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早熟玉米新品种龙辐玉10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龙辐玉10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2011年以辐3018为母本,辐9199为父本杂交组配的单交种。根据各年试验鉴定结果,该品种表现早熟、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多抗等特点。2018年4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马铃薯药肥一体化防病增产技术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缓解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马铃薯种植区施用农药化肥混乱的现状,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3为试验材料,采用意大利世科姆公司的菌肥一体化技术与该地区常用农药、化肥进行对比。通过对出苗率、晚疫病病情指数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方差分析,筛选出一套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马铃薯药肥一体化防病增产技术。结果表明:优美达(N∶P∶Zn=11∶50∶1)30kg·hm~(-2)作为种肥与马铃薯同时施入,马铃薯播种后覆土前用西普达(20%嘧菌酯)1 125kg·hm~(-2)兑水喷沟,再在马铃薯发病初期诺凡(60%霜脲·嘧菌酯)1 000倍液喷雾防病最佳。


发酵黑荸荠中挥发性物质的GC-MS分析
《中国调味品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提取荸荠和黑荸荠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运用GC-MS对加工前后荸荠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从荸荠和黑荸荠样品中各分离出8个和7个色谱峰,黑荸荠中主要产物为3-呋喃甲醛、软脂酸、苯乙醛、冰片。新增成分冰片,赋予了黑荸荠清热止痛、开窍醒神等药学功效。


民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民猪是我国优良地方猪品种,具有高繁殖、耐粗饲、抗逆和肉质优良等特性,但遗传背景模糊。为合理保护和利用民猪资源,利用Illumina Hiseq2000测序平台,采用双末端测序方法,测定10头民猪和4头东北野猪全基因组序列,统计分析SNPs和InDel标记信息,利用NCBI数据库中已知的50个不同个体的SNPs信息作主成分分析并构建分子进化树,使用θπ和Fst两个参数筛选民猪和东北野猪基因组内受选择基因。结果表明,民猪基因组内检测8 255 874个SNPs,大量的SNPs发生在基因间区及内含子区;与猪dbSNP数据库相比,新发现7 739 173个SNPs;检测到739 647个InDel位点,其中纯合多于杂合位点。民猪在遗传距离上介于亚洲猪种和欧洲猪种之间,说明民猪在品种形成过程中,曾引入欧洲猪血统,东北野猪则与亚洲家猪和亚洲野猪聚为一类,符合其地理分布。民猪基因组内共181个基因受到选择,涉及能量代谢、脂质转运、脊椎及视神经发育等。东北野猪基因组内共411个基因受到选择,涉及神经系统、免疫应答、繁殖、线粒体能量代谢等。
关键词: 民猪 SNPs InDel 主成分分析 分子进化树


脱毒马铃薯试管微型薯培养中光照与温度的控制研究
《现代农村科技 》 2018
摘要:为应对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病毒感染的问题,利用马铃薯的茎尖分生组织培养马铃薯,减少因病毒感染引起的种性退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