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低热地区早熟黄瓜适宜品种筛选研究
《种子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贵州省低热地区进行早熟黄瓜品种比较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在参试的5个黄瓜品种中,以中农8号的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5 451.44 kg/667 m2和5 792.96元/667 m2,畸形瓜率最低,为12.82%;惠农8号的产量和产值仅次于中农8号;中农10号的畸形瓜率较高,产量和产值次于惠农8号。在低热地区种植早熟黄瓜,主推品种可选择中农8号,其次为惠农8号和中农10号。


甘蓝型优质无花瓣油菜NF001的遗传研究
《种子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具埃芥细胞质的甘蓝型无花瓣油菜NF001为试验材料,通过与7个正常有花瓣油菜杂交并回交构建F2和BC1群体,分析无花瓣油菜NF001的无花瓣性状的遗传规律。田间各遗传群体花瓣度(PGgr)的观察和统计表明,甘蓝型无花瓣油菜NF001的无花瓣性状由4对隐性基因控制,且都具有加性效应,不存在细胞质效应。若以R表示显性有瓣基因,r表示隐性无瓣基因,则NF001的基因型为r1r1r2r2r3r3r4r4,中间型植株的基因型为R1r1r2r2r3r3r4r4或r1r1R2r2r3r3r4r4或r1r1r2r2R3r3r4r4或r1r1r2r2r3r3R4r4,即只有1个显性基因时表现为中间类型,在后代分离群体中只要有两个显性基因存在时都表现为正常有花瓣类型,现有正常有瓣甘蓝型油菜资源中,1对、2对、3对、4对显性纯合的基因型均有存在,但1对显性纯合基因型的有瓣品种(系)相对少一些。


贵州引进稻种资源的评价、保存与利用
《种子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种资源的引进是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扩大遗传多样性,促进水稻品种改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从各产稻国和地区引进稻种遗传资源近1 500余份,经过初步整理和性状评价,筛选出一批适宜于贵州稻作生态,具有较大利用价值的矮秆、大粒、优质、抗病虫、耐逆境等优异种质。这些稻种资源已繁种、保存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种质库中,供省内外科研与教学机构进行种质创新和育种利用研究。概述了贵州引进稻种资源的保存、评价和利用现状,并就今后工作重点与方向提出了建议。


不同基质对火龙果扦插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最大限度地提高扦插火龙果的生根率和成苗率,确定最优的扦插基质,为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新红龙果为试验材料,采用6种不同基质配方,对其插条进行扦插生根的成活率、生根质量、抽梢的影响试验。[结果]在基质C(锯末屑∶猪粪∶田园土=1∶1∶2)中火龙果插条的成活率最高,达93.3%;平均生根5.3条/株,平均根长8.4 cm,表现尚佳;总抽梢量最多,平均枝梢长度最长。[结论]从成活率、生根率、最大根长、抽梢率和枝梢生长量来看,以基质C综合效应最好,基质F(河沙)最差。


贵州番茄品种资源园艺性状鉴定评价
《种子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收集到的贵州省部分番茄地方品种种质资源材料园艺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番茄株型多为蔓生,无限生长型,植株高度多在80~115cm,始花节位在7~12节之间,叶型大多为普通叶,果型以圆型为主,果色以大红占绝对优势,单果重为20~200g,以100g左右的为主,熟性以中熟种较多,用途多为生熟食,风味多为酸微甜,多数品种抗病虫性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