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引进紫心甘薯资源的鉴定及种质创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心甘薯富含花青素,具有多种保健功能,为了加速紫心甘薯的育种进程,对从日本引进的紫心甘薯资源凌紫进行特性鉴定,并通过配组杂交对其作为亲本利用价值进行评价。鉴定结果表明:凌紫的薯肉为深紫色,每100 g鲜薯花青素含量93.85 mg,薯块干物率36%,中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开花性较好。利用凌紫为亲本配制了15个杂交组合。结果表明,15个杂交组合的平均结实率为15.85%,杂交组合后代的平均中选率为4.46%。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从凌紫×川薯69的组合后代中创新出优异的紫心甘薯品种宁紫薯2号。

关键词: 紫心甘薯 鉴定 种质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背最长肌PPARγ2基因Bsr1位点多态性与肉质关系的研究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T-PCR、PCR-RFLP及测序技术,对山猪等背最长肌(LD)的品质及PPARγ2基因表达量和第一启动子Bsr1位点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D上PPARγ2基因表达量较低,且与肌内脂肪(IMF)呈弱相关(R=0.22).对PPARγ2 Bsr1位点多态性研究发现,该位点可产生G/A突变,形成b、Bb和B型3种基因型.山猪LD PPARγ2 Bsr1位点包含3种基因型,二元杂交后b型比例下降,三元杂交会出现b型缺失.同时发现,长白和大约克LD b型不表达,长白猪仅有B型,而申农1号除B型外Bb型高表达,提示瘦肉猪定向选育过程中可能会使b型逐渐丢失或表达关闭,从而不利于脂肪细胞的增生.以PPARγ2基因型为主效因素与肉质性状拟合建立GLM模型,不同基因型间猪LD剪切力和IMF存在显著差异(P<0.05).b型的高表达有利于脂肪细胞分化和增生,故可维系较高的IMF和较好的肌肉嫩度,提示其可作为优质肉的目标基因.

关键词: PPARγ2 Bsr1位点 多态性 肉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SR标记的草莓品种亲缘关系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18对SSR引物对96份草莓栽培品种资源进行扩增。在18个SSR位点共获得184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72个,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3.5%,不同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数为4~19个,平均为9.56个。各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在0.5726~0.8885之间,平均0.8066。NTSYS软件进行相似性系数计算,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96份来源不同的草莓品种被混杂地聚在一起,草莓品种的亲缘关系与其来源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中国地方品种的聚类相对集中,中国地方品种与中国选育品种之间亲缘关系相对较远。欧美品种和日本品种的遗传基础要宽于中国选育品种和地方品种。

关键词: 草莓 亲缘关系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解淀粉芽孢杆菌BGP20-Y的诱变选育及生防效果

核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茵(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Ecc)引起的细菌性软腐病是导致采后蔬菜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前期研究发现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GP20对该病害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BGP20对采后蔬菜细菌性软腐病的生防效果,本研究利用"co辐照诱变技术,对该菌株进行诱变选育.结果表明,在200-800Gy剂量范围内,60Co对BGP20的致死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迅速上升.600Gy剂量的60CSo辐照致死率为78.3%,选用该剂量进行诱变选育.利用辣椒对409株突变菌株的生防效果进行活体评价,获得1株生防效果显著提高的突变菌株BGP20-1(P〈0.05).与野生型菌株BGP20相比,利用突变株BGP20-1处理的辣椒伤口腐烂面积下降64.4%,其在辣椒伤口上的定殖能力显著提高,将病原茵Ecc的群体数量限制在一个更低的水平.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 60Co 诱变育种 群体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嫁接西瓜对西瓜枯萎病菌侵染的防御机制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嫁接提高西瓜抗枯萎病的机制,该研究以嫁接西瓜为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枯萎病菌侵染下寄主的组织结构变化,荧光定量分析了相关防卫基因的表达,比较了嫁接西瓜对枯萎病菌侵染的抗感反应。结果显示:(1)枯萎病菌侵染后,与自根西瓜相比,嫁接西瓜的根部木质部导管通过快速形成膜状物、侵填体及细胞壁增厚阻塞菌丝入侵;自根西瓜防御反应较嫁接西瓜晚,严重侵染时薄壁细胞降解,导管组织脱落导致维管系统空洞,从而使植株呈现萎蔫症状,该现象在嫁接西瓜中没有发现。(2)枯萎病菌侵染后,嫁接西瓜比自根西瓜具有较高的防卫基因表达水平,其中:嫁接西瓜中,CHI、APX和PPO基因的表达随枯萎病菌侵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PAL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趋势,但仍高于本底表达;自根西瓜中,仅PPO基因在枯萎病菌侵染后表达上调,而其他基因的表达则是先升高后降低,与嫁接西瓜中的PAL基因表达一致。研究表明,嫁接植株一方面通过快速的组织结构响应,另一方面从转录水平提高了相关防卫基因的表达,最终使植株具有抗病性;推测防御基因在嫁接植株与枯萎病菌互作中的强烈诱导响应可能是嫁接植株抗病的分子机制之一。

