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优良基因聚合利用及高油大豆绥农48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18

摘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选育高油、抗病、高产、广适应性的育种目标,聚合了丰富的国内外优良遗传基因,选育出了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高油大豆品种绥农48。该品种脂肪含量21.55%,蛋白质含量38.71%,生育日数117d,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3172.2kg,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8.1%。

关键词: 大豆 绥农48 高油 高产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丘陵区暗棕壤施肥模式对大豆生物学性状及产量影响

中国林副特产 2018

摘要:为了改变丘陵区暗棕壤大豆田传统守旧的施肥模式而低产的局面,评价不同施肥模式对大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建立筛选最佳施肥模式试验研究,采用田间小区模拟试验的方法,测定了不同含量N、P、K和微量元素下、不同大豆生长阶段(分枝期、盛花期、盛荚期和鼓粒期)下的大豆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植株鲜干重和株高,分析了不通施肥模式对大豆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丘陵半山区中低产田大豆土壤最佳优化施肥技术模式为:优化施肥+花期追氮的效果最好,产量水平较常规施肥增产29.57%,增产率达到36.04%;该施肥模式表现出增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该研究结果提出的大豆施肥模式可为坡耕地土壤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丘陵区 施肥模式 大豆 生物学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新品种龙达3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大豆科技 2018

摘要:大豆新品种龙达3号2年区试试验平均产量2 318.4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黑河43增产10.3%;蛋白质含量40.71%,脂肪含量20.11%;出苗至成熟11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150℃,为早熟春大豆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推广种植。

关键词: 大豆 龙达3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对水稻生育动态和茎蘖利用特征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8

摘要:利用多蘖小穗型常规品种空育131和少蘖大穗型品种超级稻龙粳21,设置3个用氮水平及4个基蘖肥与穗粒肥用氮比例,研究了氮肥施用方式对寒地水稻分蘖动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群体茎蘖数增加,高峰苗数显著增多,多蘖小穗型常规品种空育131增加幅度较大,而少蘖大穗型超级稻品种龙粳21增加幅度较小。基蘖肥比例增加,群体茎蘖数增多,随着穗粒肥比例的提高,高峰苗数有减少的趋势。氮肥总量与运筹互作对群体茎蘖动态有较大的影响,低氮(115 kg/hm~2)水平下氮肥后移降低群体茎蘖数的效应明显高于高氮(161 kg/hm~2)水平下的效应。随着施氮总量的增加,两品种的群体最高茎数、最高分蘖数、分蘖穗数和分蘖穗比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有效分蘖率和成穗率逐渐降低。少蘖大穗型超级稻品种龙粳21以基蘖肥与穗粒肥施用比例7∶3处理的有效分蘖率和成穗率较高,多蘖小穗型常规品种空育131以8∶2处理有效分蘖率和成穗率较高。在低氮水平下,增加穗粒肥施入比例可明显降低多蘖小穗型常规品种群体茎蘖数,导致群体收获穗不足。在中高氮水平下,适当增加穗粒肥施入比例将有利于提高少蘖大穗型超级稻品种群体有效分蘖率和成穗率。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寒地 施氮方式 生育动态 成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栽培技术及机播秧栽培方式研究

农业与技术 2018

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水稻栽培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的发展需求,相关部门应合理使用水稻栽培技术与机播插秧方式开展水稻的栽培工作,保证可以提升其生产质量与产量,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针对水稻栽培技术与机播插秧栽培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技术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 水稻栽培技术 机播插秧 栽培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业大麻繁殖田茎秆高效利用

中国麻业科学 2018

摘要:当前工业大麻产业发展迅猛,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工业大麻资源成为大麻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工业大麻种植生产中繁殖田收获种子后的大量茎秆尚未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上的巨大浪费,文章简述了工业大麻种子田茎秆的高效综合利用途径,对充分开发工业大麻的综合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工业大麻 茎秆 高效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冻土分割搬迁后土壤融合效果评价

土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土壤搬迁后与新址的融合效果,以一个搬迁土块为研究对象,明确搬迁土块间的接缝处土壤与距接缝处不同距离的中心土壤在理化特性上的不同。结果表明,0~20 cm层次土体中心50 cm处的田间持水量比接缝处高5%,容重低4%,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其他层次;20~40 cm层次,土壤的固相率和容重高于其他层次,田间持水量降低,土块横切面各部位物理性质均无明显差别;剖面底部80~100 cm层次接缝处土壤松散缝处的固相率比30 cm和土体中心处低4.3%,液相率低3.1%,气相率高出7.6%,容重下降8.3%。0~40 cm土层的缝处、距缝30 cm和距缝50 cm处的孔隙率均低于40~100 cm层次,其中80~100 cm层次的孔隙率最大,20~40cm孔隙率最低为44.2%;土壤饱和导水率0~20 cm层次为35.3~38.0 cm/d,随着深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均小于20cm/d;而80~100 cm层次缝处的饱和导水率值高达144.4 cm/d,是表层土壤的4倍。同一层次搬迁土块缝处与土块中心土壤速效养分无明显差别,缝处全氮含量均高于土块的其他位置,且与距缝30 cm和50 cm处的数值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pH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增大,碱解氮和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下降。长期定位土壤搬迁5 a后,深层土壤接缝处还处于疏松状态,下层土壤的融合要弱于上层土壤。

关键词: 长期定位 土壤分割和搬迁 理化性质 容重 田间持水量 孔隙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早熟机械化栽培高粱新品种龙杂18号

种子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龙杂18号系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选育的矮胖秆酿造型高粱新品种,适合黑龙江省北部极早熟地区机械化栽培。

关键词: 高粱 龙杂18号 极早熟 机械化栽培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授粉方式对越冬生产草莓产量的影响

南方农业 2018

摘要:在大庆地区温室草莓越冬生产过程中,利用凹唇壁蜂授粉、蜜蜂授粉和激素授粉三种授粉方式,比较草莓商品性和产量等相关问题。试验结果显示,三种授粉方式均可以解决草莓越冬生产授粉问题,但凹唇壁蜂授粉和蜜蜂授粉在着果率、畸形果率、产量上均与激素授粉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单果重方面无显著差异。凹唇壁蜂授粉和蜜蜂授粉均可为草莓越冬生产的有效授粉方式。

关键词: 草莓 凹唇壁蜂 蜜蜂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丰产优质食用大豆新品种黑河53选育与大面积推广原因浅析

大豆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河53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以黑辐97-43和北97-03为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食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熟期早,抗倒伏,田间表现抗病性强,商品性好,适宜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第五积温带种植,在适宜区推广速度较快,本文重点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及得以快速推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早熟 丰产 黑河53号 特征特性 原因浅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