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垦区西部矮秆高粱新品种齐杂722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农业科技通讯 》 2018
摘要:矮高粱的种植和发展长久以来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以其高产量和高种植率在北方市场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矮高粱对干旱、水涝、盐碱和瘠薄等方面具有多重抗性,因而在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广泛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黑龙江垦区西部矮秆高粱新品种齐杂722的高产栽培技术。


酿造高粱品种龙杂16号及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 2018
摘要:龙杂16号是以黑龙433A为母本、哈恢591为父本,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的高粱杂交品种。该杂交种出苗至成熟108d,生育积温2280℃,株高120cm,穗长27cm,单穗重85g,千粒重30g,自交结实率95%以上,每hm~2产量7838.5kg;粗蛋白含量10.43%,淀粉含量71.50%,单宁含量1.27%,是高产、优质酿造高粱杂交新品种。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登记。


覆土对双孢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目的]确定寒地适用的覆土材料配方,增加双孢菇的产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法,应用泥炭土与田土的不同配比,进行双孢菇栽培试验。[结果]随着泥炭土比例的增加,持水率和孔隙度增大,70%泥炭土处理的持水率、孔隙度、电导率值最大,分别为59.47%、81.95%和0.456 m S/cm。泥炭土加入对双孢菇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70%泥炭土和30%田土混合产量最高,覆土30 d后产量达4.56 kg/m~2,较CK增产18.75%。该处理双孢菇品质最好,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41.49%、4.11%和10.76%;70%泥炭土双孢菇增产最多,增产0.72 kg/m~2,可增收7.2元/m~2。[结论]综合考虑建议泥炭土的添加量为50%~70%。


北方大棚栽培鸡腿菇技术
《食用菌 》 2018
摘要: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又名毛头鬼伞,是真菌门(Eumycota)鬼伞科(Corinaceae)鬼伞属(Coprinus)的一种草腐土生菌类~([1-3]),因其形似鸡腿而得名。目前鸡腿菇全世界皆有分布,我国主要产于北方,近年来人工栽培技术越来越成熟。北方气候冬天寒冷干燥,夏天炎热多雨,笔者针对黑龙江气候条件总结大棚栽培鸡腿菇技术,仅供参考。1菌株与栽培时间的选择鸡腿菇菌株由黑龙江省微生物菌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栽培时间一般安排在北方春季4-5月或秋季10-11月,温度在10~20℃最佳。


应用SNP精准鉴定大豆种质及构建可扫描身份证
《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加强大豆种质资源管理及品种保护,本研究构建了一套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的快速鉴定体系。选用分布于13个基因的23个SNP标记对599份大豆表型精准鉴定种质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SN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0~0.722,其中3个SNP在供试材料中不存在碱基差异,2个SNP为特异等位变异。从具有多态性的20个SNP中选出14个(Gly SNP14)用于种质鉴定,其中12个为高多态性SNP,2个为特异性SNP。模拟结果表明,Gly SNP14的种质鉴别能力(750份种质)高于任意相同数目标记构成的SNP随机组合(最多361份种质)。Gly SNP14在599份种质中共形成了176个单倍型,其中100份种质具有独特的单倍型。结合这些种质的其他属性,构建了100份种质由38个数字组成的身份证,前10位数字为种质属性信息码,包括品种类别、来源地等;11~38位数字为品种分子指纹码,代表品种的特异分子信息,并最终以一维码和二维码的形式表示,为种质资源简易管理与保护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豆 SNP 遗传多样性 DNA指纹图谱 品种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