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955条记录
银川市大气沉降元素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银川市大气降尘中元素的污染特征及来源,文章于2019年5月-2020年4月期间每季度对银川市大气降尘进行采集,计算降尘沉降通量,利用ICP-MS、AAS测定了降尘中48种元素含量并分析其来源.结果 表明:银川市沉降通量在0.85~16.3 g/(m2·30 d)之间,冬季达到最低,银川市西北方向监测点的沉降通量高于其他监测点.降尘中元素含量在不同季节差异较大,大部分元素含量在夏季达到最低值.富集因子结果表明As、Bi、Hg、Sb、Sn、W、Pb、Cu、Zn及春、秋、冬季的Mo元素存在轻微富集,Cd及夏季的Mo元素存在中度富集,其他元素不存在富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降尘中元素可以分为5类污染源:第1类为自然源,第2类为交通源,第3类为工业源,第4类为扬尘源,第5类为燃煤及垃圾焚烧源.

关键词: 银川市 沉降通量 元素 源解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氮措施对农田氮素流失和动态变化规律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水氮措施对农田氮淋失的影响.[方法]以宁夏黄灌区玉米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取样、室内分析与生物统计的方法,设CON(常规处理)、RN(减施氮肥)、SRN(减氮节水)、SMN(节水增施有机肥)和CRF(控释肥配施)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水氮措施对农田氮素流失和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淋溶量的因素之一,而灌溉量是影响淋溶量的主要因素,节水控灌处理(SRN、SMN)所产生的淋溶水量均低于常规灌溉处理(CON、RN、CRF),节水控灌处理淋溶水量比常规灌溉处理淋溶水量减少14.6%~18.4%;土壤淋溶水总氮、可溶性总氮、硝态氮浓度年内变化呈降低趋势,均在基施肥或第1次追施氮肥后出现峰值,是控制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施氮量是影响淋溶水氮素浓度的主要因素;2016~2018年总氮淋失量大小顺序均为CON(常规处理)>RN(减施氮肥)>SRN(减氮节水)>SMN(节水增施)>CRF(控释肥配施),CRF总氮淋失量较CON减少21.4~43.0 kg/hm2.[结论]CRF处理降低氮素淋失的效果最佳,与CON处理相比总氮淋失量降低比例为68.4% ~74.7%.

关键词: 施氮量 水肥管理 灌溉量 氮素淋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方式对宁夏银北灌区盐碱地土壤水热盐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寻求宁夏银北灌区盐碱地春玉米适宜的栽培方式,以传统平播(TF)为对照,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秸秆覆盖+平播(FS)、半膜平播(FP)、起垄沟播(RF)、垄膜沟播(PRF)等不同种植方式(处理)对平罗县盐碱地土壤水热盐及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TF)相比,在玉米拔节初期,PRF处理10~25 cm土层日平均温度提高1.53℃,5 cm深处中午时段的土温降低,5~25 cm土层早晨和傍晚两时段温度上升,土壤温度日变化变得平缓;PRF处理土壤含水率提高,耕层土壤盐分含量下降效果明显,0~20 cm土层和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分别提高了2.63%和3.68%,全盐含量分别降低了29.22%和50.55%;PRF处理出苗后第80 d玉米株高增加了99.67 cm,茎粗增加了0.72 cm;玉米籽粒产量较对照提高了56.18%,为各处理中最高。总之,垄膜沟播玉米种植方式能够改善宁夏银北灌区盐碱地土壤水、热、盐环境,提高玉米产量,是当地盐碱地玉米生产的适宜种植方式。

关键词: 银北灌区 垄膜沟播 土壤水热盐 玉米生长 玉米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薯/土壤带菌对马铃薯生长及其干腐病发生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侵染源对马铃薯生长及干腐病发生的影响,以及播前药剂拌种对马铃薯干腐病的防治效果,为宁夏马铃薯干腐病综合防控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种薯接菌和土壤接菌两种方式,并用杀菌剂进行种薯拌种或不拌种处理,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生长性状及其干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种薯接菌和土壤接菌对马铃薯生长和干腐病的发生均具有影响,其中种薯接菌T1-1处理的出苗率为89.55%,株高为54.19 cm,低于其他处理,而子代薯块平均病薯数为8.95个,发病率为34.00%,病情指数为20.64,远高于其他处理;随着土壤接入菌源量的增加,马铃薯生长指标呈递减趋势,而干腐病发病呈递增趋势;种薯药剂拌种处理马铃薯生长指标均高于不拌种处理,其干腐病发病均低于不拌种处理.[结论]种薯带菌是引起马铃薯干腐病发生的关键因素,药剂拌种可减少子代马铃薯干腐病的发生.

关键词: 马铃薯干腐病 种薯带菌 土壤带菌 药剂拌种 镰刀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南半干旱区饲用高粱品种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比较研究

草地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当前宁南半干旱区草畜产业发展中优质、高产牧草紧缺的问题,本试验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2018—2019年16个饲用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鲜干草产量表现最优品种是'大龙',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相对饲用价值表现最优品种是'美洲巨人'、'甘露400',粗蛋白含量表现最优品种是'绿巨人',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表现最优品种是'海狮'.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大龙'、'海狮'、'大力士'、'F10'、'海牛'5个品种表现最优,适合在宁南半干旱区进行推广种植.

