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齐齐哈尔地区糜子倒伏原因及预防方法探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糜子是齐齐哈尔地区的优势杂粮作物,近年来糜子倒伏现象呈逐渐加重趋势,直接影响糜子的产量和机械化收获。本文分析了齐齐哈尔地区糜子倒伏发生的原因,探讨了糜子倒伏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糜子 倒伏原因 预防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收获后复种饲用油菜技术示范性推广研究

新疆农业科技 2018

摘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高度重视对口援疆工作,坚决贯彻中央决定部署,秉承"用心援疆、用情援疆、用智援疆、用党的好政策援疆"的理念,坚持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帮其所需,紧密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的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科技援助措施,解其所难,取得了一批有特色的科技援疆成果。本文阐述了黑龙江省第三批科技援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冬小麦收获后复种饲用油菜技术示范性推广》在第十师获得了成功。

关键词: 科技援疆 复种 饲用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糯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摘要:鲜食糯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是一项以机械化为主导的鲜食糯玉米高效生产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化耕整地技术、机械播种施肥技术、机械除草施药技术和机械化收获技术。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促进鲜食玉米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无害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全程机械化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高蛋白大豆品种黑河43

大豆科技 2018

摘要:大豆品种黑河4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以早熟、高产、抗病秆强优异育种材料黑交92-1544为母本,以含有美国血缘的优异育种材料黑交94-1211为父本,聚合国内外优良大豆血缘,经多年选育而成。2007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黑河43。亚有限结荚习性,紫花、长叶、茸毛灰色,种皮黄色、脐色淡、外观好,中抗灰斑病,完全粒率高,商品性佳。蛋白质含量40.80%~42.87%,平均41.84%。黑河43大豆大面积机械化种植,一般产量3 000公斤/公顷,适宜在第四积温带,第三、四过渡积温带和第四、五过渡积温带种植。

关键词: 大豆 黑河43 高蛋白 灰斑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帚高粱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在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73份不同来源的帚高粱种质资源及其杂交后代进行了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来源的帚高粱品种主要在生育期、株高、穗长、单穗糜子数及伸出程度等性状上差异较大。杂交后的育种材料在多个性状上表现优良,与来源于不同国家的品种有很大差异,利用各来源品种特有的优异性状可有效进行帚高粱的品种改良。遗传距离为0. 64时将所有品种划分为5个类群。由于来源于各国的帚高粱品种间有一定的相似性,不能按其来源进行类群的明确划分,而改良后的育种材料类群划分比较集中。帚高粱的多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种质创新中要同时进行考虑,应选择生育期适宜、株高较矮、穗较长、单穗糜子数多、穗柄较粗以及脱粒后单穗重、单穗粒重、千粒重均高的性状,但伸出程度和穗柄不宜过长。

关键词: 帚高粱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表型性状 性状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江平原不同稻田土壤化学性质演变特征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目的]明确三江地区不同类型稻田土壤化学性质演变特征。[方法]以三江平原地区主要种稻土壤草甸土、草甸黑土、白浆土为调查对象,采集0~40年不同种稻年限的土壤样本,开展不同种稻年限水田土壤化学性质演变规律的研究。[结果]不同类型土壤种稻后,土壤化学性质演变规律存在异同;3类土壤耕层有机碳含量随种稻年限增加均呈上升趋势;草甸土心土层和犁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种稻后上升,白浆土犁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种稻后上升,随种稻年限延长无变化,心土层有机碳含量种稻后下降;草甸黑土心土层和犁底层有机碳含量种稻后无增加趋势;草甸土和草甸黑土土壤中还原性物质总量种稻后在各层均增加,随种稻年限增加有上升趋势,白浆土土壤中还原物质含量在耕层和犁底层随种稻年限增加呈上升趋势;草甸土种稻后各层土壤Fe~(2+)、Mn~(2+)含量均增加,在种稻10年后向下移动,可达到心土层;草甸黑土种稻后各层土壤Fe~(2+)含量增加,Mn~(2+)仅在耕层有增加趋势;白浆土Fe~(2+)、Mn~(2+)含量在耕层和犁底层增加,在种稻10年后向下移动至犁底层。[结论]3类土壤在种稻过程中已具有向水稻土形成的一些特征。

关键词: 稻田 土壤类型 年限 化学性质 演变特征 三江平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覆盖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土壤与作物 2018

