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渔船技术规范体系的构建

中国船检 2019

摘要:在船舶规范体系总体框架下完善渔船技术规范体系,不仅有助于渔船检验的管理,适应政府改革要求,同样符合国际惯例,更为下一步加入国际渔船公约做好铺垫。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将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理顺商船与渔船,检验与监督的职责关系。而目前渔船技术规范体系是在渔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舟山近海环境DNA保存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海洋与湖沼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环境DNA(environmentalDNA,eDNA)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本文通过绝对定量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舟山近海高浊度水样eDNA的保存方法进行了建立和优化.研究结果如下:(1)"酒精+低温"保存法的eDNA获得量是"酒精+常温"保存法的0.78-1.06 (7d)、0.89-1.80 (15d)、1.05-2.75 (30d)和2.69 (60d)倍;(2)酒精保存法(低温、常温)存在eDNA富集物渗漏及滤膜黏附现象;(3)短期内冷冻保存样品的eDNA获得量是酒精保存样品获得量的1.25-1.59倍(7d)和1.07-1.20倍(15d);(4)酒精保存法的eDNA降解速率慢于冷冻保存法,长期内酒精保存样品的eDNA获得量是冷冻保存样品获得量的1.99-2.10倍(30d)和2.84-7.64倍(60d);(5)二次富集(过滤)能显著提高eDNA获得量,富集组eDNA浓度是未富集组浓度的1.60-4.95倍("酒精+低温")和1.21-2.04倍("酒精+常温");(6)"酒精+低温"保存的样品在高通量测序总丰度、各鱼种分丰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等多个方面优于冷冻保存样品;(7)微生物(micro-organism)的eDNA降解速率慢于大生物(macro-organism),不同界(Kingdom)的eDNA最优保存方法可能并不相同.本研究首次建立了舟山近海高浊度水样eDNA最适保存方法,为相似水域的eDNA保存提供了借鉴参考.

关键词: 舟山近海 eDNA保存 酒精+低温 二次过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模式对方斑东风螺生长及主要环境因子的影响

水产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养殖模式对方斑东风螺生长及养殖系统主要环境因子的影响,开展方斑东风螺与玉足海参、细基江蓠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试验结果显示,细基江蓠、玉足海参与东风螺混养可显著促进东风螺的生长,养殖成活率提高10.42%,养殖产量提高28.48%,饵料效率提高3.21%;江蓠对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有较好的净化作用,吸收率分别为60.2% 、62.4%;玉足海参对养殖底沙中总氮、总磷、有机碳的去除率分别为40.8% 、41.4% 、37.9%,显著改善养殖底沙环境;整个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弧菌、底沙弧菌和东风螺体内弧菌密度均未出现较大波动.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养殖模式 玉足海参 细基江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海围栏牧场中柱桩受力及波浪场分布试验

河北渔业 2019

摘要: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浅海围栏牧场设施中柱桩的受力及内部波浪场进行了研究。试验模型整体采用1∶20比尺,试验波要素设定五个波高,原型分别为1、2、2.5、3、3.5 m,五个波浪周期分别为5、6、7、8、9 s,五个流速分别为0.5、0.76、1、1.25、1.57 m/s。测量在不同波流组合以及不规则波单独作用和流单独作用下迎浪侧最前方单根桩柱的受力情况及围栏牧场内波浪场情况。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波高和流速的增加,桩柱所受到的波流力逐步增大,在计算柱桩受力时,需要考虑到网衣受力带来的影响。波高及周期越大,围栏设施内的波浪场分布规律越明显,沿着波浪传播方向呈逐渐减小趋势,小波高及短周期时波浪场分布规律不明显。

关键词: 围栏牧场 桩柱 波流力 波浪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藻类来源ACE IPs的酶法制备及评价模型的研究进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血压是全球性慢性疾病,防控和治疗高血压是当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血压调节系统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s,ACE IPs)能够控制ACE的活性,进而发挥调节血压的功效.ACE IPs具有高效、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备受研究人员关注.该文对国内外海洋藻类蛋白源ACE IPs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ACE IPs的作用机制、酶法制备及其活性评价模型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展望了海洋藻类蛋白源ACE IPs的研究前景,以期为其高值化加工与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洋藻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 作用机制 酶法制备 评价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指标综合加权分析法优化固态发酵豆粕工艺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正交设计L9(34)与多指标综合加权分析方法优化3种益生复合菌发酵豆粕的工艺,采用接种量(A)、环境温度(B)、料水比(C)、发酵菌种(D)为处理因素,以还原糖、乳酸、氨基酸含量等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利用Minitab 17软件以及多指标试验公式法进行加权数据处理,优化豆粕的固体发酵工艺参数。结果显示,1)经过加权分析,中性蛋白酶权重系数最高,其次为还原糖(1.719)和乳酸(1.590),粗脂肪权重系数最低。说明本试验中性蛋白酶、还原糖以及乳酸对发酵豆粕的品质影响较大。2)通过综合评分公式对9个处理组数据分析得到:T9组综合评分最高(0.986 3),T1组(0.965 4)和T8组(0.962 6)次之,表明在T9组合(A3B3C2D1)条件下发酵豆粕,所选8项考察指标综合水平达到最高。因此拟选T9组合为最佳发酵工艺组合;3)均值回应表显示影响豆粕发酵工艺的因素依次为:发酵菌种>料水比>环境温度>接种量,其中发酵菌种和料水比为显著影响因素(P<0.05),而接种量和环境温度对试验结果影响不显著。从资源节约以及生产实际角度考虑,将T9组发酵工艺A3B3C2D1优化为A_1B_2C_2D_1,即接种质量分数1%,环境温度30℃,料水比质量为2∶1,发酵菌种配比为1∶1∶1。4)Minitab17软件对优选工艺A_1B_2C_2D_1进行预测,结果显示优选工艺综合评分高于拟选工艺A3B3C2D1综合评分(0.986 3)。验证试验得出各指标产出与预期结果相符,表明该优化工艺合理、可行,各指标产出率较高,为豆粕发酵工艺的确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饲料 农产品加工 发酵 综合加权分析法 正交试验 发酵豆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鱼礁对中小型浮游动物昼夜变化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浮游动物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这种生态习性会导致摄食浮游动物的某些鱼类昼夜垂直移动.为分析人工鱼礁对中小型浮游动物昼夜变化的影响,于2018年11月在防城港人工鱼礁区及附近海域进行了1个昼夜的中小型浮游动物采样,获取了14份样品.结果显示:(1)礁区和非礁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相似度高、更替率低,且主要优势种相同,属于同一生态类型;(2)在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作用下,礁区浮游动物的数量和多样性高于非礁区;(3)非礁区浮游动物数量的昼夜变化明显,呈明显的正弦曲线,以16:00数量最高,8:00最低,其垂直运动规律明显,可分为4:00~20:00的运动期和20:00~次日4:00的稳定期;(4)在礁体上方流速较快的水平层的阻隔作用下,礁区浮游动物数量始终处于波动状态,没有明显的昼夜垂直变化规律,在礁区上层保持较高的数量,可提升集鱼效果、促进生产力转换;(5)聚类分析和排序表明,礁区浮游动物为一个群落类型.而非礁区中小型浮游动物可分2个群落类型,一个是白天随浮游植物而上浮的以植食性种类为主要特征种的群落类型,另一个是晚上植食性种类下沉后以肉食性种类为主要特征种的群落类型.

