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266条记录
油用向日葵GDSL脂酶/脂肪酶基因的序列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油用向日葵中的GDSL脂肪酶基因,本研究以油用向日葵转录组测序得到的Unigenes为对象,筛选GDSL脂酶/脂肪酶基因并对其理化性质和序列结构等特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油用向日葵中筛选到7个GDSL脂酶/脂肪酶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稳定存在的亲水性蛋白,由255~39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介于28.75~42.61ku,等电点分布在4.91~8.89;除unigene 60916外,编码的蛋白质都含有较多的跨膜区域和较高的磷酸化程度;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主要的二级结构;进化树分析表明,这7个基因聚为三类,保守性较高,其中unigene 58624与AT4G01130.1在同一分支上高度保守,unigene 60916与AT1G74460.1相似度最高,含有多个α螺旋和β折叠,推测与种子的油脂代谢有关。

关键词: 油用向日葵 GDSL脂酶/脂肪酶基因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短日照处理对小豆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早熟品种白红2号、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材,在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测定不同短日照处理下小豆植株的生长指标、干物质积累、光合和荧光参数以及产量形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日照降低株高、茎粗、节间长度和叶柄长度并减少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和叶片数,同时抑制植株各部位干物质的积累,处理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大.净光合速率(Pn)和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高峰期出现在开花和结荚期,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呈现苗期和分枝期降低,开花至鼓粒期升高的趋势,但因不同品种而稍有差异.各个生育时期的最大荧光(Fm)、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在不同生育时期呈现升高趋势且短日照时间越长,升高越多,3个品种相比较,唐山红小豆升高幅度较大,白红2号升高幅度较小.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呈降低趋势且短日照处理时间越长降低越多.短日照不利于小豆的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虽可以提高小豆叶片的光合特性并加速电子传递过程,但对小豆产量均表现为负效应.

关键词: 小豆 短日照 植株生长 叶片生理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CO_2加富对温室辣椒结果期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长期CO_2加富对日光温室辣椒盛果期光合生理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为日光温室辣椒CO_2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温室辣椒为材料,设定3个不同CO_2加富处理,分别为不施用CO_2(对照),CO_2含量为(600±50)和(1 200±50)μL/L,研究长期CO_2加富对温室辣椒光合生理变化规律的影响,并对其生理机理进行探究。【结果】长期CO_2加富处理有利于辣椒净光合速率增加,促进作用在加富处理40d后会逐渐降低,出现了光合适应现象,但加富CO_2处理辣椒的净光合速率仍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加富CO_2(1 200±50)μL/L的处理在整个试验期对辣椒净光合速率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长期CO_2加富降低了辣椒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促进了辣椒叶片胞间CO_2浓度的升高;增加了辣椒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其中加富CO_2(1 200±50)μL/L的处理,辣椒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5.2%和13.0%。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对光合作用的调节作用,是辣椒产生光合适应现象的主要因素,气孔导度的变化不是引起光合适应现象的主要因素。【结论】日光温室中,在辣椒盛果期进行(1 200±50)μL/L长期CO_2加富施肥较适宜。

关键词: 辣椒 CO2加富 光合生理 温室 辣椒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妊娠后期代谢能水平对绒山羊血浆生殖激素浓度、初乳产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饲粮代谢能水平对绒山羊母羊增重、血浆生殖激素浓度、初乳产量、初乳乳成分及羔羊初乳期生长的影响。选用18只体重(39.75±2.86)kg、年龄3~4岁,处于妊娠91 d的内蒙古白绒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根据NRC制订基础饲粮,各组饲粮代谢能分别为7.70(基础饲粮的70%)、11.00(基础饲粮,对照组)、14.30 MJ/kg(基础饲粮的130%)。预试期为妊娠91~100 d,正试期为妊娠第110天至产后第5天。结果表明:1)14.30 M J/kg饲粮代谢能可显著提高妊娠后期血浆雌二醇(E2)浓度平均值、妊娠后期母羊体增重、产后第1~4天初乳乳蛋白含量及初乳期羔羊平均日增重(P<0.05);母羊饲粮代谢能水平对母羊血浆孕酮(P4)及催乳素(PRL)浓度、初乳乳脂含量(产后第4天除外)、羔羊初生重影响不显著(P>0.05)。2)7.70 MJ/kg饲粮代谢能可降低妊娠后期母羊血浆E2、P4及PRL浓度平均值,妊娠后期母羊体增重,羔羊初生重,初乳产量(产后第5天除外),初乳乳蛋白含量(产后第1、3天除外),初乳期羔羊平均日增重,但影响不显著(P>0.05),显著降低初乳乳脂含量(产后第3天除外)(P<0.05)。因此,饲粮代谢能为14.30 M J/kg更适合妊娠后期母羊,为应对饲草料不足可以以代谢能为7.70 MJ/kg的饲粮限饲。

关键词: 代谢能 妊娠后期 生殖激素 初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黑胫病抗性相关基因BnWRKY70的功能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信号传导过程中的重要成员,在植物抗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BnWRKY70在油菜黑胫病抗性反应中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对油菜响应黑胫病菌侵染产生的特异基因BnWRKY70进行序列分析;将克隆得到BnWRKY70基因CDS 308bp特异区段,利用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载体构建了基于病毒诱导的油菜基因沉默体系;利用qRT-PCR验证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最后进一步通过表型观察和病情指数统计分析评价BnWRKY70基因沉默植株在接种黑胫病菌之后油菜的抗病性。结果表明,BnWRKY70基因最长ORF为858bp,编码285个氨基酸,含有一个WRKY保守结构域,属于Ⅲ类WRKY转录因子。BnWRKY70基因沉默后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说明在油菜中成功构建了VIGS体系。表型观察发现基因沉默油菜株系叶片比未沉默株系更易感病,病斑面积更大,且病情指数显著高于对照,说明BnWRKY70基因沉默减弱了油菜的抗病性。本研究为揭示BnWRKY70在油菜病原菌分子互作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油菜 黑胫病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 BnWRKY70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阴山北麓旱农区马铃薯间作模式的生产力与水分利用

