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分析
《农学学报 》 2019
摘要:为了明确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水稻品种及种质资源的水稻纹枯病发生情况,探讨其抗性类型,采用田间小区常规种植,对55份水稻品种及种质资源进行了水稻纹枯病田间调查。结果表明:55份水稻品种及种质资源均有不同程度的水稻纹枯病发生,平均田间病丛率为58.4%,变幅25.2%~100.0%,平均病情指数52.2,其中仅‘松粘4号’表现为抗性‘,‘松538’、‘松粳19’、‘松粘1号’、‘松粳28’、‘松粳48’、‘松536’、‘松粳3号’、‘松粳15’、‘98131’、‘松粳10号’、‘J36’、‘J39’、‘J42’共13份表现为中抗,抗性品种占1.8%,中抗品种占23.6%,总体抗感比14:41。


刈割施氮对羊草草甸土壤—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刈割频次和施氮处理研究松嫩羊草草甸土壤、植物化学计量学特征以及功能群植物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羊草草甸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受刈割频次的影响显著,与不刈割处理相比,刈割1次和2次分别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为50.5%和73.4%。施氮处理没有影响松嫩羊草草甸土壤全氮、全磷含量以及速效氮磷含量。刈割、施氮均提高植物群落总氮磷含量,降低植物群落氮磷比至13.68,但植物功能群较植物群落形成了维持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相对更稳定的能力,其内稳态在刈割频次、施氮处理和二者交互均无显著影响。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表明,刈割和施氮显著增加群落生物量,但对功能群植物的生物量的增减程度不同。


防治谷瘟病生物杀菌剂的筛选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明确常用生物杀菌剂对谷子生长的安全性及对谷瘟病的防治效果,选用3种常用的生物杀菌剂,分别设置低、中、高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筛选出低毒、低残留、安全、高效的防治谷瘟病的生物杀菌剂。结果表明:1 000亿芽孢·g~(-1)的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及2%春雷霉素水剂对谷瘟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10%多抗霉素水剂,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其中1 000亿芽孢·g~(-1)的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1 125、1 500g·hm~(-2),2%春雷霉素水剂有效成分用量30、36g·hm~(-2)处理对谷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施药后10d,防治效果在76.42%~82.23%;施药后20d,防治效果在73.05%~78.59%。
关键词: 谷瘟病 生物杀菌剂 枯草芽孢杆菌 春雷霉素 多抗霉素


绵羊IGF-Ⅰ基因Ⅱ类变异剪接体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绵羊IGF-Ⅰ基因变异剪接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成功获得了IGF-Ⅰ基因Ⅱ类的2种变异剪接体(Ea和Eb型),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析2种变异剪接体的结构特性,并探讨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Ea和Eb型由同一基因通过选择性剪切形成,均是绵羊中新发现的类型,预测其分别编码138 aa和172 aa,2种变异剪接体的信号肽剪切位点、进化同源性、亚细胞定位、蛋白质空间结构预测结果类似,但二者包含不同的共价修饰位点。组织表达分析表明,2种变异剪接体在肝组织中表达量均最高,其次为脂肪、胃、睾丸、肌肉和皮肤组织,心、脾、肺、肾、肠、膀胱组织的表达水平较低;在胃中,羔羊期2种变异剪接体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成羊期(P<0.01),在睾丸中,羔羊期IGF-Ⅰ基因Ⅱ类Ea型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成羊期(P<0.05)。总体上来看,在各种组织中IGF-Ⅰ基因Ⅱ类Ea型的表达水平高于Eb型,为优势转录本类型。
关键词: 绵羊 IGF-Ⅰ基因 变异剪接体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


双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网络体优化策略
《中国林副特产 》 2019
摘要:基于生态网络理论构建理论依据与原则对双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网络进行构建;通过对源斑块的选取、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建立生态廊道并对景观斑块阻力进行评价分析,提出了适宜研究区的重要源斑块与重要廊道、潜在廊道,最终构建成一套完整的双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生态网络体系,并从重要生态斑块、暂栖地、生态廊道下垫面生境质量、生态网络控制框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生态网络优化策略。


辣椒种质资源的形态学和SRAP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探索辣椒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对43份辣椒种质进行形态学和SRAP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根据辣椒的28个形态学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系数6处可以聚为6个组群.94对SRAP引物组合中,每对引物平均扩增的清晰条带数为8.34条,其中多态性比率为13.90%,从中筛选出28对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用于SRAP分析.绘制亲缘关系聚类图,43份辣椒种质间的相似系数分布为0.59~0.96,在0.72的相似系数处分为6个组群.SRAP聚类与形态学聚类相似度高,二者都可为辣椒的遗传分析及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黑龙江西部地区水稻综合节水技术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解决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水稻种植水分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开展节水技术研究,最终建立渠道防渗结合间歇灌溉的综合节水模式,实现水稻生产节水、节本、增效。结果表明: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可减少输水损失,应用间歇灌溉可减少田间灌水损失;集成的综合节水模式和相邻地块的常规种植相比,水稻的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均有所增加,穗粒重和产量明显提高,产量增加5.87%;WUE_(总水分)提高17.95%;节约成本投入285元·hm~(-2),经济效益增加1 842.9元·hm~(-2),增幅14.26%。


中国马铃薯不同产区氮肥利用率的比较分析
《中国蔬菜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问卷调研和文献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6个马铃薯主产区氮肥施用量、基肥量、追肥次数、马铃薯产量等因素,对马铃薯氮肥利用率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探讨提高马铃薯氮肥偏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不同产区马铃薯氮肥偏生产力差异较大,东北区为184 kg·kg-1、西南区110 kg·kg-1、中原区104 kg·kg-1、华南区99 kg·kg-1、西北区95 kg·kg-1、华北区84 kg·kg-1;氮肥施用过量是氮肥偏生产力低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土壤测试与植株营养诊断相结合的氮肥推荐方案、新型肥料和有机肥配施的施肥方式进行马铃薯产量潜力的充分挖掘是实现减氮增效的有效技术途径.


黑龙江省蔬菜育苗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国蔬菜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2018年黑龙江省蔬菜总播种面积约48万hm~2,共有150家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进行种苗繁育,主要以自繁自育自用为主,少量销售周边地区;年育苗量逾60亿株,其中黄瓜和辣(甜)椒的占比较大;育苗设施设备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管理水平差,依靠蔬菜生产优势区域建立集约化育苗示范基地势在必行.目前我国蔬菜集约化育苗供苗量约1 000亿株,而蔬菜种苗需求量超过6 800亿株,缺口很大,蔬菜集约化育苗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