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预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对便捷生活的追求,预制菜行业快速发展,其中预制水产品因自身优势展现出其独有的竞争力。预制水产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依赖于水产品加工技术在产品安全、营养保持和感官评价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该文对预制水产品的发展历程、概念及其分类进行概述,重点阐述了脱腥、预制加工、灭菌、包装及贮藏等加工技术在水产品预制加工中的应用,并对预制水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预制水产品 加工技术 质量控制 技术应用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强化策略研究进展

环境工程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因其具有污泥浓度高、结构致密、生物活性强、沉降性能好、同步脱氮除磷和抗负荷能力强等优势,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望在水污染控制领域得到推广应用。与传统的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相比,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continuous flow reactor-aerobic granular sludge,CFR-AGS)具有连续处理、运行简便、设备利用率高等优点,可满足大部分污水厂的水处理需求,故更具有研究与应用价值。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归纳,调研了国内外AGS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连续流工艺下污泥颗粒化的难点和局限性,提出了在连续流工艺条件下促进污泥颗粒化的策略,并展望了CFR-AGS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连续流 研究进展 污泥颗粒化策略 形成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船渔港异地容灾备份中心网络安全及保护研究

中国水运 2024

摘要:网络环境中存在的多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影响因素,通过研究网络威胁评估方法,准确识别网络环境态势与潜在的发展趋势。渔船渔港异地容灾备份中心日志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因素网络环境威胁综合评估模型。模型提供定量化的系统网络环境状况分析结果,提出当前整体网络环境的威胁态势和保护研究。评估模型能够为渔船渔港异地容灾备份中心网络运维工作提供指导建议,为系统网络安全与保护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网络运维管理 网络安全态势 日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养殖蛙类肌肉品质、肠道形态学及微生物构成比较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泰国虎纹蛙(Hoplobatrachus tigerinus)和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a)的肌肉品质、肠道形态及微生物构成,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对这两种养殖蛙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监测,结合肌肉质构和显微结构的分析对两者肌肉品质进行评价,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和组织学切片技术对两者肠道微生物群落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泰国虎纹蛙和牛蛙氨基酸总量差异不显著(P>0.05);牛蛙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泰国虎纹蛙(P<0.05)。此外,牛蛙肌肉的硬度、咀嚼性和胶黏性均显著高于泰国虎纹蛙(P<0.05)。肠道微生物分析显示,泰国虎纹蛙的Shannon、Ace和Chao1指数均显著高于牛蛙(P<0.05);门水平上,牛蛙的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高于泰国虎纹蛙(P<0.05),而放线菌门丰度显著低于后者(P<0.05);属水平上,泰国虎纹蛙的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埃希杆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显著高于牛蛙(P<0.05),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丰度显著低于后者(P<0.05)。研究表明,泰国虎纹蛙和牛蛙肌肉品质存在差异,但营养价值均较高;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两者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差异。

关键词: 泰国虎纹蛙 牛蛙 营养评价 质构特性 肠道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iR-130c-5p靶向乌鳢水泡病毒g基因抑制病毒增殖

水产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miR-130c-5p在乌鳢水泡病毒(snakehead vesiculovirus, SHVV)感染中潜在靶基因g的靶向关系以及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本研究以斑点叉尾鮰卵巢(channel catfish ovary, CCO)为实验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测定SHVV不同感染时间和感染剂量条件下,病毒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以及miR-130c-5p变化情况。此外,将SHVV的g基因上miR-130c-5p对应的靶序列克隆到质粒pmirGLO,构建质粒pmirGLO-G用于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行靶基因验证。结果显示,随着SHVV感染时间及剂量的不断增加,miR-130c-5p和g基因的表达水平都显著上调。进一步实验证明,miR-130c-5p类似物和pmirGLO-G质粒共转染可显著抑制荧光素酶活性强度,而转染miR-130c-5p抑制剂则明显上调了pmirGLO-G报告载体的荧光信号。此外,miR-130c-5p的过表达显著降低了病毒g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而抑制miR-130c-5p的表达则上调了g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miR-130c-5p通过靶向SHVV的g基因,引起G蛋白的降解,从而抑制SHVV的增殖。本研究结果为理解microRNA调控SHV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基础,为抗SHVV疫苗等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MiR-130c-5p 乌鳢水泡病毒(SHVV) 靶向 G蛋白 弹状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滑舌鳎响应急性高温胁迫的生理变化和相关基因表达

渔业科学进展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夏季高温会引起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的应激,甚至造成死亡,是工厂化养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探究高温胁迫对半滑舌鳎肝脏氧化损伤及热应激相关基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半滑舌鳎一个全同胞家系为实验对象,通过连续升温达到高温胁迫条件(35℃)后,分别在0、3、6、12和24 h采集肝脏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和TUNEL染色并观察细胞损伤情况,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并检测应激相关基因heatshockprotein familyAmember1A(hspa1a)、 heatshockprotein90betafamilymember1(hsp90b1)和dual-specificity phosphatase 1 (dusp1)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急性高温胁迫会造成半滑舌鳎肝脏组织发生明显病理变化并出现细胞凋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高温胁迫6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在高温胁迫12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高温胁迫0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在高温胁迫24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热休克蛋白基因hspa1a和hsp90b1分别在高温胁迫0 h和3 h时显著上调表达,热应激相关基因dusp1在高温胁迫3h时显著上调表达。综上所述,急性高温胁迫下,半滑舌鳎肝脏发生氧化应激,短期内机体可调动抗氧化系统加速清除活性氧,并激活热应激相关基因表达。该研究可为解析半滑舌鳎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制、预防夏季高温大规模死亡的发生以及开展耐高温良种的选育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急性高温胁迫 肝脏 细胞凋亡 抗氧化酶 热休克蛋白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养池塘主要养殖阶段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水产学杂志 2024

