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向海发展:澳门海域划定与经济转型
《海洋开发与管理 》 2019
摘要:澳门是经济对外依赖度很高的微型经济体。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澳门的空间、环境制约日趋明显,经济发展高度依赖于博彩业的弊端愈加显现。以中央政府赋予85 km2海域管理权为契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可行路径。文章以我国山东青岛、日照和比利时奥斯坦德等城市在构建亲海空间、修复海洋环境和升级海洋产业等方面的经验为借鉴,提出澳门应当更加注重陆海统筹,强化城市空间开发的顶层设计,大力发展以滨海旅游业为代表的特色现代服务业,加强宣传转变城市形象,在向海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长蛸不同组织转录组比较分析
《海洋湖沼通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满足标记辅助育种的要求,利用高通量PE150测序技术首次开展了长蛸五个不同组织的转录组测序,并用Newbler等软件进行转录本的组装以及转录本的功能注释.结果表明:共获得了共获得268227814条reads,总碱基数为273451253bp,共得到个基因,平均基因长度为795bp,N50为1236bp,最大基因长度为18893bp,最小的基因长度为201bp,结果有82295条unigene注释到GO,32725个unigene注释到KEGG数据库,52035个unigene注释到SwissProt数据库,共鉴定出57685个具有完整的ORF的全长cDNA序列.鉴定出136009个微卫星和138417个SNP位点,这为深入开展长蛸分子标记辅助的遗传育种、种群遗传学和资源评估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标记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泰国渔业发展状况及中泰渔业合作潜力探讨
《淡水渔业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渔业合作是我国构建"一带一路"的战略举措,泰国是连通"一带"和"一路"的交汇点,在我国与东盟合作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泰国渔业产业格局由最初的以海洋捕捞业为主逐渐发展为水产养殖与捕捞并驾齐驱的态势.其国内渔业和水产养殖由渔业局(DOF)负责管理,渔业科技水平较高,渔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较为完善.现行渔业管理体制包括 《渔业法案》 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检验项目,对虾养殖须遵守 《优质对虾生产行为守则》(CoC)及 《良好水产养殖操作行为守则》(GAP).根据中泰渔业发展趋势及发展需求,提出加强政府部门顶层设计、 构建"项目-人才-平台-基地"科技合作模式及人才支撑体系及构建中泰渔业科技合作项目等建议,旨在为中泰渔业合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渤海湾条斑紫菜养殖的初步研究
《海洋湖沼通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2017年11月下旬至2018年5月上旬在渤海湾养殖的条斑紫菜进行整个生长周期(1月中旬-3月中旬结冰期除外)的取样调查,并对其生长的海域环境因子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头茬紫菜的生长状况与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分析,初步证实,条斑紫菜适宜在渤海湾海域生长,水温、盐度、pH和亚硝酸盐是限制其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如若在该海域环境条件适宜时及时张挂网帘,其生长期可延长至5个月左右.调查还发现,如何渡过冬季结冰期是该海域条斑紫菜养殖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亦提出两种方案,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试验论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鳍东方鲀精原干细胞鉴定、分离及纯化
《水生生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高比例精原干细胞,开展了不同月龄红鳍东方鲀精原干细胞分离纯化研究.采用组合酶消化法制备不同月龄的精巢单细胞悬液,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殖细胞特异基因vasa免疫荧光鉴别精原干细胞,Percoll不连续梯度(10%、30%和50%)纯化精原干细胞.结果显示:14月龄雄鱼精巢生殖细胞主要为A型精原细胞,精原干细胞占比极显著性地高于22月龄(P<0.05).纯化后精原干细胞主要分布在10%—30%Percoll梯度带中,14月龄雄鱼生殖细胞主要分布在此层,且纯化后精原干细胞占比远高于纯化前以及22月龄纯化前后.结果表明,14月龄更适用组合酶消化分离,并通过Percoll梯度离心法获得高比例的红鳍东方鲀精原干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带一路"国家渔业科技合作现状及前景分析
《世界农业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是世界最大、最重要的渔业国家之一,渔业的发展为全球食物供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国家与中国在渔业资源和产业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广阔的合作空间.通过推进区域间渔业科技与产业合作,将促使中国渔业产业充分利用国际渔业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提高水产品和渔业装备、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国内渔业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模式升级.本研究对在"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国际合作的32家渔业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中国"一带一路"渔业国际科技合作对象以研究院所为主体,与泰国合作的机构数量最多,其他依次为俄罗斯和新加坡,合作形式以共建研究平台、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技术引进和援外培训为主."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技术转移的政策基本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合作难度适中,取得的技术水平较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最为成熟,在种质、水产养殖技术、资源等领域具有稳定的合作项目支持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种质资源、水产健康养殖和渔业装备是今后5年内亟须进行"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研究领域.本研究结果为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国家渔业科技合作提供参考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水产养殖40年:改革、成效、问题与对策(下)
《科学养鱼 》 2019
摘要:三、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经过市场化改革与协调发展,我国水产养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新时代大背景下,仍然面临着一些系统问题,主要包括水产养殖供给结构性过剩、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水产种苗繁育与病害防治需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养殖成本上升压力明显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新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分析
《财经界(学术版) 》 2019
摘要: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中最核心的管理体制就是内部控制制度,这样的制度牵扯到企业中每个员工以及每个部门。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但对会计信息的采集和归类等过程有着保证作用,同时对整个企业单位在未来的运营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需要去不断的体现出一个企业单位资金运营的整体情况并进行及时的更正来保证整个企业可以正常的去进行运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极端干旱——空雨频率的主模态时空特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国家气象中心的站点日降水观测资料,定义一个季节内无降水日出现的频率——空雨频率作为极端干旱的表征指标,对中国487个站点1980—2014年秋、冬、春三个连续季节的空雨频率进行季节-经验正交函数分解(S-EOF),发现我国极端干旱随季节演变的时空分布主要表现为前四个主模态的特征,累积方差贡献为40.6%。第一模态为秋、冬、春三季连旱模态,空雨频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大部分地区为异常变旱,冬季华南沿海变旱最显著。第二模态为秋与冬春干旱的反位相变化模态,空雨频率出现明显的秋-冬-春季反位相的季节反差现象,且存在弱的年代际振荡。第三模态为冬-春极端干旱反位相模态,对冬春两季的代表性较好,秋冬两季空雨频率的空间分布场为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极端变旱,而春季空雨频率呈现反位相变化。空雨频率以1998年为突变点存在明显的年代际转折。第四模态为南北偶极型秋-冬-春反位相模态,呈现出长江流域以南与长江流域以北三个季节空雨频率均为相反的位相分布。不同的模态反映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空雨频率的变化,充分表现出我国干旱分布的复杂性。
关键词: 空雨频率 极端干旱指标 S-EOF 三季连旱 季节转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