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266条记录
基于玉米导入系群体7个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科学通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玉米导入系群体7个农艺性状进行QTL定位,从分子水平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控制玉米产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为玉米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选用玉米自交系PHB1M为轮回亲本,性状互补的四-287自交系为供体亲本,通过杂交、四代回交及二代自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构建了208个导入系为作图群体;利用70对SSR引物和64对SRAP引物进行多态性扩增,获得了793个多态性位点;采用JoinMap4.0软件进行连锁图谱构建,得到了长度为1917.2 cM、涵盖10个连锁群的连锁图谱,分别在和林县与呼和浩特市两个环境下进行株高、穗位高、叶片数、穗长、穗粗、穗行数及百粒重7个农艺性状的表型鉴定;利用Map QTL4.0软件中MQM作图法对试验群体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QTL定位,两地共检测到100个QTL位点, 23个株高、16个穗位高、22个叶片数、10个穗长、16个穗粗、4个穗行数和9个百粒重QTL.其中,控制5个性状的8个QTL在两个环境中同时被检测到,特别是株高和穗位高的3个QTL表达稳定性较高,为基因克隆以及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玉米 导入系群体 农艺性状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化控剂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降低藜麦倒伏率的有效农艺措施。本研究对比5种不同化控剂(多效唑、金得乐、矮壮素、缩节胺和乙烯利)和打顶措施对藜麦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正常田间栽培的藜麦对照(CK)相比,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能够有效降低植株株高,提高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2)喷施矮壮素和打顶措施能增加藜麦单株叶面积,分别较CK高18.2%和9.7%,缩节胺处理抑制植株叶面积的增长,较CK处理降低12.1%。化控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矮壮素效果最佳;3)打顶能显著促进一级分枝数的增加,但侧枝折断率较高,喷施矮壮素显著降低一级分枝数和侧枝折断率;喷施化控剂能促进植株茎秆增粗,且金得乐和缩节胺处理茎秆增粗效果优于其他处理;4)化控处理显著增加单株籽粒重和产量,以矮壮素处理下产量最高,较对照高114.7%;喷施矮壮素、多效唑和打顶措施能显著提高藜麦千粒重。因此,喷施矮壮素能够显著控制株高,降低侧枝折断率,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可作为藜麦高产栽培适宜的化控抗倒伏措施应用。

关键词: 藜麦 化控 倒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腐植酸对重度干旱胁迫下燕麦叶片可溶性糖组分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腐植酸(HA)对重度干旱胁迫燕麦叶片糖组分和内源激素的影响,以白燕2号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设置不同水分和喷施腐植酸4个处理(正常供水,正常供水喷施腐植酸,重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喷施腐植酸),利用高效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燕麦叶片可溶性糖和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1)在燕麦叶片中检测到单糖和衍生物11种,低聚糖5种。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主要体现在木糖、核糖、松三糖、葡萄糖、蔗糖和岩藻糖的含量。重度干旱胁迫喷施HA主要影响的是核糖和蔗糖,与CK相比,重度干旱胁迫核糖含量增加5.78%,蔗糖含量增加83.08%,差异显著(P<0.05,下同),重度干旱胁迫下喷施HA后,核糖和蔗糖含量均显著下降。2)与对照相比,重度干旱胁迫下,内源酸性激素脱落酸(ABA)、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含量显著升高,生长素(IAA)含量显著降低,重度干旱胁迫下喷施HA后ABA、JA和SA含量显著降低。3)蔗糖含量与ABA、IAA含量显著相关,JA含量与细胞结构物质木糖、岩藻糖和核糖等戊糖含量均显著正相关,SA、ABA含量与糖信号物质果糖、葡萄糖含量显著负相关。可见,HA可以通过调控糖组分和内源激素缓解重度干旱胁迫伤害。

