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1-MCP处理对低需冷量桃冷链物流特性和风味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低需冷量桃'京清16 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低需冷量早熟溶质桃冷链物流特性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冷链物流和货架期间,对照桃果实蔗糖、苹果酸含量及甜味、鲜味值急剧下降,货架期第2 天出现酸味无味点,综合风味大大降低;在温度为(5±1)℃、相对湿度为 80%—85%的条件下,用2.16 μL/L的1-MCP熏蒸24 h,可显著抑制桃果实蔗糖、果糖、葡萄糖及苹果酸含量的下降,较好地保持果实固有甜味、鲜味和质构特性,延缓果实酸味无味点的出现,降低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到达目的地时,果实带皮硬度和果肉组织硬度分别为5.29 kg/cm2 和3.26 kg/cm2,果实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为61.07 mg/kg和34.41 mg/kg,苹果酸含量为2.35 mg/kg,酸味值高于无味点值,甜味和鲜味值高,综合风味佳.综上,2.16 μL/L的1-MCP处理可较好地保持果实固有风味和质构特性,降低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延长货架期至3-4 d.

关键词: 1-MCP处理 低需冷量 物流特性 风味 电子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质及播种密度对移动式NFT活体盆栽香葱生长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 个香葱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和播种密度对移动式NFT活体盆栽香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葱的成苗率主要由品种特性决定,'荣宝603'和'荣剑'均有较高的成苗率;单盆鲜重同时受品种、播种数量和栽培基质的影响,在细沙栽培条件下'荣剑'品种播种密度为 10 粒/盆时表现最优;香葱总成本的差异主要由栽培基质决定,使用细沙作为栽培基质成本最低,其中'荣剑+播种 10 粒/盆+细沙基质'组合的单位成本最低,为3.88 元(人民币,下同)/kg.综上,'荣剑+播种10 粒/盆+细沙基质'组合的生产方式具有成苗率高、产量高和生产成本低的特性,是移动式NFT活体盆栽香葱的适宜生产方式.

关键词: 香葱 栽培基质 播种密度 成苗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H对灵芝液态发酵代谢物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菌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已有研究报道灵芝栽培生长的最适pH在中性偏酸环境,在碱性范围的生长及代谢情况鲜见报道.本研究主要探究广泛pH对灵芝液态发酵代谢物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摇瓶液态培养后分析代谢物中灵芝三萜、胞内外多糖、菌丝体蛋白及抗氧化活性等指标,系统比较灵芝菌丝体在pH值2-11的生长和代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灵芝菌丝体生长、合成灵芝三萜、胞内多糖、30E胞外多糖、菌丝体蛋白和菌丝体水解氨基酸的最适pH值分别为10、3、2、7、2和2.对应结果分别为 17.13 g/L、33.86 mg/g、72.73 mg/g、7.86 g/L、71.42 mg/g 和 107.10 mg/g.比对照分别提高28.5%、77.3%、22.4%、96.5%、97.1%和70.8%.胞内多糖组分1和组分2最高分子量均在初始pH 4,分别为1.016×108g/mol和9.280×104 g/mol,胞外多糖组分1最高分子量在初始pH 10,为4.946×106 g/mol;对菌丝体的总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初始pH分别为3、7、9.本研究为液态发酵方式下灵芝生长及其代谢物定向调控发酵的工艺优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发现灵芝菌丝体中优质蛋白及抗氧化活性可在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领域推广应用.

关键词: 灵芝 pH值 液态发酵 代谢物 菌丝体蛋白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前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用菌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采前处理对采后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在采收前24 h,分别用0.1、1.0、10.0 mg·mL-1的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糠提取物(LR-UE)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溶液均匀喷施子实体表面,喷施量为250 mL·m-2,对照组喷施相同量的自来水;采收后分装,置于室温贮藏,贮藏0 d为采收后1 h内的子实体,以后每天取样,直至样品腐烂、褐变或产生异味为止,分别测定外观、白度、硬度、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总酚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活性.结果表明:采前子实体表面喷施1.0 mg·mL-1 LR-UE和SA的双孢蘑菇在采后贮藏期间均能保持较好的外观、较高的白度和较好的硬度;与对照组相比,采前喷施LR-UE和SA均能有效降低MDA和总酚含量,抑制PPO和PAL活性,且总酚含量与PAL活性变化趋势一致.

