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黑龙江垦区西部矮秆高粱新品种齐杂722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摘要:矮高粱的种植和发展长久以来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以其高产量和高种植率在北方市场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矮高粱对干旱、水涝、盐碱和瘠薄等方面具有多重抗性,因而在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广泛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黑龙江垦区西部矮秆高粱新品种齐杂722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矮高粱 齐杂722 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酿造高粱品种龙杂16号及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18

摘要:龙杂16号是以黑龙433A为母本、哈恢591为父本,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的高粱杂交品种。该杂交种出苗至成熟108d,生育积温2280℃,株高120cm,穗长27cm,单穗重85g,千粒重30g,自交结实率95%以上,每hm~2产量7838.5kg;粗蛋白含量10.43%,淀粉含量71.50%,单宁含量1.27%,是高产、优质酿造高粱杂交新品种。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登记。

关键词: 高粱 龙杂16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方式对笃斯越橘种子萌发的影响

中国种业 2018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探究了不同pH值、赤霉素浓度及浸种时间对笃斯越橘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对笃斯越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发芽势均有显著提高。其中以溶液的pH=5.0,赤霉素浓度为400mg/L的,浸种18h后,再播种于pH值为5.0的土壤中效果最好,笃斯越橘萌发率可达91.33%。

关键词: pH值 赤霉素 浸种时间 笃斯越橘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覆土对双孢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目的]确定寒地适用的覆土材料配方,增加双孢菇的产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法,应用泥炭土与田土的不同配比,进行双孢菇栽培试验。[结果]随着泥炭土比例的增加,持水率和孔隙度增大,70%泥炭土处理的持水率、孔隙度、电导率值最大,分别为59.47%、81.95%和0.456 m S/cm。泥炭土加入对双孢菇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70%泥炭土和30%田土混合产量最高,覆土30 d后产量达4.56 kg/m~2,较CK增产18.75%。该处理双孢菇品质最好,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41.49%、4.11%和10.76%;70%泥炭土双孢菇增产最多,增产0.72 kg/m~2,可增收7.2元/m~2。[结论]综合考虑建议泥炭土的添加量为50%~70%。

关键词: 覆土 双孢菇 泥炭土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嫩单19的种植表现与栽培技术

中国农技推广 2018

摘要:玉米新品种嫩单1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于2009年以自育自交系N8924为母本,自育自交系N792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高产、优质杂交种。该品种在适应区生育日数约127天,需≥10℃活动积温2 600℃左右,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及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通过多年的栽培试验,调查并验证其产量表现,并介绍了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种植表现 产量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肥料组配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筛选出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最适肥料使用方案,以荷兰7号马铃薯为供试品种,农大哥生物菌肥、叶面肥(806植物营养液)超敏植物激活蛋白(Messenger)/超敏蛋白微粒剂、农大有机肥为材料,研究不同供试肥料组配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于播种前施用农大有机肥加苗期施用806植物营养液该组配方案对马铃薯生长势、抗病性、抗逆性、单株性状及产量等指标作用效果最好,苗期施用超敏植物激活蛋白可显著提升马铃薯品质。

关键词: 肥料组配 生理指标 品质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大棚栽培鸡腿菇技术

食用菌 2018

摘要: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又名毛头鬼伞,是真菌门(Eumycota)鬼伞科(Corinaceae)鬼伞属(Coprinus)的一种草腐土生菌类~([1-3]),因其形似鸡腿而得名。目前鸡腿菇全世界皆有分布,我国主要产于北方,近年来人工栽培技术越来越成熟。北方气候冬天寒冷干燥,夏天炎热多雨,笔者针对黑龙江气候条件总结大棚栽培鸡腿菇技术,仅供参考。1菌株与栽培时间的选择鸡腿菇菌株由黑龙江省微生物菌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栽培时间一般安排在北方春季4-5月或秋季10-11月,温度在10~20℃最佳。

关键词: 鸡腿菇 北方大棚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SNP精准鉴定大豆种质及构建可扫描身份证

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加强大豆种质资源管理及品种保护,本研究构建了一套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的快速鉴定体系。选用分布于13个基因的23个SNP标记对599份大豆表型精准鉴定种质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SN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0~0.722,其中3个SNP在供试材料中不存在碱基差异,2个SNP为特异等位变异。从具有多态性的20个SNP中选出14个(Gly SNP14)用于种质鉴定,其中12个为高多态性SNP,2个为特异性SNP。模拟结果表明,Gly SNP14的种质鉴别能力(750份种质)高于任意相同数目标记构成的SNP随机组合(最多361份种质)。Gly SNP14在599份种质中共形成了176个单倍型,其中100份种质具有独特的单倍型。结合这些种质的其他属性,构建了100份种质由38个数字组成的身份证,前10位数字为种质属性信息码,包括品种类别、来源地等;11~38位数字为品种分子指纹码,代表品种的特异分子信息,并最终以一维码和二维码的形式表示,为种质资源简易管理与保护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豆 SNP 遗传多样性 DNA指纹图谱 品种I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优质大豆品种绥农38的选育推广及体会

中国种业 2018

摘要:绥农38是以黑河31为母本、绥农3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其脂肪含量21.13%,蛋白质含量37.80%,2013年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2806.8kg,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13.3%。201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以及吉林、内蒙古、新疆等省区相适应的积温区域种植。

关键词: 大豆 绥农38 早熟 高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在黑龙江省的应用前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水稻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也叫侧深施肥、侧条施肥或机插深施肥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且应用比较成熟的深度施肥方法,该技术在日本已普遍应用,我国部分地区也在试用,黑龙江省作为水稻的主产区,水稻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在部分农场和地方县市得到应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大面积推广,通过分析该技术在黑龙江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势,进一步提出了发展前景。

关键词: 水稻 施肥插秧一体化 应用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