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氨基酸分析仪法快速测定玉米籽粒中赖氨酸含量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以9个高赖氨酸玉米和2个普通玉米杂交种籽粒样品为材料,用日立L-8900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高赖氨酸玉米和普通玉米籽粒中赖氨酸含量进行定量测定。了解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的检测效果是否可以很好的比较普通玉米与高赖氨酸玉米籽粒中的赖氨酸含量。结果表明高赖氨酸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介于0.34%~0.42%之间,普通玉米赖氨酸含量介于0.24%~0.25%,存在显著差异。日立L-8900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玉米籽粒中赖氨酸含量与其它传统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样品需求量少,可以较好的在玉米育种中应用。

关键词: 氨基酸分析仪 高赖氨酸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高温芝麻粕蛋白的酶法提取工艺

中国粮油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温芝麻粕是芝麻经过高温焙炒榨油后的副产物,含有丰富蛋白质。本研究以蛋白溶出率为评价指标,研究8种蛋白酶从高温压榨芝麻粕中溶出芝麻蛋白的效果,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2709对芝麻蛋白溶出效果最佳。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溶出条件,得到具有显著性的拟合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芝麻粕中蛋白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为2 h,液料比16:1,温度50℃,加酶量125 U/g,pH 11,此时蛋白溶出率达到70.36%。

关键词: 高温芝麻粕 芝麻蛋白 酶法提取 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药剂对铜绿丽金龟卵和幼虫室内药效及毒力测定

山西农业科学 2014

摘要:11种杀虫剂对铜绿丽金龟卵和幼虫室内药效及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吡虫·辛硫磷乳油、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铜绿丽金龟卵具有相对较好的防治效果;40%甲基异柳磷乳油、40%辛硫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90%敌百虫原药、40%毒死蜱乳油、25%吡虫·辛硫磷乳油、10%噻虫嗪可湿性粉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铜绿丽金龟二龄幼虫均具有较高的持久防效;吡虫啉与辛硫磷复配防治铜绿丽金卵和二龄幼虫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关键词: 杀虫剂 铜绿丽金龟卵 二龄幼虫 药效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西南水稻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我国西南稻区特有的立体气候和农业生态系统,利用rep-PCR和IS-PCR技术构建不同海拔稻区白叶枯病菌的DNA指纹图谱,聚类分析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西南稻区白叶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共包含56种分子谱型,不同海拔稻区病菌的分子谱型种类明显不同;2白叶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不同海拔稻区存在显著差异,其以中海拔稻区最高,低海拔稻区次之,高海拔稻区最低;3不同气候带白叶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呈现出随着气候带温度降低而逐步减小的趋势;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6种分子谱型可分为9个遗传家系,低海拔稻区的菌株主要集中在lineage1和lineage2,中海拔稻区的菌株主要集中在lineage3~lineage6,而高海拔的主要集中在lineage3~lineage5。不同海拔稻区的菌株在变异程度上存在明显不同,因此,根据病菌致病型布局抗性基因时,应充分考虑菌株间遗传多样性的差异以及地区间病菌的变异强度,以减缓病菌在寄主选择压力下的变异速度,避免品种抗性丧失的周期过短。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 中国西南部 遗传多样性 海拔 气候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膨胀土改良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摘要:对膨胀土改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分析了目前膨胀土治理技术及改良方法.针对传统膨胀土治理在技术模式上不能从根本上治理膨胀土,而且传统膨胀土治理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且产生眩光和噪声等诸多危害等问题,提出了从生态修复的角度来改良膨胀土,展望了膨胀土改良的重点和方向:膨胀土无机改良或复合液改良与膨胀土的生态修复相结合以及后期管理技术研究等.