土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是内蒙古阴山北麓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优化马铃薯种植模式,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遏制土壤肥力退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于2009—2014年进行了6 a的大田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了马铃薯与苕子或莜麦间作对土地生产力及水分利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苕子和马铃薯/莜麦2种间作模式具有较强且程度相当的间作产量优势,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59~2.24和1.56~2.22。间作并不会显著增加或降低作物的耗水量,马铃薯、苕子和莜麦于不同种植年的耗水量有差异,最大降幅分别可达25.1%、23.7%和25.5%。间作可显著提高间作系统的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水分利用优势(水分当量比分别为1.59~2.01和1.55~2.24),且主要体现在苕子和莜麦作物上。此外,间作体系的水分利用效果还与当年的降雨量关系密切。综合分析认为,马铃薯间作有利于整个间作系统农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且对苕子和莜麦的提升效果更佳。

关键词: 旱农区 马铃薯间作 农田生产力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碱和L-肉碱对蒙寒杂交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及脂肪沉积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研究甜菜碱和L-肉碱对蒙寒杂交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及脂肪沉积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体重为(29.0±0.4) kg的蒙寒杂交羊27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羊。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甜菜碱组(BN组)和L-肉碱组(L-CN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甜菜碱和0.4‰L-肉碱。预试期15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 L-CN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CON组和BN组(P<0.05),各组之间其他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各组之间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眼积面积以及胴体脂肪含量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各组之间内脏器官发育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 L-CN组大肠重量及其所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低于CON组(P<0.05),各组之间其余胃肠道发育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 BN组和L-CN组总脂肪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比例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L-CN组总脂肪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BN组(P<0.05); CON组尾部脂肪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BN组(P <0.05);各组之间瘤胃脂肪、肠脂肪、心周脂肪、肾周脂肪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甜菜碱和L-肉碱均降低了蒙寒杂交羊的脂肪沉积量,而且主要降低了尾部脂肪的重量,提示我们甜菜碱和L-肉碱对蒙寒杂交羊降低体脂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蒙寒杂交羊 甜菜碱 L-肉碱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脂肪沉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中添加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比较在饲粮中添加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和能量代谢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体重约32 kg的杜寒杂交F1代肉羊1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采用不添加任何生物制剂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1 mg/kg莫能菌素、4×10~9CFU/kg地衣芽孢杆菌、3.2×10~9CFU/kg酿酒酵母菌、1.1 g/kg酶菌制剂(包含地衣芽孢杆菌≥6×10~9CFU/g、酿酒酵母菌≥4×10~9CFU/g、碱性蛋白酶≥1 000 U/g)。预试期10 d,正试期56 d。当酶菌制剂组试验羊体重约达37 kg时,每组选取4只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酶菌制剂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最高,显著高于莫能菌素组和地衣芽孢杆菌组(P<0.05)。2)各试验组总能表观消化率、总能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各试验组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酶菌制剂组表观可消化氮、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莫能菌素组、地衣芽孢杆菌组(P<0.05)。结果提示,从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营养物质消化利用、能量代谢和氮代谢的作用效果分析,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和酶菌制剂均优于莫能菌素,酶菌制剂最佳。

关键词: 肉羊 营养物质 表观消化率 莫能菌素 地衣芽孢杆菌 酿酒酵母菌 酶菌制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肥对羊草植被特征和化学计量学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天然草地恢复和改良中的效果,本研究在科尔沁羊草(Leymus chinensis)割草地开展,共设置对照(无添加)、腐植酸、糖蜜发酵、海藻酸和混合微生物肥料(腐植酸+糖蜜发酵+海藻酸)5种处理,研究其对羊草植被特征、品质以及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羊草地上生物量、高度和密度都有增加作用。糖蜜发酵处理效果最佳,地上生物量和密度均增加了2倍多,高度也显著增加(P<0.05)。2)复合微生物肥料提升了羊草品质。腐植酸处理下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幅最大,较对照分别降低了20.55%和19.31%。糖蜜发酵处理下羊草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较对照增加了22.01%,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3)羊草C含量在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糖蜜发酵处理下N、P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相比增幅分别为21.97%和13.73%。4)5个处理下羊草的N∶P的变化范围为12.22~13.32,均小于14,可能N是限制当地羊草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P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综上所述,在未来科尔沁羊草割草地改良中,优先推荐糖蜜发酵复合微生物肥料,同时可适量添加N素,才能使羊草呈现适中的化学计量比。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肥料 羊草 割草地 植被特征 品质 生态化学计量学 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对反刍动物瘤胃上皮及内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是现代集约化反刍动物生产中最常见的营养代谢疾病。SARA的发生是由于精料增加,饲粮结构改变使瘤胃内累积过多的挥发性脂肪酸,降低瘤胃内pH,造成微生物区系发生改变,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本文主要从SARA对瘤胃上皮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2方面进行介绍,详细阐述了瘤胃上皮结构、细胞连接、通透性及其内环境的变化,为SARA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反刍动物 瘤胃上皮 细胞连接 通透性 内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