摘要:以秸秆还田试验为研究平台,探讨玉米秸秆覆盖下配施不同水平氮肥对春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明确农田黑土玉米秸秆覆盖下春玉米产量与氮肥施用量的关系。试验以秸秆覆盖(不覆盖、秸秆覆盖)为主区,不同氮肥水平(纯N)(0、135 kg·hm~(-2)、180 kg·hm~(-2)、225 kg·hm~(-2))为副区,测定了春玉米的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纯N)(0~180 kg·hm~(-2))较低时,与无秸秆覆盖各处理相比,秸秆覆盖降低了春玉米的株高(2.71%~6.55%)、穗长(4.26%~10.1%)、穗粗(3.92%~7.74%)和百粒重(0.67%~1.68%),导致春玉米产量降低(4.30~11.0%,P<0.05)。在施氮量较高(纯N)(225 kg·hm~(-2))时,与无秸秆覆盖相比,秸秆覆盖增加了春玉米的株高6.41%、穗长6.38%、穗粗5.67%和百粒重4.29%,提高了春玉米的产量6.82%(P<0.05)。秸秆覆盖下春玉米产量与施氮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秸秆覆盖下,春玉米氮肥农学利用效率表现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递减的趋势,说明秸秆覆盖后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增加效应与施氮量关系密切,在4个氮肥水平中,以(纯N)225 kg·hm~(-2)施氮量配合秸秆覆盖方式实际运用的价值较高。

关键词: 秸秆覆盖 施氮量 春玉米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雄性不育两用系转录组分析与抗氧化酶活性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瓜(Cucumis melo)主要在世界温带到热带地区栽培。为从转录组水平上挖掘甜瓜雄性不育的发生过程与超氧代谢和相关氧化酶活性的相关性,本研究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对甜瓜可育株与不育株5mm的花蕾雄蕊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氧化酶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此外,本研究在花蕾雄蕊5 mm时期对其进行qRT-PCR分析以鉴定差异基因表达量,并对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的花蕾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共有1 364个差异基因表达,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共有834个,表达下调的基因共有530个。根据相同或相似的表达模式对上述筛选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共将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分为28类,其中第8类中有18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参与超氧代谢途径相关性极其显著(P>0.001)。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显示,共有1 118个基因归属于生物合成、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3大分支,过氧化氢酶参与的催化过程中有57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7个基因差异表达极显著。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注释结果显示,与氧化还原酶相关的差异基因为10个,其中9个为过氧化物酶同源基因,1个为过氧化氢酶相关表达基因。在苯丙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中,与过氧化物酶相关基因MELO3C012183在雄性不育株与雄性可育株相比基因表达显著上调,过氧化物酶相关基因MELO3C014656表达显著下调。在色氨酸代谢途径中,与过氧化氢酶同工酶相关基因MELO3C017024在雄性不育株与雄性可育株相比基因表达显著上调。qRT-PCR验证表明,与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相关基因peroxidase 2-like precursor和peroxidase 11表达量可育株都低于不育株,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相关表达基因catalase isozyme1-like表达量可育株高于不育株,而雄性不育株中POD和CAT酶活性均高于可育株。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不育株系中的差异表达是由植物自我保护激发诱导产生,氧自由基的积累使不育株系的膜脂过氧化水平异常升高,此现象有可能对小孢子发育造成伤害,从而导致花粉败育。本研究为甜瓜花粉发生败育的内在原因和作用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甜瓜 雄性不育 转录组测序 抗氧化酶活性 差异表达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引玉米自交系青枯病抗性种质资源筛选

种子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外引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及青枯病抗性,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提高育种成效,2015—2016年通过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相关性状评价,鉴定得到8M129、3IIH 6和2FADB等33份优异高产、适宜黑龙江省种植的自交系;田间接菌鉴定得到2MCDB、B 97和GEMN-0117等25份自交系对青枯病具有较高抗性,可作为新的青枯病抗性种质扩充现有的种质资源,在育种中进一步利用;结合主要农艺性状和青枯病抗性鉴定,对外引玉米自交系进行综合评价,得到LH 181、MBUB、LH 195、LH 214、PHPR 5、PHJ 65、LH 213、LH 209、PHR 58、PHVA 9、LH 215和PHWG 5等12个自交系育种潜力大、综合性状优良、适合黑龙江省种植,育种中可以优先加以利用,将其作为亲本较易选育出综合表现好或高产的组合。

关键词: 青枯病 种质资源 青枯病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菇深色菌株与G30杂交的子实体性状比较及关联度分析

北方园艺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缩短平菇菌株的育种年限,加快优良菌株的获得,以平菇的5个栽培菌株P129、黑380、茶39、华平49和B5-19分析与G30(高温30)菌株杂交后获得的71个子实体为材料,通过对71个子实体的菌丝生长速度及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并进行方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菌株HP28产量最高,每袋单产为1 007.5g,P16与HP41关联度最大,其综合性状最好,因此,筛选出综合性状较优良的平菇菌株P16、HP41。

关键词: 平菇 杂交 育种 灰色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