关键词: 嫁接西瓜 西瓜枯萎病 组织结构 防卫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微波设备联合嫩化淘汰蛋鸡鸡胸肉

食品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一种新型的超声-微波设备应用在淘汰蛋鸡的嫩化。对超声波、微波及超声-微波联合作用3种不同嫩化淘汰蛋鸡的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联合作用较任何单一方法的嫩化效果均好。在超声-微波的基础上,结合复合嫩化剂处理淘汰蛋鸡。采用L_9(3~4)正交试验对处理条件进行优化,以探讨超声-微波与嫩化剂对蛋鸡嫩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蛋鸡剪切力的影响主次顺序为超声-微波时间>木瓜蛋白酶>氯化钙>复合磷酸盐;最佳组合为功率400W、超声-微波10min,超声/间隙时间4s/4s、1.5%CaCl_2、1.0%复合磷酸盐、450U/g木瓜蛋白酶,可达到较好的嫩化效果。此时蛋鸡肉的剪切力为2.09kg/cm~2。方差分析表明,超声-微波及木瓜蛋白酶对淘汰蛋鸡嫩化效果显著,而复合磷酸盐嫩化效果不显著。嫩化后的蛋鸡口感大大提高,经感官评定与肉鸡口感接近。

关键词: 超声波/微波 嫩化 淘汰蛋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超高产栽培生理研究进展

玉米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围绕玉米超高产栽培,回顾玉米超高产栽培生理研究的发展,阐述超高产群体形成的产量构成特征、营养特征、株型特征、光合特征等。增大群体密度、提高穗粒数、增加总穗数是目前提高玉米总产的重要途径;相对于地力条件,肥水运筹对玉米超高产的实现更关键;耐密、高抗、株高在240~280 cm株型的品种光能转化率较高,易取得玉米群体的超高产。分析超高产玉米群体形成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入开展玉米超高产群体栽培生理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玉米 超高产 栽培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犬细小病毒JS12株VP2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中国兽医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犬细小病毒病免疫预防失败病犬体内分离到1株犬细小病毒(CPV),命名为CPV-JS12株。病毒可凝集猪的红细胞,对乙醚不敏感,pH3不能灭活病毒,pH10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56℃作用60min病毒仍有活性,80℃作用30min可灭活病毒。序列分析时CPV-JS12为CPV-2a亚型,VP2基因全长1755nt,编码584aa,与国外CPV毒株VP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在98.9%~99.6%和98.3%~99.7%之间,与国内和周边地区毒株VP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在99.0%~99.7%和97.9%~99.7%之间;16个中国分离株处在不同组,CPV-JS12株与韩国毒株DH426处在同一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对CPV-JS12与免疫毒株VP2蛋白的立体结构分析比较,发现有9处氨基酸残基变异,其中6处位于衣壳蛋白表面,5处位于抗原表位区。将VP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VP2蛋白的分子质量为67.0ku,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Western-blot分析中重组VP2蛋白可与CP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以纯化的重组VP2蛋白为抗原建立的CP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VP2基因 分子特征 病毒变异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中国野生禾本科牧草资源的研究现状

江苏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在牧草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禾本科植物是最主要的牧草资源。目前中国对野生禾本科牧草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主要还停留在收集、初级鉴定等方面,基础薄弱,发展较慢。江苏省是传统农区,种植业发达,但草业基础较弱,因此充分利用野生禾本科牧草种质资源发展牧草育种,对促进草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野生牧草 禾本科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淀粉基生物可降解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中国塑料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摘要:将环氧氯丙烷(EDH)改性玉米淀粉与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低密度聚乙烯(PE-LD)、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共混,以环氧大豆油作为增塑剂,加入少量三元乙丙橡胶(EPDM)增弹成分,并通过不同吹膜成型方法制备了厚度为0.012mm的可降解薄膜,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该薄膜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改性淀粉含量达到70%时,薄膜仍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用旋转模头吹膜有助于提高降解薄膜的淀粉含量.

关键词: 线形低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环氧氯丙烷 玉米淀粉 薄膜 生物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