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在坚守与创新中寻求更好的发展——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产业扶贫调研思考
《农村工作通讯 》 2019
摘要: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在云南红河,人们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哈尼梯田,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如何让古老的哈尼梯田焕发新的生机,作者为我们带来了一份思考和答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循环水养殖金鳟肌肉体成分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当代水产 》 2019
摘要: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属于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大马哈鱼属(Oncorhynchus),金鳟属冷水性鱼类,是日本从虹鳟的突变种选育出的金黄色品系,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多,食用价值高,是集观赏、游钓、美食于一体的优良品种,现已成为我国养鳟业继虹鳟后第二个重要养殖品种。金鳟既能在池塘中养殖,也能在水库、湖泊、河川中放养,尤其在池塘流水中养殖,一年四季均可生长,亩产可高达1万~2万kg,经济效益极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近海渔场荒漠化:评价、原因与治理
《农业经济问题 》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近海渔汛消失甚至无鱼可捕等渔场荒漠化成为社会焦点.本文在构建渔业资源衰退分析框架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估渔场荒漠化现状,剖析其原因,并提出治理方向.研究表明:(1)捕捞产量与增量是渔业资源状态的关键,当产量大于增量时渔场呈荒漠化趋势;(2) 1978-2016年,近海渔场荒漠化趋势明显,处于超负荷状态,近海捕捞量大于可捕量约59%;(3)捕捞强度和生境破坏是渔场荒漠化的主要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现有治理政策依赖行政和缺乏激励相容机制,不能激发捕捞主体维护资源的集体行动和消除渔民竞争性捕捞的囚徒困境;(4)应从产权、渔民与社区视角构建激励相容机制,对现有唯利维坦式治理政策形成有益补充,从而扩大渔业资源增量和降低捕捞量.
关键词: 近海捕捞 渔场荒漠化 渔业政策 囚徒困境 集体行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休闲渔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农家科技(上旬刊) 》 2019
摘要:近年来,休闲渔业这种新兴的渔业经济和旅游方式逐渐发展起来,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热捧,对于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现阶段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还面临着项目规划不科学,管理制度不完善,知名度不高等问题,对此应该及时有效的解决,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突出地方特色,重视环境保护,从而促进休闲渔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进步.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休闲渔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机械化设备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农家科技(上旬刊) 》 2019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水产养殖行业越来越重视,并且根据水产养殖业的现状对有关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上升,还能够改善农民的生活现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升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在今后的水产养殖业中,要将机械化设备进行完善和创新,并且还要提升水产养殖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养殖技术,从而提高水产物种的数量和产量,为水产养殖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本文对现代机械化设备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应用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矛盾与优化方法
《现代经济信息 》 2019
摘要:随着我国政府持续加大对科研经费投入,科研院所强化经费管理也成为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中分析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矛盾及问题,并给出具体的优化解决方法,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地区土池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现状分析调研报告
《科学养鱼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南美白对虾因其具有生长快、耐高温、食性杂、抗病力强、适应盐度能力广等优点,1999年以来迅速在我国掀起养殖高潮,同时也成了北方天津地区土池淡水养殖的主养品种.天津市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经过渔业管理和科技推广部门20年来的共同努力,从品种引进到技术示范推广,从技术集成到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养殖技术成熟度处于较高水平,且在技术及产业规划层面也保持着比较好的发展优势,成为全市渔业经济持续发展、稳定渔民养殖收益的关键.本次调研以土池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个体户为主,通过对这些调研样本进行分析,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星点东方纯胚胎发育的观察
《海洋渔业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星点东方纯(Takifgu niphobles)作为海水鱼遗传生物学和鱼类行为学研究实验动物的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北戴河海域自然成熟的星点东方纯亲鱼,经人工催产授精,受精卵在水温20.0 ~21.0℃条件下,于300 L玻璃钢水槽循环水中孵化.参考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e)、青鳉(Oryzias layioes)和斑马鱼(Barchydanio rerio var)胚胎发育分期形态指标,按分裂球数目、大小,胚盘形状、延展、下包,神经系统发育,体节数目,视觉和听觉器官的发育以及血液循环系统的不同发育阶段,记录了星点东方纯完整的胚胎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星点东方纯受精卵卵径约为756~863μm,胚胎发育可分为33期,主要分期与对应时间点为:2细胞期:受精后1 h 40 min;囊胚期:受精后8 h6min;原肠期:受精后13 h 48 min;心脏原基期:受精后58h 45 min;孵化期:受精后99 h 31 min;初孵仔鱼期:受精后108 h 31 min.值得注意的是,在32细胞期,观察到了与青鳉相同的边缘细胞和部分水平分裂.本实验中的星点东方纯卵径在东方纯属鱼中是最小的,也明显小于日本的星点东方鲀.本研究星点东方纯胚胎发育不仅快于暗纹东方纯和红鳍东方纯(Takifgu rubripes),而且大大快于日本种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半球准定常行星波经向结构及特征尺度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准定常行星波对于热带外地区的天气和气候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以往对于准定常行星波的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纬度或多纬度平均的纬向波动进行分析,因此准定常行星波的经向结构及特征尺度尚不清楚.利用经典的Rossby波的频散关系,对传统定常波的水平全波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将纬向和经向波数进行分离,得到了描述准定常行星波运动学特征的纬向和经向特征波数,从理论上给出了准定常行星波空间尺度的动力约束条件,进而对北半球行星波动的经向结构及特征空间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北半球热带外地区,冬季准定常行星波的经向尺度以1波为主,表明准定常行星波的经向结构多为偶极子型;而纬向波数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表明大尺度的准定常波可以在高纬度传播,而较小尺度的准定常波只能在较低纬度传播.进一步利用大气环流观测资料分析冬季不同纬度间准定常行星波(纬向1~3波)的位相关系,发现不同纬度间的准定常行星波以反位相关系为主,且行星波的经向活动区域随着纬向波数的减小而向极地延伸.观测得到的冬季准定常行星波的纬向和经向结构特征,与理论推导的纬向和经向特征波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基本对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