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852条记录
贵州省低热地区早春番茄平衡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贵州省低热地区N、P、K施用量与产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3414"二次回归设计,以N、P、K为供试因子,番茄产量为目标函数,对贵州省低热地区早熟番茄施肥数学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获得优化施肥技术方案:N、P、K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04.55、112.95、502.95 kg/hm2,产量可达115 719.00 kg/hm2。[结论]该研究为优化N、P、K肥施用量,制定番茄专家系统的施肥决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早熟番茄 氮(N) 磷(P) 钾(K) 施肥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耐寒杂稻新组合黔优568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水平对优质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油研9号、10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优质杂交油菜8个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优质杂交油菜的含油率、芥酸、硫甙、种子蛋白质产生极显著的影响,对油酸影响不显著。对亚油酸、亚麻酸、花生烯酸的影响因品种而显著程度不同。含油率与施氮量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芥酸、花生烯酸与施氮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亚麻酸与施氮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硫甙、亚油酸与施氮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油酸与施氮量间呈不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各品质性状与施氮量间的相关性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相关显著程度不同。各品质性状间含油率与硫甙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子蛋白质呈极显著负相关。芥酸与种子蛋白质、亚麻酸、花生烯酸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硫甙与种子蛋白质、花生烯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亚油酸呈显著正相关。种子蛋白质与花生烯酸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它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相关的显著程度不同。在本试验的土壤肥力条件和施氮水平范围内,获得最高产量和油产量的施氮量分别为210 kg/hm2和195 kg/hm2,且在获得高产时完全可保证油和饼粕的品质优良。

关键词: 氮肥 优质杂交油菜 品质 油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油菜黔油17号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油菜黔油17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Ⅱ“农作物父本中心式”油菜制种技术研究与示范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进行"农作物父本中心式"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与示范,试验示范结果表明:(1)采用"农作物父本中心式"进行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使田间父本授粉植株均匀合理分布,其母本呈辐射状排列在父本周围,与常规行比排列相比,能显著增加母本植株的结实率,大幅度提高制种产量,其中处理1间4、1间6杂交种产量增产幅度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改进后的"农作物父本中心式"采用宽、窄行移栽方式,父本直接稀植在宽行上。在德江县的大面积制种示范中产量达到99.47kg/667m2。(3)"农作物父本中心式"制种模式主要是能保证父本具有较强的生长势和丰富的花粉量,同时又能保证单位面积上具有较多的母本株数。

关键词: 黔油17号 农作物父本中心式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三系杂交香稻黔香优302的选育及应用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香优302是用香型优质三系不育系粤丰A与香型优质恢复系黔香恢302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香稻。2003~2004年参加贵州省水稻区试和生产试验,区试平均产量8.13t/hm2,比对照汕优63低2.1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84t/hm2,比对照金优63增产3.37%。稻瘟病抗性优于对照,耐寒性强,稻米品质达国标优质稻谷二级标准,2005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香优302在贵州省内外示范推广,产量与一般杂交稻相当,栽培试验最高产量11.84t/hm2,其香型稻谷和稻米的商品价格较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 优质 杂交香稻 黔香优302 选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附红细胞体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茂优201

杂交水稻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茂优201是贵州好茂康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用自育的两用核不育系茂康S10与恢复系MH86(茂恢86)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较高、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5年6月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茂优201 高产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8A的遗传与应用研究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遗传研究表明:核不育系118 A的不育性受两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和一对隐性上位互作基因控制,不育基因与117 AB、S45 AB的不育基因为非等位基因,当两对基因隐性纯合,另一对上位互作基因为显性(RfRf或Rfrf)时,植株表现不育(aabbRfRf或aabbRfrf),其相应临保系的基因型为3对隐性纯合体(aabbrfrf)。纯合两型系内不育株与可育株(AabbRfRf或aaBbRfRf)杂交,F1为1∶1的育性分离,系内可育株自交为3∶1的育性分离。利用纯合两型系AabbRfRf或aaBbRfRf中不育株和可育株成对兄妹交可生产纯合两型系和不育系118 A,不育系和临保系杂交生产全不育系118 CA(aabbRfrf),全不育系与恢复系(AA—或—BB)杂交生产杂交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上位 隐性核不育 重叠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龙果炭疽病药效筛选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6种药剂对火龙果炭疽病进行田间药效筛选试验,通过调查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对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药剂中,爱诺链宝和多菌灵对该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极显著地优于其他4种药剂;克菌对该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病毒灵,与其余4种药剂之间无显著差异;贵星、甲托和病毒灵对该病防治效果甚差,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火龙果 炭疽病 防治效果 药效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