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早熟黄肉桃新品种锦春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锦春是以锦绣为母本、沪油桃01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早熟鲜食黄桃品种。在上海地区果实成熟期为6月上中旬,近6 a(年)的果实生育期为78~82 d,较锦香早熟8~10 d。花为蔷薇型,花瓣粉红色,有花粉,花粉量大,自花结实率高。果皮底色黄,果面50%左右着紫红色,平均单果质量169 g,果实硬度6~8 kg·cm-2。果实近卵圆形,果形指数1.06~1.12。果肉黄色,味甜,汁液较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2%~11.4%;黏核。

关键词: 新品种 锦春 黄肉 早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中过量镁对新杨黑羽蛋鸡鸡蛋暗斑和蛋壳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饲粮中镁对新杨黑羽蛋鸡鸡蛋暗斑形成和蛋壳微生物组成的影响,选取35周龄、所产鸡蛋易发暗斑的新杨黑羽蛋鸡4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6只(单笼饲养),分别饲喂镁浓度为843.55(A)、2 009.80(B)和3 206.05 (C) mg·kg-1的试验饲粮,为期5周,检测鸡蛋暗斑、鸡蛋品质、蛋壳微生物的差异。结果表明,与B和C处理相比,A处理鸡蛋的暗斑等级极显著降低(P<0.01),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均显著提高(P<0.05)。通过16S rDNA测序,在蛋壳表面共检测到969个OTUs,其中,A、B、C处理分别检测到670、787、848个OTUs;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微生物OTU类别数增加;1级暗斑等级的OTU类别数极显著低于暗斑等级较高的鸡蛋(P<0.01)。综上述所,饲粮中较低的镁浓度会减少鸡蛋暗斑,提高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

关键词: 新杨黑羽蛋鸡 鸡蛋暗斑 微生物 蛋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芽糙米的品质比较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选择γ-氨基丁酸含量高、食味品质优良的上海地产发芽糙米品种,首先通过测定发芽糙米的感官品质选择出食味品质较好的品种,再通过发芽糙米的特性、蒸煮品质、糊化特性和γ-氨基丁酸含量分析发芽糙米的品质.结果表明:根据最佳蒸煮时间、吸水率和体积膨胀率综合评价得出,'松香粳1018'的蒸煮时间较短;根据感官评分、质构特性及糊化特性综合分析得出,'松香粳1018'食味品质较好,且γ-氨基丁酸含量高.综上,'松香粳1018'可作为发芽糙米开发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 发芽糙米品种 品质 比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黄瓜白粉病智能识别算法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AlexNet、VGG16、GoogLeNet和ResNet50 等4 种CNN模型对黄瓜 4 个病害级别的白粉病叶片图像进行反复迭代训练,探究迭代次数、BATCH_SIZE参数对4 种模型识别分类效果的影响,分析不同CNN模型的性能,以选择出应用于黄瓜白粉病识别的最优模型.结果表明:从训练集损失函数的损失率、识别准确率及训练时间综合考量,在当前试验样本条件下,迭代次数为 40 次,BATCH_SIZE值等于 90 时,ResNet50 模型结果最优,其训练用时为24 min,模型识别准确率为 91.30%,对黄瓜白粉病不同病害级别智能识别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

关键词: 黄瓜白粉病 卷积神经网络 模型 深度学习 智能识别算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物代餐粉的要素及开发趋势分析