关键词: 膨胀土 改良 生态修复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园早椒王’秋延后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瓜菜 2014

摘要:‘豫园早椒王’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用国内外牛角椒和甜椒优质种质资源,经过杂交,多年试验选育的优秀辣椒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较好的抗病性、抗逆性和丰产性,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目前,在河南、山东、江苏、湖北和陕西等辣椒种植基地,已成为秋延栽培首选品种之一。秋延辣椒,采取多层覆盖,可多次采收,延迟到元旦至春节上市,价格高,效益好。由于秋延辣椒,苗期处于强光、高温、多雨季节,结果期处于寒冷季节,因此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扶持对策

农业经济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了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着土地流转难、资金缺口大、劳动力供应不足、农场主经营素质有待提升、非农化和非粮化风险潜在等问题,提出了推进土地流转、完善金融服务、加大宣传培训、完善补贴机制、探究支持政策等具体扶持对策。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主要问题 扶持对策 河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地膜西瓜高效简约化栽培模式

中国瓜菜 2014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核雄性不育系ms86-1微粉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植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芝麻(Sesamum indicum)核雄性不育系ms86-1姊妹交后代表现为可育、部分不育(即微粉)及完全不育(简称不育)3种类型。不同育性类型的花药及花粉粒形态差异明显。Alexander染色实验显示微粉植株花粉粒外壁为蓝绿色,内部为不均一洋红色,与可育株及不育株花粉粒的染色特征均不相同。为探明芝麻微粉发生机理,在电子显微镜下比较观察了可育、微粉、不育类型的小孢子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可育株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代谢旺盛,胞质中出现大量脂质小球;四分体时期绒毡层细胞开始降解,单核小孢子时期开始出现乌氏体,成熟花粉时期花粉囊腔内及花粉粒周围分布着大量乌氏体,花粉粒外壁有11–13个棱状凸起,表面存在大量基粒棒,形成紧密的覆盖层。不育株小孢子发育异常显现于减数分裂时期,此时胞质中无脂质小球出现,细胞壁开始积累胼胝质;四分体时期绒毡层细胞未见降解;单核小孢子时期无乌氏体出现;成熟花粉时期花粉囊腔中未发现正常的乌氏体,存在大量空瘪的败育小孢子,外壁积累胼胝质,缺乏基粒棒。微粉株小孢子在减数分裂时期可见胞质内有大量脂质小球,四分体时期部分绒毡层发生变形,单核小孢子时期有部分绒毡层开始降解;绒毡层细胞降解滞后为少量发育进程迟缓的小孢子提供了营养物质,部分小孢子发育为正常花粉粒;这些花粉粒比较饱满,表面有少量颗粒状突起,但未能形成覆盖层,花粉囊腔中及小孢子周围存在少量的乌氏体。小孢子形成的育性类型与绒毡层降解是否正常有关。

关键词: 芝麻 核雄性不育 微粉 小孢子发育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红吸浆虫不同监测与施药方法比较

应用昆虫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与麦红吸浆虫危害程度关系密切的监测方法,以及合适的施药方法与药剂种类,为有效控制其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淘土和黄板诱集两种监测方法所得虫量与小麦穗被害率和单穗虫口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其与危害程度的相关性;通过比较小麦孕穗期撒毒土、抽穗期喷雾施用吡虫啉和毒死蜱防治麦红吸浆虫后小麦穗被害率和单穗虫口,选出合适的药剂种类和施药方法。【结果】小麦穗被害率和单穗虫口均与黄板监测到的成虫数量线性相关,与淘土所获幼虫量不相关。喷雾法和撒毒土法施用2种药剂后小麦穗被害率和单穗虫口呈现相同规律,即毒死蜱喷雾<毒死蜱毒土<吡虫啉喷雾<吡虫啉毒土。其中喷施毒死蜱处理的穗被害率与对照相比减少79.55%。【结论】黄板诱集比淘土法更适合监测麦红吸浆虫危害情况,抽穗期是防治麦红吸浆虫的最佳时期,在此时喷施毒死蜱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关键词: 麦红吸浆虫 淘土法 黄板诱集法 药剂 施药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