摘要:为探究长江中下游地区套养池塘主要养殖阶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9年5—9月,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宜兴屺亭科研实验基地主养鲤(Cyprinus carpio,“福瑞鲤2号”)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中威1号”)、套养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H. nobilis),采用人工投喂的常规鱼种培育池塘中,每间隔15~25 d测定水体理化指标及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结果显示,主要养殖阶段池塘总氮和氨氮浓度呈上升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亚硝酸氮含量在养殖周期内浓度均较低,总磷先上升、后下降。实验中共检测到浮游植物8门77属,以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浮游动物5类72种,以原生动物和轮虫类为主。基于浮游生物密度的主成分分析(PCA)和热图显示,实验期间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时序性变化,优势种及其密度变化明显。冗余分析(RDA)表明,总氮和亚硝酸氮浓度显著影响浮游植物丰度(P<0.05);水温、p H和亚硝酸氮浓度显著影响浮游动物丰度(P<0.05)。14个浮游生物优势种的密度与水体理化指标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P<0.05)。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套养池塘主要养殖阶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时序性变化明显,水体理化指标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套养模式下池塘的水质监测和调控及养殖管理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 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RDA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江三角洲河网浮游植物叶绿素a粒径特征研究

淡水渔业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浮游植物叶绿素a粒径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了西北江三角洲河网水域2021年枯水期(2月份和12月份)和丰水期(5月份和8月份)的水环境和浮游植物叶绿素a粒径特征。结果显示,叶绿素a总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差异,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最低值出现在5月,分析原因主要与径流量的大小、水体pH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有关。叶绿素a总浓度的空间特征显示,广州周边站位的叶绿素a浓度明显偏高,主要与营养盐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水体的交换能力有关。粒径特征的结果显示,小型和微型浮游植物是珠三角河网水体叶绿素a的主要贡献者,呈现交替优势。季节特征显示,2-5月份微型叶绿素a占主导地位,8月份和12月份小型叶绿素a占主导地位,分析原因主要与径流量的大小、水体pH和光照有关。空间特征显示,小型叶绿素a在8月份和12月份占比的最高值往往出现在河网中部的站位,微型叶绿素a占比的最高值往往出现在远离广州市的站位点,分析原因主要与溶解氧和硝酸盐含量有关。冗余分析结果表明pH、DO、水下光度、TP和硝酸盐含量是影响浮游植物粒径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综上,物理因子包括径流量的大小和水体pH的变化影响叶绿素a粒径特征的季节变动,而化学因素如营养盐含量影响叶绿素a粒径特征的空间分布。

关键词: 三角洲河网 浮游植物 叶绿素a粒径特征 时空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省大闸蟹产业品牌提升路径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江苏省品牌强农和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的实施,利用本土优势积极发展大闸蟹产业品牌。运用SWOT分析法探讨江苏省大闸蟹产业品牌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经分析发现江苏省大闸蟹产业品牌具备地理、种质资源、传统品牌建设的优势,处于互联网高速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机遇期,但仍存在品牌参差不齐、拓展产品匮乏、从业人才稀少等劣势,以及行业竞争加剧、替代产品增加、消费者理念差异等不利因素。进而从组织、政策、信息、资金、技术、市场、品牌文化等7个方面提出大闸蟹产业品牌提升保障措施,以期助推江苏省大闸蟹产业品牌发展。

关键词: 江苏省 大闸蟹产业品牌 SWOT分析法 提升路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I.5和GII.4诺如病毒P蛋白的克隆表达及与长牡蛎类HBGAs的结合特性

食品科学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人诺如病毒(human norovirus,HuNoV)与长牡蛎类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的结合特性,本实验运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克隆表达了基因簇I.5(genogroupI.5,GI.5)和GII.4HuNoVP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研究HuNoVP蛋白与唾液HBGAs和长牡蛎类HBGAs的结合特性。结果表明,GII.4 HuNoV与唾液A型、B型、AB型和O型HBGAs均有较好的结合,而GI.5 HuNoV与B型HBGAs结合较弱,与O型HBGAs具有明显的结合优势。GI.5和GII.4 HuNoV在长牡蛎鳃、消化腺和外套膜中均可富集,其中在消化腺中富集最多,二者主要与类A型和H1型HBGAs结合,GII.4 HuNoV与类Lea型、Leb型、Lex型和Ley型HBGAs有不同程度的结合,而GI.5 HuNoV与类Leb型HBGAs仅微弱结合,与类H1型HBGAs具有明显结合优势。综上,不同型别HuNoV与HBGAs的结合特性不尽相同,GII.4 HuNoV具有广谱结合特性,GI.5 HuNoV具有选择结合特性。

关键词: 人诺如病毒 P蛋白 长牡蛎 组织血型抗原 结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