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业科学
》
2002
摘要:津玉46由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玉米育种研究与发展中心(简称玉米中心)育成,组合为WJ202×丹340。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25天。2000~2001年天津市春播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186.25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2%。试验表明,津玉46表现高产、稳产、农艺性状好、抗旱能力强,抗病性好。适宜天津市及其它地区春播或黄淮海地区夏播。种植密度45000~50000株/hm2。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母本比例为1∶5或2∶8,制种产量可达4500kg/hm2以上。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新品种
《天津农业科学
》
2002
摘要:从天津地区蔬菜种植区分离选育出一株假单胞菌。该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土壤接种实验表明对黄瓜枯萎病的温室内防效达67.5%。
关键词:
黄瓜枯萎病
拮抗细菌
生物防治
《天津农业科学
》
2002
摘要:概述了植物在渗透胁迫下的渗透调节作用,渗透调节物质的种类,在细胞中的定位及功能,渗透调节的生理生化基础,以及在植物抗逆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渗透胁迫
渗透调节物质
渗透调节作用
抗性育种
《天津农业科学
》
2002
摘要:采用常规培养方法研究了杏鲍菇对碳、氮营养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其最佳碳源浓度为7%,其次是蔗糖、葡萄糖,而甘油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使用;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更适合杏鲍菇菌丝的生长,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其最佳浓度为0.4%,其次是蛋白胨和牛肉浸膏。
关键词:
杏鲍姑
碳源
氮源
《天津农业科学
》
2002
摘要:进行了40%蛆除乳油对韭蛆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的测定。结果表明,LC50值为444.8007mg/kg,相应共毒系数为162.46,表现为明显的增效作用;使用4500mL/hm2处理田间防治韭蛆,药后3天杀虫效果为80.61%,药后14天达到88.34%,药后20天保苗效果尚维持在85.54%,与辛硫磷无显著差异,显著优于其它药剂处理。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韭蛆
农药残留
药效评价
《北方园艺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以青花菜“DICICCO”品种为材料 ,研究叶面喷施PP333及PP333与辅助剂 (J)的混合液对青花菜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青花菜苗期喷施PP333有矮化茎杆、增加茎粗、缩短节间的作用 ,且壮苗效果明显 ;混合喷施PP33350mg·L- 1+(J)处理 ,优于单独喷施PP33350mg·L- 1 处理 ,以一叶一心期壮苗效果最佳。
关键词:
多效唑
青花菜
育苗
《保鲜与加工
》
2002
摘要:对美国加州近年来的葡萄生产和葡萄酒、葡萄干加工现状进行了概括总结,为推动我国葡萄业生产和加工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葡萄
加州
生产
加工
《天津农业科学
》
2002
摘要:介绍了鲜食与加工保鲜专用玉米单交种津鲜糯102的品质和来源及适于鲜食和加工保鲜的品种特性。2001年天津市区域试验,平均鲜穗产量18062.5kg/hm2,比对照津鲜2号增产66.5%,比垦糯1号增产19.3%,且农艺性状好,鲜穗品质优良,鲜食或加工保鲜口感好,抗旱、抗病性强,适宜在全国各地种植,种植密度为49500~52500株/hm2。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品质
《保鲜与加工
》
2002
摘要:介绍了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果品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并对果品贮运及销售系统的运营方式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果品
贮运
保鲜
商品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