食品与机械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物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多种营养物质,谷物代餐粉干预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血脂、调节餐后血糖、辅助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文章系统地概述了谷物代餐粉的加工原料、功效、消化特性、加工工艺以及代餐食品相关执行标准,并对谷物代餐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谷物 代餐粉 糖尿病 肥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加工工艺对蒲公英叶茶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蒲公英叶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传统工艺、渥堆发酵以及添加β-葡萄糖苷酶发酵工艺加工成蒲公英绿茶和红茶,并通过汤色色差评价、功能性成分定量分析、香气组分分析、抗氧化能力分析以及感官评价,以期确定蒲公英叶茶加工的最佳工艺.经过β-葡萄糖苷酶发酵的蒲公英叶茶能获得较佳的汤色品质,未经过发酵工艺的蒲公英绿茶能保留较高的黄酮、多糖以及蛋白质成分,分别为1.42%、7.23%以及1.81%.未添加β-葡萄糖苷酶渥堆发酵的蒲公英红茶含有最多嗅感化合物,包括糠醇、5-甲基呋喃醛、大茴香醛、乙酸甲酯、苯乙酸甲酯、2-乙基丁酸、2-甲基四氢呋喃-3-酮、2,3-辛二酮等18种特有香气物质,主要表现为甜香、山楂、可可、肉类、爆米花等令人愉快的香气,为其获得较高感官评价香气评分奠定了物质基础,且其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以及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87 mmol/L FeSO4·7H2O、73.99%和34.21%,具有显著性的抗氧化能力.不同加工工艺制作的蒲公英叶茶品质及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性,其中渥堆发酵工艺较为适合蒲公英叶茶的制作.

关键词: 蒲公英叶茶 加工工艺 品质 香气组分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降解真菌毒素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真菌毒素是食品中常见的一类低浓度高毒性天然毒素.真菌毒素污染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危害人体健康.由于真菌毒素性质稳定、难降解,在食品处理过程中难以去除,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高效的真菌毒素脱除技术.光催化降解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经济的高级氧化杀菌消毒技术,具有环境友好、反应温和、催化降解效率高等优势,目前逐步被应用于真菌毒素的降解.本文简要概述了光催化降解真菌毒素的基本原理,系统地阐述了利用不同半导体材料降解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并就将光催化技术应用于真菌毒素的降解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真菌毒素 光催化 解毒 异质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结合气调保鲜水培小白菜的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气调包装对水培小白菜保鲜效果的影响,以空气为对照组,探讨在2℃低温下不同气调包装组(5%O2+5%CO2,5%O2+10%CO2,10%O2+5%CO2,10%O2+10%CO2)对水培小白菜营养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小白菜的呼吸强度呈下降趋势,初始CO2 浓度为 5%,O2 浓度在5%—10%时有利于降低小白菜的呼吸强度;5%O2+10%CO2 和10%O2+5%CO2 处理组可溶性固形物下降速度相对缓慢;10%O2+5%CO2 组色差变化最小,感官品质较好,可溶性固形物、色泽、水分的含量较高,保藏效果最佳.研究对水培小白菜的贮藏保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水培小白菜 低温 气调包装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促腐菌剂对稻麦轮作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的影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小区的试验方式,通过分析常规施肥+秸秆还田(CK)和常规施肥+秸秆还田+秸秆促腐菌剂(IT)两个处理土壤团聚体、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以及phoD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稻麦轮作秸秆还田条件下秸秆促腐菌剂配施对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及解磷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腐菌剂处理秸秆腐解率显著提升42.1%,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显著增加,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显著提升46.7%,大团聚体数量(R0.25)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增加62.5%和22.2%,但无显著差异。促腐菌处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以及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11.8%、59.8%、62.6%和33.8%,但土壤pH、EC以及腐殖酸、全量氮磷钾和速效钾含量等无显著差异。促腐菌处理小麦产量增加不显著,而籽粒全磷含量较CK显著提升28.1%。基于phoD基因的微生物群落对比分析,IT处理显著增加了phoD微生物群落物种数量,同时显著改变phoD微生物群落结构,但两个处理phoD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phoD微生物群落结构与pH、速效氮和MWD均呈显著相关。添加秸秆促腐菌剂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和优化土壤phoD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有效改善农田土壤磷养分的供应效率。

关键词: 秸秆促腐菌剂 腐解率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phoD微生物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抗灰霉病机理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灰霉病是危害葡萄生产和采后贮藏过程中最主要的真菌病害之一,因其分布较广,对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影响.通过阐述葡萄灰霉病的发生现状、灰霉菌生物学特征和侵染特性,以及葡萄抗灰霉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对防治灰霉病危害提出展望.利用中国野生葡萄品种的灰霉病抗性特征,培育和改良抗病新品种将成为葡萄抗病研究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葡萄灰霉病 生物学特性 致病机理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