关键词: 中小型浮游动物 昼夜变化 人工鱼礁效应 防城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裸方格星虫生物扰动对沉积物氮磷物质释放的影响

生态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测定养殖箱内(24cm*17cm*16cm))的沉积物管道数量和水体氮磷指标,研究方格星虫生物扰动对沉积物氮磷物质释放和表层物质迁移的影响.养殖箱底部铺设粗沙(3200 g,有机质含量27.6 mg·g–1),上层为细沙(2200g,有机质含量11.0mg·g–1),星虫密度分别为0条·箱–1(T0))、1条·箱–1(T1))、2条·箱–1(T2))和4条·箱–1(T4)),各组均设4个重复,实验时间为11 d.数据显示:1)方格星虫组沉积物侧面和底部的管道数量增加,并且表层细沙向下迁移,方格星虫密度越大,管道数量越多.实验期间水体悬浮颗粒物无明显变化(P>0.05)),且处理组之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方格星虫扰动对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作用无明显影响.2)实验前3天水体中的亚硝态氮、硝态氮、氨氮和总无机氮均无明显增加,而在第4天亚硝态氮、硝态氮、总无机氮表现增加趋势,并且星虫密度越大含量越高(P<0.05)).实验期间,各组活性磷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并且T0组平均含量低于其他三组.结果表明,底层有机质含量高于表层时,方格星虫生物扰动可以促进底层含氮物质的释放,并且密度越大促氮释放作用越明显;方格星虫对沉积物含磷物质的释放影响较小,可能与其含量较低和转化过程有关.

关键词: 光裸方格星虫 生物扰动 沉积物 营养盐释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糖蛋白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建立

水生生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糖蛋白(Glycoprotein,G)作为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rnia of Carp Virus,SVCV)主要的抗原蛋白,已成为现阶段SVCV病毒检测、抗体制备以及疫苗研制的热点.为了对其进行酵母表面展示,研究以SVCV-shlj1分离株基因组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体外扩增获得SVCV表面糖蛋白的基因开放阅读框(1530 bp)片段,将其克隆至酵母表面展示载体pYD1,构建重组质粒pYD1-G.利用电转化方法将重组质粒pYD1-G导入酿酒酵母EBY100感受态细胞,经YNB选择培养基筛选和菌液PCR的鉴定,挑选出阳性转化子(命名为EBY100-pYD1-G),对其进行2%半乳糖诱导.利用细胞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检测G蛋白的酵母表面展示情况.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诱导后的酵母细胞EBY100-pYD1-G能产生特异性红色荧光,且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红色荧光的酵母细胞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酵母细胞的荧光强度与诱导时间呈正比,其中诱导48h与72h的酵母细胞荧光强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基本趋于稳定不变的状态.因此,选取诱导48h为酵母表面展示的最佳诱导时间.上述研究结果表明SVCV的G蛋白已经成功展示于酿酒酵母细胞表面,研究为鲤春病毒血症酵母口服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前期基础.

关键词: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糖蛋白 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流式细胞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Ecopath模型的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

生态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2014—2016年青岛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的生物资源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构建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系统分析了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和结构特征,估算了栉孔扇贝的养殖容量。该模型由17个功能组组成,基本涵盖了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生态网络分析表明,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范围为1.0—4.255,星康吉鳗占据了营养级的最高层。能量流动主要有5级,各营养级平均能量传递效率为10.8%,其中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能量效率为9.8%,来自碎屑的传递效率为10.9%;系统总流量为14256.510 t km~(-2) a~(-1),其中68%的能量来自碎屑供给;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1.127,系统联结指数为0.293,杂食指数为0.333,表明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成熟度较高,食物网结构较复杂,系统内部稳定性较高。关键种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许氏平鲉具有较高的关键指数和相对总影响,表明其可能在当前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的生态角色。吊笼养殖栉孔扇贝生态容纳量为189.679 t/km~2,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前提下,当前现存量最大可增加18.55%。

关键词: 崂山湾 人工鱼礁 Ecopath模型 生态容量 食物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