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DUS测试性状的向日葵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杂志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NY/T 2433-2013中的43个基本测试性状对巴彦淖尔分中心的63个向日葵参试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与32个近似品种作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表型性状中共检测到124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性状检测到3.0244个,变幅为1~8个.Shannon's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0.5582,变幅为0~1.8101,41个有效测试性状中有17.07%的性状存在5个及以上等位变异,有51.22%的性状存在3个及以上等位变异,参试品种的等位变异数、每个性状的等位变异数及其变异幅度、多样性指数平均值等均大于近似品种.在外观形态上,参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比近似品种更丰富.UPGMA聚类分析发现,在相似系数为0.860时,可将95个向日葵品种分为2个类群.主坐标分析结果与UPGMA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可以通过向日葵品种在主坐标中的位置更加直观地判断95个向日葵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总体看来,参试品种与近似品种形态差异较小,建议育种家拓宽向日葵亲本选育材料,从而促进向日葵材料创新及新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去电子水灌溉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节水灌溉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去电子水灌溉对设施番茄生长的影响,以'毛粉802'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去电子水灌溉量下番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去电子水灌溉可明显促进设施番茄生长、提高水分利用率.与普通灌溉水(CK)相比,等量去电子水(T2)灌溉的设施番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Ci)浓度、蒸腾速率(Tr)、单株产量、Vc含量、糖酸比、番茄红素含量及水分利用率分别显著提升9.56%、14.29%、4.75%、7.52%、11.99%、13.28%、7.80%、6.76%和7.96%,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5.88%(P<0.05).综合考虑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率,建议去电子水灌溉用量为3120 m3/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牧场划区轮牧发展模式效益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析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牧场划区轮牧发展模式与传统天然草地放牧模式的差异,对两种生产经营模式的草地建设、饲草生产、家畜养殖、年销售额以及经营主体年增加值等进行实地监测与调研,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分析草地群落特征、生产效率差异显著性,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表明: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牧场建设有效改善了当地沙化退化草地生态环境,群落盖度、密度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天然草地(P<0.05),分别达到88.33%、571.33株(丛)/m2和6 202.67 kg/hm2,载畜量达到1亩/羊单位,比天然草地提高10倍.人工草牧场划区轮牧模式的实施,有效改善了舍饲期家畜日粮结构,家畜增重显著(P<0.05),出栏率达到30.80%,比天然草地放牧模式提高5.77百分点,土地产出率显著提高(P<0.05),比天然草地放牧模式提高4 106.71元/hm2.新型发展模式下,经营主体年增加值比天然草地放牧模式增加19.21万元,劳动力生产率提高6.41万元/(年·人).说明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牧场划区轮牧发展模式改变了靠天养畜、过度利用草原的传统生产方式,实现了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
关键词: 草牧业 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牧场 划区轮牧 草畜平衡 效益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不育系赤A6的选育及利用
《种子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利用杂交、回交、自交等方法,选育出不育系赤A6.该不育系雄性不育性稳定,不育率100%;抗旱、抗倒伏、抗黑穗病;配合力高,以其组配的赤杂29、赤杂107、赤杂113高粱通过了国家品种鉴定和内蒙古品种审定,鉴定审定编号分别为:赤杂29(鉴定编号:国品鉴粱2011002、审定编号:蒙审粱2011009号)、赤杂107(鉴定编号:国品鉴粱2015001、审定编号:蒙审粱2016010号)、赤杂113(鉴定编号:国品鉴粱2016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培肥措施对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效果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培肥措施对盐碱化土壤改良效果,以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地为对象,通过3年田间试验,研究了等氮素条件下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pH值、全盐、脱盐率、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肥措施土壤剖面盐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0~20 cm降低,20~60 cm升高,60~100 cm稳定,其中CK、化肥处理表层土壤(0~20 cm)盐分含量最高,收获期土壤盐分分别为5.33和5.24 g·kg-1;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有机肥、秸秆还田+有机肥+化肥配施处理盐分含量最低,收获期土壤盐分分别为5.0、4.58、4.73 g·kg-1.不同培肥措施0~10、10~20 cm土壤脱盐率分别为7.81%~20.70%、4.48%~16.96%,其中有机肥、秸秆还田与有机肥、秸秆还田+有机肥+化肥配施对促进盐分淋洗、抑制反盐的效果较好,土壤脱盐率分别为11.99%、18.83%、15.65%,以CK和单施化肥处理效果最差,分别为5.74%、6.37%.作物生育期内,不同培肥措施的土壤pH值变化差异不显著,但连续施用有机肥、有机肥+秸秆以及有机肥+秸秆还田+化肥配施耕层土壤pH值较CK处理降幅较大.与CK相比,不同培肥措施均显著提高耕层土壤碱解氮、有效磷的含量(P <0.05),其含量分别提高29.43%~93.14%、17.45%~161.84%;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分别为14.66%、13.36%和13.36%、17.35%.有机肥、秸秆还田、化肥三者配施均能显著提高向日葵产量,其中有机肥+秸秆还田+化肥处理对向日葵产量提高的最为显著,较CK增产44.41%.因此,在等氮素条件下,河套灌区应重视有机肥与化肥、有机肥与秸秆还田、有机肥与秸秆还田+化肥的配合施用,不仅可以培肥土壤、提高脱盐率,还可获得一定的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菊芋新品种'蒙芋1号'
《园艺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蒙芋1号’菊芋是以内蒙古土默川地方品种红皮菊芋为母本,以从南京农业大学引进的白皮菊芋品系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新品种。平均株高3.2 m,一级分枝数5~9个;块茎集中且形状不规则,皮及芽眼均为白色;生育期120~156 d,块茎产量25 397.1~30 600 kg·hm-2,抗逆性强,适合年降雨量300 mm以上的干旱、半干旱、荒漠化地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刈割期、行距交互作用下对谷草生长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谷草与粮用谷子的生长用途不同,所以种植模式区别较大.为探索谷草最佳的生长性能及品质,更好地促进谷草的种植和推广,研究通过设置3个刈割期为主区和4种行距变化为副区的二因素裂区设计,通过测定不同时期农艺形状、产量及品质,得出刈割期的推后可使干草产量显著增加;而鲜草产量随行距的增加而增加;谷草的品质随刈割期的推后逐渐变差.综合产量及品质双因素,在灌浆末期20 cm行距下的谷草可以维持产量和品质上的相对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菌肥及土壤修复剂对干制辣椒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干制辣椒"北星五号"为试材,采用小区试验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设定增施微生物菌肥、增施土壤修复剂、同时施用微生物菌肥与土壤修复剂、不增施微生物菌肥和土壤修复剂等4个处理的小区试验;同时于2018年和2019年在辣椒重茬连作地开展大田示范试验,研究微生物菌肥和土壤修复剂对重茬连作干制辣椒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以期为解决干制辣椒连作障碍提供有效技术措施.结果表明:1)增施微生物菌肥和土壤修复剂可以促进辣椒生长,株高、茎粗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2)增施微生物菌肥和土壤修复剂可以改善辣椒品质,辣椒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3)增施微生物菌肥增产效果最显著,2年的大田示范试验验证了增施微生物菌肥的增产效果;4)增施微生物菌肥和土壤修复剂可以降低土壤盐度,提高土壤微生物含量,但增施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的改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整体来看,增施微生物菌肥是解决干制辣椒重茬连作,实现土壤改良,增产增效的有效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