以上的油菜种质。通过导入外源基因,使得传统油料作物生产出含特殊脂肪酸的工业或能源用油脂成为可能。然而,对植物中脂肪酸代谢途径及其酶学活性调控的分子基础知识不足,仍然是制约油脂中脂肪酸成分调控的瓶颈因素。

关键词: 植物油脂 脂肪酸 油酸 芥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洲坚果壳色素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

食品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对澳洲坚果壳中提取的色素的理化性质以及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澳洲坚果壳色素易溶于极性较强的溶剂,如水、甲醇、乙醇等,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度相对较小,如氯仿、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等;温度和pH值对该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显著,色素保存率随温度升高下降明显,色素在中性pH值条件下保存率较高,过酸过碱均导致其保存率下降;常见金属离子,如Na+、Cu2+、Mn2+对澳洲坚果壳色素有一定的增色作用,K+、Ca2+对该色素有一定的护色作用,而Fe2+、Fe3+、Al3+、Zn2+均使该色素明显褪色;澳洲坚果壳色素抗氧化性以及耐光性较差,还原剂对色素溶液的影响较小;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对澳洲坚果壳色素具有一定的增色和护色效应。

关键词: 澳洲坚果壳 色素 理化性质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象耳豆根结线虫的鉴定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象耳豆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致病力强以及能在携带Mi抗性基因的作物上寄生繁殖,是热区最具危害性的病原根结线虫种类之一。应用比较形态学,结合mt DNA序列分析、IGS序列分析和进化发育树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海南省18个市县的根结线虫进行鉴定,确定象耳豆根结线虫在蔬菜、番石榴、哈密瓜和枣树等作物上广泛发生为害,其中枣树为首次发现的象耳豆根结线虫新寄主。研究结果表明,象耳豆根结线虫已成为海南省蔬菜作物上重要的病原根结线虫种,并有进一步扩散加重为害的趋势。

关键词: 象耳豆根结线虫 鉴定 会阴花纹 线粒体DNA 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大蓟马对12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室内采用叶管药膜法测定12种杀虫剂对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成虫和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除杀虫环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豆大蓟马各虫态的毒力较低外,其他药剂均对豆大蓟马具有较高的毒力。毒力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豆大蓟马若虫的毒力不同程度上均大于成虫,且对成虫的毒力又以对雄成虫的毒力大于雌成虫。综合来看,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噻虫胺、啶虫脒、阿维菌素和噻虫啉等药剂对豆大蓟马毒力较大,可推荐作为田间防治药剂。

关键词: 豆大蓟马 杀虫剂 生物测定 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