关键词: 燕麦 腐植酸 可溶性糖组分 内源激素 干旱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F_(1:2)代植株真实性的SSR分子标记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合理利用谷子杂种F_(1:2)代单株,以低直链淀粉含量×糯质杂交组合亲本及其F_(1:2)代植株为材料,利用形态学和SSR分子标记鉴定F_(1:2)代植株的真实性。结果表明,2015(07)组合的母本为圆锥形紧穗,父本为猫爪形松穗;2015(07)-1至2015(07)-4等4个F_(1:2)代单株仅2015(07)-4为猫爪形、紧穗,SSR标记呈现父母本的互补型条带,为真杂种,其余3个单株株形、穗型上与母本相同,SSR带型与母本相同为假杂种。2015(13)组合双亲均为圆锥形穗,茎、叶深绿,F_(1:2)代植株形态上不易识别;2015(13)组合从40对SSR引物中筛选到双亲间多态性较好的引物17对,采用这17对引物对2015(13)-1至2015(13)-13等13个F_(1:2)代单株基因组DNA扩增检测表明,仅2015(13)-6和2015(13)-9的SSR带型与母本相同为假杂种,其余11个单株均为互补型条带,为真杂种。组合2015(07)和2015(13)杂种F_(1:2)代当选单株的真实性频率分别为25.0%和84.6%。本研究通过田间观测结合SSR分子标记,对谷子F_1代当选单株的真实性进行鉴定,为F2:3代群体种植及其单株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谷子 SSR F1:2代植株 真实性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纹理特征与MODIS-NDVI时间序列的耕地面积提取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耕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与保障,通过对MODIS时间序列数据的特征分析和提取,讨论了在大尺度条件下的耕地面积提取的可行方法,以期为当地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进行农业生产规划与布局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呼伦贝尔市为研究区域,选择MOD13Q1为数据源,采用Savizky-Golay滤波方法对MODIS-NDVI时间序列进行滤波处理,并分析各地物间的时间变化特征,最后结合纹理特征信息进行CART决策树分类的结果比较。[结果](1) MODIS-NDVI时间序列能较好的区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2) Savizky-Golay滤波降噪能够明显提高分类精度;(3)纹理特征的加入进一步反映地物间差异性;(4)该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3. 72%,Kappa系数为0. 789,其中耕地的提取准确度为86. 33%。[结论]纹理特征使数据像元间的灰度相关性更加丰富,并通过提高像元之间的差异改善结果的精度。该文结果为进一步利用MODIS数据进行土地利用信息与农业资源调查提取提出了新思路。

关键词: 粮食安全 MODIS数据 纹理特征 Savizky-Golay滤波 决策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β-胡萝卜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理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β-胡萝卜素是哺乳动物体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类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重要前体物。β-胡萝卜素及其代谢产物是组织代谢中的关键调节信号因子,因而在哺乳动物(包括人)机体中发挥了许多有益作用。本文概述了β-胡萝卜素对动物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作用及其机理。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生产性能 免疫功能 繁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叶菊离体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以大田甜叶菊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丛生芽诱导、增殖培养及不定根诱导的影响,建立了甜叶菊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带腋芽茎段是甜叶菊组培快繁最适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1 mg/L,平均诱导率为88.1%;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KT 4.0 mg/L+NAA 0.05 mg/L+GA30.2 mg/L,单芽平均增殖个数为4.1;不定根最适诱导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生根率为95%;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70%以上。本试验研究结果为甜叶菊组培苗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甜叶菊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黑果枸杞染色体核型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野生黑果枸杞染色体形态结构特征,以青海省柴达木地区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为研究对象,采用体细胞染色体常规制片法与显微摄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黑果枸杞染色体进行了核型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柴达木地区黑果枸杞染色体数为2n=24,其核型公式是2n=24=18sm+2m+2st+2m (SAT),全组染色体总长度为33.32μm,长臂总长为11.34μ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68.1,属于核型不对称型‘2B’型,在进化程度上属于原始野生种。本研究结果既可为今后选择种内杂交和种间杂交育种提供选择种类的依据,又可为野生黑果枸杞染色体加倍、多倍体等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材料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黑果枸杞 柴达木 核型分析 染色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奶中布鲁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动物医学进展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牛奶中直接提取布鲁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以牛奶中的布鲁菌作为研究对象,对几种常见的细菌基因组核酸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并采用多功能酶标仪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提取的DNA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碱裂解法、酚-氯仿抽提法和加热煮沸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有酚类或蛋白残留,DNA纯度较差;CTAB法和Chelex-100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有RNA污染;溶菌酶法、试剂盒法和SDS法提取的DNA质量较好;碱裂解法、酚-氯仿抽提法、试剂盒法条带较暗,提取得到的基因组DNA产物浓度较低;碱裂解法、加热煮沸法和Chelex-100法条带存在不同程度的降解;溶菌酶法、SDS法和CTAB法条带较为清晰和明亮.综合比较,SDS法对于牛奶中布鲁菌基因组DNA提取效果最好.试验对几种国内外常用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行系统的比较,确立了牛奶中布鲁菌DNA的提取方法,为布鲁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提供了试验依据.

关键词: 牛奶 布鲁菌 基因组 提取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植物提取物在动物氧化应激中的研究概况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畜牧业转型升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持续推进的大形势下,如何减少和控制动物机体的氧化应激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安全高效、残留及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其作为畜禽抗氧化应激剂在减少畜禽疾病、提高生产性能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本文通过对天然植物提取物中抗氧化应激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途径进行归纳与总结,旨在为天然抗氧化应激活性成分以及畜禽抗氧化应激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抗应激 氧化应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