关键词: 双孢蘑菇 香菇菌糠提取物 水杨酸 采前处理 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易错PCR技术改造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催化特性

现代食品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β-环糊精是一种环状多糖,可用于改变某些大分子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在食品、生物及医药等领域都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前景.通过利用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β-CGTase),使其作用于淀粉等含有葡萄糖基的多糖化合物,可转化生成β-环糊精.该研究采用易错PCR技术对来源于Paenibacillus campinasensis的β-CGTase进行定向进化,得到酶活力高的突变体,并对突变体进行镍柱亲和纯化与酶学性质分析.实验最终获得了一株突变体Q280L,其酶活力与原始β-CGTase相比提高了42.10%,对β-环糊精的转化率提高了7.60%,最适反应pH值和稳定性均有所变化,底物亲和力提高46.13%.经序列比对及结构分析,发现突变体Q280L与野生β-CGTase相比,第280位氨基酸残基种类以及周围氢键发生变化.该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易错PCR技术对β-CGTase基因进行定向进化,可提高酶活力和改善酶学性质,为实现β-环糊精的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意义.

关键词: Paenibacillus campinasensis β-CGTase 定向进化 易错PCR 酶学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肚菇新品种'申蕈1号'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肚菇‘申蕈1号’由2014年采集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的野生菌株经人工驯化而来,其发菌速度快,菌丝洁白健壮,易形成原基,出菇期间耐高温,子实体等级为中小型,菌盖浅棕色,产量较高,商品性状好,适合于设施化规模栽培。

关键词: 猪肚菇 驯化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球盖菇多糖的体外模拟消化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从大球盖菇子实体中提取分离得到均一组分多糖(SP-1a),采用体外模拟唾液、胃液和肠液模型,并结合理化性质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SP-1a在体外模拟消化体系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唾液对SP-1a无显著影响;而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随着还原糖质量浓度的不断增加,SP-1a的分子量逐渐减小,其表面形态由大块片状变为网状聚集体,并且在高温下显现出不同的热解反应。此外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SP-1a胃消化产物对·O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肠消化产物对DD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因此,SP-1a可在模拟胃肠体系中被消化降解,且其胃肠消化产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多糖 体外消化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颗粒野生稻愈伤的诱导继代与超低温保存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更好地保存颗粒野生稻资源,选取引自国际水稻研究所的2种颗粒野生稻,诱导愈伤并建立组培快繁体系,对愈伤组织进行超低温保存.结果表明:通过种子诱导以及发芽后的胚根诱导,都得到了颗粒野生稻愈伤;NB和MS培养基交替继代培养有助于提高愈伤活性;利用高糖预培养和干燥处理结合的方式,2种颗粒野生稻愈伤在超低温保存后成功存活,新生愈伤率分别为34.24%和23.95%,且恢复生长的愈伤组织可分化出新的颗粒野生稻植株.组培快繁技术与超低温保存相结合,为颗粒野生稻种质保存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 颗粒野生稻 愈伤 超低温保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屑马铃薯培养基促进香菇单核体菌丝体生长的表达谱分析

菌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菇单核体菌株在传统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具有生长缓慢、容易老化等问题,本研究以1株香菇双核体Y0040以及相对应的2株单核体(Y0040-1和Y0040-3)为研究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木屑粉的PDA培养基筛选适合香菇单核体生长的配比,结果表明添加木屑能够显著促进单核体菌丝的生长,最适添加比例为2%.将Y0040-1和Y0040-3在PDA和2%木屑PDA上培养后进行转录组表达谱差异分析,结果显示Y0040-1和Y0040-3两个单核菌株在木屑-PDA培养基上生长有1 066个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对其注释发现,这些差异基因在细胞结构合成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等途径上得到富集.同时1 066个共有的差异基因中有113个共上调,富集于氧化还原反应,267个共下调主要富集于蛋白质折叠和去折叠等途径.进一步对1 066个差异基因进行CAZYmes家族和木质纤维素酶分析,发现有36个家族基因差异表达,包括了 4个多铜氧化酶、6个β-葡萄糖苷酶和2个内β-1,4-葡聚糖酶,其中多铜氧化酶基因表达在木屑培养基上都显著上升.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等将木质素降解为菌丝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小分子单糖,可能是木屑PDA培养基促进菌丝生长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香菇 单核体 培养基优化 CAZYmes家族 木质纤维素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新品种‘青脆1号’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脆1号’是以强雌性自交系K0914为母本,白色苦瓜自交系K090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苦瓜新品种。强雌性,主蔓第5~8节着生第1雌花,早熟性好。分枝性强,主侧蔓均可结瓜,持续结果能力强。果实棒形,瓜色浅绿,瓜长25~30 cm,横径5~6 cm,单瓜质量350~450 g,肉厚1.0~1.5 cm,条瘤为主,间有圆瘤,苦味适中,商品性佳。适宜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春、秋季种植。

关键词: 苦瓜 一代杂种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