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高膳食纤维食用菌营养工程米的工艺优化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研发一款新型的高膳食纤维食用菌营养工程米为目的,以大米、玉米、常见食用菌(黑木耳、榛蘑、香菇、银耳)为原料考察对象,通过线性规划确定高膳食纤维挤压食用菌营养工程米的原料为玉米和香菇,玉米:香菇配比为92.4∶7.6;在此基础上,运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对工程米的双螺杆挤压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螺杆转速126 r/min、水分含量26%、模头温度51℃,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挤压工程米具有较高的复水率和质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185.35%±3.17%和(78.37±1.25)分。工程米膳食纤维含量约为7.3%。本研究开发的高膳食纤维食用菌挤压营养工程米色泽呈均一的浅褐色,粒型接近普通大米,并伴有香菇的特殊气味,营养丰富,尤其富含膳食纤维。该产品的研发可为市场提供一款新型的工程米,为营养工程米的推广提供一定的补充。

关键词: 高膳食纤维 营养工程米 工艺优化 双螺杆挤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用途板块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摘要:成果转化工作目前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成果转化收益的研究更是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梳理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分析成果转化收益的用途,探讨转化收益各用途的分配比例问题。为实现成果转化收益的合理运用及成果转化管理工作科学高效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成果转化 收益分配 用途 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江平原草甸白浆土水田氮肥优化研究及应用——以前进农场为例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草甸白浆土水稻科学施氮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在三江平原草甸白浆土上开展了氮肥用量研究的多点试验,根据施肥量—水稻产量对应关系提出草甸白浆土水稻优化施肥技术,并在大面积生产上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得出:草甸白浆土上水稻产量与施氮量呈2次曲线关系,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施氮量为101.50kg·hm~(-2),可得到最高理论产量为8 279.70 kg·hm~(-2);施氮量超过101.50 kg·hm~(-2)后产量则下降;施肥量为97.56 kg·hm~(-2),水稻理论产量7 909.43 kg·hm~(-2),水稻可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水稻产量与氮素累积量呈2次函数关系,随施氮量增加,植株氮素含量增加,但氮素累积量降低,水稻产量降低与水稻生物产量降低有关。大面积示范证明,草甸白浆土氮素最佳推荐氮肥用量符合农业生产实际,施氮量为100 kg·hm~(-2)可以达到高产兼高效的生产目标。

关键词: 草甸白浆土 水稻 氮肥 优化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脲甲醛(MU)缓释氮肥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减少氮肥施用量,明确玉米施用聚脲甲醛缓释肥的最佳施肥配方。本研究以鑫鑫1号为材料,以聚脲甲醛的氮利用率相当于普通尿素的1.3、1.6、1.9倍,设置常规施肥、不施氮肥和几种不同聚脲甲醛施用量处理,研究聚脲甲醛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U50、MU70对玉米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无显著影响。处理2(1.3倍利用率75%MU50+25%PU)、处理3(1.3倍利用率50%MU50+50%PU)的氮肥利用率高于常规施肥,其他各处理氮肥利用率均不同程度低于常规施肥。相同施肥量情况下,施用MU50氮肥利用率高于MU70。减施氮肥较常规施肥降低穗粗、百粒重,增加秃尖长度,产量降低,其中处理2、处理12(1.3倍利用率75%MU70+25%PU)与常规施肥产量差异不显著。相同施肥量情况下,施用MU50产量高于MU70。综上,处理2(1.3倍利用率75%MU50+25%PU)在保证产量不降低的同时,氮肥利用率较高,具有节肥增效的潜力。

关键词: 玉米 聚脲甲醛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线虫胁迫下大豆肌醇加氧酶活力研究

大豆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大豆根部后,肌醇加氧酶活力的变化,以感病品种辽豆15和抗病品种灰皮支黑豆、哈尔滨小黑豆和小粒黑豆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接种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后,利用肌醇加氧酶(MIOX)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肌醇加氧酶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接种后的第5天,感病品种辽豆15酶活力达到最大值,约为对照组的1. 61倍。而抗病品种哈尔滨小黑豆、灰皮支黑豆和小粒黑豆分别在接种后的第10天、第15天、第5天肌醇加氧酶活力达到最高,分别是对照组酶活力的1. 46,1. 51,1. 85倍。

关键词: 大豆 肌醇加氧酶 大豆胞囊线虫 酶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碳对玉米茎腐病控害作用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探究不同基质材料的生物炭对土传病害的抑制能力和对作物的促生作用,以玉米茎腐病为研究对象,通过向土壤中添加3%的生物炭处理,利用盆栽试验测定了4种生物炭对玉米茎腐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防控效果和对玉米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4种生物炭后,玉米植株的株高、根长(麦秆炭D处理稍低于对照外)、鲜重均高于接种病原菌处理的对照。稻壳炭A和竹制炭B处理显著的降低了茎腐病病原菌的侵染危害,控害效果分别达到52.00%和55.99%;其它两种生物炭控害效果不明显。表明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后,对玉米茎腐病起到了较好的抑制效果,且对植株生长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

关键词: 生物炭 玉米茎腐病 控害效果 促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企业知识扩散路径对知识进化的传导机制——基于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和知识基调节作用

科技管理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以农业企业为例,设计出以知识扩散路径为自变量、知识进化为因变量的研究框架模型;将知识共享和知识基纳入该研究框架,发掘知识扩散路径对农业企业知识进化的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知识扩散路径和知识进化之间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知识共享在知识扩散路径与知识进化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知识基在知识扩散路径同知识进化之间发挥着调节作用,即强知识基农业企业较弱知识基农业企业更容易进行知识共享,最终推动知识进化的进程。

关键词: 知识扩散路径 知识进化 知识共享 知识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大豆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含有蛋白、多肽、异黄酮、低聚糖、皂苷、磷脂、亚精胺、植酸、维生素E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平衡人体氨基酸、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癌、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调整雌激素水平等生理活性,在食品、保健品、药品及化妆品等行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大豆活性成分在生理功能、提取方法、种质筛选、分子生物学机制、综合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充分开发大豆活性成分的生理功能,选育专用型品种对于促进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展望,旨在提高对大豆活性成分重要价值的认识,充分开发利用大豆产品,为发展大豆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 活性成分 蛋白 多肽 异黄酮 低聚糖 生理功能 提取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蘖洋葱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中国林副特产 2018

摘要:为了解分蘖洋葱当前的研究现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前景。综合叙述了分蘖洋葱的特点、分蘖洋葱的营养成分以保健功能、目前国内外对分蘖洋葱的研究动态,并最终分析出分蘖洋葱产业发展方向,即以洋葱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为中心,带动和发展其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 分蘖洋葱 营养保健 产业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展示田管理及效果的探讨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

摘要:以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展示田为例,对新品种展示田从选地布局、种植管理到采收提出了管理要求,并对展示田的管理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展示田 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