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除草剂对紫茎泽兰防治效果及开花结实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紫茎泽兰是目前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外来人侵杂草,入侵后对我国西南地区农业、畜牧业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通过田间试验评估了不同除草剂对不同生育期紫茎泽兰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紫茎泽兰开花结实的影响,筛选出系列即保证不完全杀死紫茎泽兰,又能有效抑制紫茎泽兰开花结实化学药剂,即达到了控制紫茎泽兰的种群密度,又能有效的减少紫茎泽兰种子孕藏量,防止其蔓延扩散。研究结果表明克芜踪、草胺膦、氨氯吡啶酸和盖灌能可有效的防除紫茎泽兰,其中克芜踪、草胺膦药效作用快,持效期相对短,而氨氯吡啶酸和盖灌能在施药360 d后药效仍能维持在90%以上。甲嘧磺隆315~630g hm-2和苯嘧磺草胺157.5 g hm-2药后90 d密度防效也都在50%以上。使阔得对紫茎泽兰的防治效果不太理想,二甲四氯基本无效。通过比较这8种除草剂可以看出,采用苯嘧磺草胺157.5 g hm-2、甲嘧磺隆315~630 g hm-2即能有效的抑制紫茎泽兰的开花结实,又能很好的控制紫茎泽兰的发生密度。在紫茎泽兰的重灾和扩散蔓延区,使用这两种药剂能够发挥较好的生态调控的效果。此外除草剂在紫茎泽兰营养生长期药效要优于生殖生长期。
狼尾草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种子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采自河南、湖北、湖南和江西4个不同地区的狼尾草种子为试验材料,设20、25、30℃和35℃4个恒温处理,研究狼尾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结果表明,25℃和30℃处理下,种子萌发时间较其它处理早1~2 d,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高于20℃和30℃,综合考虑,狼尾草种子的最适宜萌发温度为恒温25~30℃,初次计数时间为第5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个山羊品种的10个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研究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 2013
摘要:[目的]了解麻城黑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方法]试验选择10个微卫星标记对波尔山羊和麻城黑山羊群体进行标记多态性研究,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M1329等10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到175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最多的是23个,最少的是10个,有效等位基因数6.4~18.1个,与等位基因观察数的绝对相差值在1.6~8.1之间,基因频率最高为0.239 1,最低为0.002 7.10个微卫星标记多态信息含量都在0.95以上,各标记的观察杂合度在0.616 7~0.984 4之间,期望杂合度在0.844 1~0.944 6之间,波尔山羊和麻城黑山羊品种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894 0和0.906 7.波麻杂交羊的各项体重体尺指标比麻城黑山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加范围为0.32%~30.06%),体高和胸围的平均杂种优势率较高,体重的平均杂种优势率较低.[结论]波尔山羊和麻城黑山羊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379 5,与两者的地理分布相吻合,也与杂交后代表现出的杂种优势充分相关,说明了微卫星标记分析是预测品种间杂种优势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态性 波尔山羊 麻城黑山羊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梨新品种‘玉香’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香’为‘伏梨’与‘金水酥’杂交育成的梨新品种。在武汉地区果实成熟期为7月中旬。果实近圆形,果皮暗绿色,平均单果质量205 g,最大单果质量310 g;果肉白色,肉质细嫩,汁液多,风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总酸含量0.17%,维生素C含量12.9 mg·kg-1。早果,丰产,稳产,高抗黑星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春萝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农业与技术 》 2013
摘要:萝卜(Raphanus sativus L.)是东南亚各国广泛栽培的二年生十字花科蔬菜作物,是根类栽培面积最广的蔬菜。我国萝卜播种面积约120万hm2,在蔬菜中仅次于大白菜。萝卜在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四季均可栽培,多数地区立秋前后播种,立冬前后收获,除部分直接供应市场外,大部分用于贮藏加工,供应冬春蔬菜市场。但冬贮萝卜在立春后开始糠心,商品性降低,春季市场供应不足。因此,冬春萝卜的上市为满足当地市场鲜菜市场供应和农民致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起垄和施肥对冷浸田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起垄和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措施对冷浸田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以期为冷浸田改良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冷浸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介于48.5~198.0 mV之间,远低于正常稻田(450~700 mV)。起垄使0~5 cm土层氧化还原电位有升高趋势,但使>5 cm土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冷浸田还原性物质总量变化范围为5.7~15.6 cmol.kg 1(起垄试验)和7.7~16.0 cmol.kg 1(施肥试验),起垄在短期内会提高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增施钾肥、锌肥和硅肥会降低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而磷肥用量对土壤还原性物质基本无影响。0~25cm和25~50 cm土层土壤Fe2+含量平均为3 388.92 mg.kg 1和3 356.39 mg.kg 1;起垄60 d后,土壤Fe2+含量随着起垄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与不施肥(CK)、氮磷钾(NPK)处理相比,施钾量增加20%(NPK2)、增加硅肥(NPK+Si)和增加锌肥(NPK+Zn)可以大幅度降低土壤Fe2+含量;0~25 cm土层土壤Fe2+含量高于25~50 cm土层。起垄和施肥使冷浸田土壤Mn2+含量先降低后升高。
关键词: 起垄 施肥 冷浸田 土壤氧化还原状况 氧化还原电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藏和热处理对荸荠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多酚含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新鲜荸荠(Eleocharis tuberosa)为原料,研究了冷藏温度、冷藏时间、热处理时间对荸荠、荸荠果肉和荸荠皮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多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荸荠果肉中多酚氧化酶活性较高,4℃下贮藏24 h,荸荠、荸荠果肉和荸荠皮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为23.07、23.02、2.53 U/g,冷藏和热处理可明显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且在-18℃冷藏时达到最低值;荸荠皮中多酚含量较高,4℃下贮藏24 h,荸荠、荸荠果肉和荸荠皮中多酚含量分别为0.13%、0.049%、0.23%,随着冷藏时间和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荸荠果肉和荸荠皮中多酚含量明显下降。
关键词: 荸荠(Eleocharis tuberosa) 多酚氧化酶 多酚 冷藏 热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茼蒿和藜篙的挥发性成分
《农产品加工(学刊) 》 2013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分别对茼蒿、藜篙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通过气质联用仪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初步鉴定出茼蒿中有4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烯烃类有26种,相对含量为35.8%;萜类化合物有18种,相对含量14.3%。藜蒿中有4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烯烃类有26种,相对含量为44.4%;萜类化合物有28种,相对含量33.6%。通过对挥发性化合物组成进行分析,初步确定烯烃和萜类是茼蒿和藜蒿中挥发性成分的主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成分 茼蒿 藜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不同剂量辐照对明胶特性的影响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 2013
摘要:研究经0 ~52.7 kGy 60Co-γ射线照射后的明胶黏度、胶凝特性、蛋白组分、分子量与吸收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明胶的特性黏度、相对黏度、凝胶强度、熔化温度和分子量随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明胶的大分子物质含量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少,Mn和Mw范围为7 839~10861,32 444 ~36 506.分子量分布逐渐加宽,范围为3.36 ~ 4.45.同时,辐照后明胶膜的胶凝点上升,范围39.8~42.7℃.明胶颗粒的致密性好,表面平滑.实验结果说明,在有限水和无限氧气存在下,小分子量明胶的辐射反应为分解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