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怀柔水库上游农业氮磷污染负荷变化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流域尺度农业污染负荷估算及其时间上的变化分析可为流域农业结构调整以及水污染控制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对怀柔水库上游两怀流域2000年和2011年的农业污染负荷总氮和总磷进行了估算和变化分析,揭示了各类农业活动对两怀流域氮磷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从2000到2011年两怀流域农业氮和磷负荷总量有增加的趋势,分别从2000年的454.029和51.014 t上升到2011年的485.961和58.437 t,其中水产养殖氮、磷负荷量增加比重最大。流域内农业土地利用及产业结构变化是引起氮磷污染负荷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建议针对不同污染源类型,采取相应减控措施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同时,大力发展流域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生利用。

关键词: 模型 农业污染 怀柔水库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及包装材料对干辣椒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干辣椒贮藏期品质下降的问题,研究贮藏温度及包装材料对干辣椒品质的影响。采用铝箔、塑料两种材料包装干辣椒,避光,分别置于低温(0~5℃)、室温(12~19℃)储藏室,检测辣椒红素(ATST色度)、水分活度、复水比以及非酶褐变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其中铝箔包装的干辣椒品质保持最好,其ATST色度降解量最低,水分活度上升幅度小、复水比及非酶褐变的变化最小,塑料包装次之,相同包装材料的样品贮藏温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温度 包装材料 干辣椒 贮藏品质 辣椒红素 非酶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NK718”超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新品种制种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有利于提高产量,确保质量,降本增效,对新品种加快推广应用意义重大。通过对"NK718"亲本特征特性的观察研究,选择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最适宜的地区进行制种,探索总结了制种高产关键技术和综合配套技术,形成了规模化大面积制种平均产量超过10 500 kg/hm2、最高产量达到12 900 kg/hm2的超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玉米品种 制种技术 NK718 密度 花期 关键技术 配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籽瓜种子蛋白质组成及其提取工艺优化的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籽瓜种子蛋白质含量为36%~40%,其部分必需氨基酸达到或超过FAO的推荐标准。该资源目前主要是用于鲜食或炒制食用,研究系统评价籽瓜种子蛋白质的组成,并对其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为籽瓜种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方法,建立蛋白质提取因素与其提取率之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籽瓜种子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质资源,其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液pH 11.5、温度61.5℃加热77 min,此时蛋白质提取率66.8%,该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仅为3.44%,试验结果真实可靠。

关键词: 籽瓜种子 氨基酸组成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月尺度下杨树树干液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北京市大兴区榆伐镇大兴林场沙地107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cv."74/76")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热扩散法(TDP)并结合自动气象站(HOBO)的连续观测,基于连续1a(2011.1-2011.12)的树干液流密度和空气温、湿度(Ta,RH)、太阳辐射(Rs)、土壤温度(T)、土壤含水量(SWC)和风速(w)等环境因子的测定数据,探讨月尺度下树干液流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风速的最大均值分别是326.25W.m-2、21.66℃、24.16℃和1.1m.s-1,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的最小均值分别是0.054m3.m-3和54.1%;各环境因子与液流密度均呈良好的三次曲线关系,R>0.714;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风速与液流密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705、0.962、0.578,土壤含水量、空气湿度与液流密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4和-0.911.可见,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和太阳辐射是影响液流最主要的因素.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热扩散法 环境因子 液流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蔬菜采后加工产业现状及展望

中国蔬菜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蔬菜加工产业取得较好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番茄酱加工行业的低迷、新税收政策带来的喜忧参半等。如何正视这些问题,在发展中寻不足,在不足中谋发展?我国的蔬菜加工业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蔬菜加工作为蔬菜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蔬菜实现产业化的关键一环,是蔬菜产业转变、提升和拓展的重要载体,它的兴衰不仅影响着整个蔬菜产业链的完整和高效运转,同时也是蔬菜产区和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1产业总体发展状况1.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预测磨盘柿成熟度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根据果皮色泽a*来快速预测磨盘柿成熟度的方法。在全光谱区域对比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果皮色泽a*定标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改进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一阶导处理和无散射处理所建果皮色泽a*定标模型的预测性能较优,其定标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c)v和预测相关系数(Rp2)分别为0.989 6和0.985,定标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550 3和0.585 9,RPD为11.38。研究表明,可见/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对磨盘柿果皮色泽a*的快速无损预测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磨盘柿 成熟度 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果皮色泽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Logistic方程确定五种苹果枝条的半致死温度的研究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龙丰"、"龙冠"、"海棠优系1"、"海棠优系2"、"富士"5种苹果的1a生休眠枝条为试材,采取人工模拟外界环境的方法进行不同梯度的低温处理,测定5种苹果枝条的电解质外渗率,并配合Logistic方程对各品种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不断降低,5种苹果枝条的电解质外渗率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S"型曲线;在-36.4~-44.7℃时,各品种枝条的半致死温度(LT50)先后出现,抗寒力强弱顺序为:"龙丰"(M.pumila‘Longfeng’)>"海棠优系1"(M·spectabilis‘Ⅰ’)>"龙冠"(M.pumila‘Longguan’)>"海棠优系2"(M·spectabilis‘Ⅱ’)>"富士"(‘Fuji’Apple)。

关键词: 电解质外渗率 膜透性 Logistic方程 半致死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那他霉素微胶囊层层组装体系优化及释放行为

农药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利用层层组装技术调控那他霉素微胶囊的释放速率。[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及组装体电势测定,优化以壁材为海藻酸钠和壳聚糖的组装体系条件。[结果]组装体系的pH值对组装体电势影响最大,NaCl质量浓度、壁材质量浓度、Tween-80质量浓度和温度也有影响;随组装层数增加,组装体的释放速率显著下降。以在水中释放72 h为例,NA原粉、4层和8层组装体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5.96%、4.10%和1.95%(质量分数)。[结论]通过组装体系优化及层数的调控,可以获得不同释放速率的微胶囊。

关键词: 层层组装 那他霉素 微胶囊 控制释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决策对冬小麦生长影响的高光谱监测及对比分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变量施肥算法下的冬小麦冠层光谱特征,以及确定适宜我国气候条件的变量施肥算法,于2006年通过田间试验,分别测量了六种不同施肥决策下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和产量,对这六种施肥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施肥后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施肥前后反射率变化量以及不同时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分析,得知不同施肥处理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存在差异,可以反映出冬小麦长势的强弱,其中基于光谱指数和作物生长模型相结合的算法(Z)进行施肥的冬小麦长势最佳。与均一施肥(W)和不施肥(CK)处理相比,变量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小麦产量;除基于土壤养分变量施肥处理(T)外,产量变异系数明显降低,其中基于归一化SPAD值变量施肥处理(S)的变异系数最小。Z变量施肥算法综合效果最佳,S变量施肥算法在降低产量变异度方面效果最佳。拔节期施肥对开花期或灌浆初期小麦生长影响最大;并且这两时期的植被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也最好,尤其红边三角光谱指数(RTVI)最好(相关系数达到0.700),可见采用RTVI指数进行产量预测效果更优。

关键词: 冬小麦 变量施肥 反射率变化量 对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