关键词: 饲用高粱 草产量 品质 灰色关联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草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衍生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多重柱层析和重结晶的方法从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根中提取和分离6个黄酮类化合物,并通过结构修饰获得3个乙酰化衍生物,然后使用核磁共振和旋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比浊法测定9个化合物在10μg·mL-1时对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抑制率,并进一步测定了具有抑菌活性化合物的EC50(有效中浓度)和EC90(抑制率90%时的化合物浓度)值.结果表明:甘草根中6个黄酮类化合物及3个乙酰化衍生物分别为4′-O-甲基光甘草定、hispaglabridin B、光甘草定、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4,4′-O-二乙酰基异甘草素、4-O-乙酰基异甘草素和4′-O-乙酰基甘草素.在10μg·mL-1时,4′-O-甲基光甘草定、hispaglabridin B和光甘草定对大部分供试病原菌的抑制率较高,异甘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的抑制率达到76.25%,而4,4′-O-二乙酰基异甘草素和4-O-乙酰基异甘草素对部分病原菌的抑制率高于30.00%.4′-O-甲基光甘草定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EC50值均小于10.00μg·mL-1,对黄瓜灰霉病菌的EC50和EC90值显著(P<0.05)低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EC50和EC90值与甲基硫菌灵总体上无显著差异.Hispaglabridin B对黄瓜灰霉病菌的EC50和EC90值显著低于甲基硫菌灵.光甘草定的抑菌活性最强,除了对枸杞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EC50值为48.90μg·mL-1外,对其他供试病原菌的EC50值均小于10.00μg·mL-1,并且对水稻纹枯病菌、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黄瓜灰霉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EC50和EC90值总体上显著低于甲基硫菌灵.异甘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EC50值仅为2.98μg·mL-1,与对照药剂噻枯唑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4′-O-甲基光甘草定、hispaglabridin B和光甘草定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可作为新型生物农药先导化合物进行开发;异甘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可作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细菌病害防治药剂.

关键词: 甘草 黄酮类化合物 衍生物 植物病原菌 抑制率 室内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雨对荒漠草原生物土壤结皮化学计量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土壤结皮是干旱地区地表景观的基本组成部分,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北方荒漠化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化学计量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特别是降雨如何影响荒漠草原生物土壤结皮化学计量仍然不确定.该研究以自然降雨为对照,通过使用遮雨棚和喷灌系统控制降水输入,开展增水和减水处理野外控制性试验,研究降雨量对荒漠草原生物土壤结皮化学计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减水处理增加了结皮层C:N、C:P和N:P的比率,增水处理增加了结皮层下垫面C:N、C:P和N:P比率;2)减水处理增大了结皮层与下垫面之间C含量的差异,同时减小了N和P含量的差异,增水处理增大了结皮层与下垫面之间N和P含量的差异,减水处理有利于结皮层C的积累,而增水后结皮层中磷的有效性降低;3)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促进了结皮层及下垫面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SMBC)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SMBN)的积累,而过高的降雨量导致土壤养分损失,不利于SMBC和SMBN的积累.相对干旱的土壤环境有利于结皮层土壤C、N的富集,为土壤微生物呼吸提供较多的营养物质,有利于SMBC和SMBN的积累.总之,在中国北方荒漠化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和下垫面的C:N:P化学计量对降雨量有不同的响应.

关键词: 降雨 土壤 生物结皮 化学计量 荒漠草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部分地区奶牛犊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中国兽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宁夏地区犊牛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从3个市8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272份犊牛粪便样品,利用巢氏PCR技术对18S rRNA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隐孢子虫的总感染率为12.88%,银川市隐孢子虫感染率为16.89%,吴忠市隐孢子虫感染率为6.94%,石嘴山市隐孢子虫感染率为9.62%,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前、后感染率分别为14.14%,12.14%。序列处理分析发现3种隐孢子虫,分别为牛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ovis,C.bovis)、瑞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ryanae,C.ryanae)和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C.parvum),其中C.bovis分离率最高(54.29%)。研究表明这些地区犊牛隐孢子虫感染比较普遍,且感染的虫种有3种,其为深入了解宁夏部分地区隐孢子虫的分子流行情况提供了参考数据。

关键词: 宁夏 犊牛 隐孢子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土壤离子对微生物菌剂的响应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1~2种微生物配比,以减缓辣椒连作障碍.[方法]以辣椒连作8年大棚为对象,通过不同微生物菌剂配比的施用,研究连作辣椒土壤对不同微生物菌剂用量的影响特征,测定辣椒连作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土壤酶活性、土壤离子变化.[结果]胶质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2∶1∶2,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多,为8.1*10~6,真菌数量最少,为1.2*10~6,可显著增加土壤中细菌数量,降低土壤中有害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防止土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变;胶质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2∶1∶2,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最强,分别为777.07、201.53 mg/g·24h.[结论]胶质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2∶1∶2处理,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减少了土壤中离子的富集,能有效减缓辣椒土壤连作障碍.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连作 辣椒 土壤 微生物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模拟水分胁迫及复水对宁夏贺兰山油松种子萌芽的影响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系统研究了水分胁迫及复水对贺兰山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主要包括发芽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上升到20%~30%,上述指标均受到强烈抑制.复水后,除了发芽速度,其他发芽指标都显著低于对照,不同水分胁迫复水处理之间发芽指标差异不显著.这些发现为更好地理解贺兰山油松自然更新经营管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油松 水分胁迫 种子发芽 贺兰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