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陇东黄土旱塬不同耕作方式及施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陇东旱塬覆盖黑垆土的土壤上,通过3年冬小麦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及不同施肥处理对旱塬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深耕配施有机无机肥有利于作物高产和提高WUE;免耕年限增加不利于产量的增加;随着耕作年限的延长,传统耕作和免耕配施有机无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传统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试验前的11.75 g/kg提高到13.0 g/kg,提高了10.6%,免耕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试验前的11.75 g/kg提高到13.93 g/kg,提高了18.6%。从产量、WUE和土壤养分等方面综合分析,在陇东旱塬以传统深耕配施有机无机肥有利于增加作物产量,提高WUE,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因此,传统耕翻配施有机无机肥是目前陇东黄土旱塬培肥土壤和抗逆减灾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冬小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SiO_x涂膜对灵武长枣采后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八成熟灵武长枣果实为试材,研究了纳米SiOx涂膜对不同温度贮藏灵武长枣果实品质变化及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x涂膜处理能够显著降低霉烂果率、转红果率,减缓贮藏中后期果肉硬度下降和VC氧化分解,防止水分散失,提高贮藏中后期脆好果率,有效提高常、低温贮藏枣果的淀粉含量,显著提高常温贮藏灵武长枣果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梗部的增加幅度高于果部,从而保持枣果采后品质,延缓果实的后熟软化,延长其贮藏保鲜期。

关键词: 灵武长枣 涂膜 贮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甘肃农业科技 2010

摘要:对甘肃省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规律、发生特点和发生原因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根结线虫病在甘肃省保护地蔬菜生产中主要为害黄瓜、番茄、西瓜,其次是西葫芦、芹菜、茄子、辣椒。保护地的温湿度条件适宜根结线虫的活动,随着我省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上保护地复种指数高,连茬、重茬严重,该病在甘肃省发生为害严重,防治难度加大。

关键词: 保护地蔬菜 根结线虫病 发生 原因分析 甘肃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河西绿洲灌漠土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自然供给能力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甘肃河西绿洲粮食高产、稳产、高效生产能力及土壤养分资源管理水平,通过设置于甘肃河西绿洲长达25年(19822~006年)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研究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供给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5年不施用任何肥料或单施氮肥,会导致农田土壤生产能力严重衰退;氮、磷或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能使作物持续高产、稳产;随试验年限的延续,磷肥、有机肥增产效应逐渐积累,并表现出良好的渐进性和持续性;钾肥在试验开始后最初6年(19821~987年)无显著增产效应,中期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19881~992年),后期14年(19932~006年)显著增产。土壤磷素自然供给能力随试验年限的延续逐渐减小,而钾素的自然供给能力相对稳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河西绿洲 作物产量 土壤养分自然供给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贝母种子灌浆特性研究

草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5年生甘肃贝母种株,在盛花期挂牌标记开花一致的植株,从开花后第5天开始测定籽粒千粒鲜、干重和含水量,对种子灌浆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其种子标准化采收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甘肃贝母种子千粒鲜重在开花后66 d达到最大,随后迅速下降到接近干重的水平。籽粒干重变化的趋势呈"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快增期在花后41~66 d,至花后97 d灌浆结束。灌浆速率呈"快-慢-快-慢"规律,因降水出现1次低谷,籽粒脱水速率随灌浆进程而加快,含水量持续下降,籽粒含水量下降最快的时期为灌浆高峰结束期。籽粒干重与脱水速率和灌浆持续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籽粒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甘肃贝母种子灌浆速率受天气的影响大,籽粒脱水加快、干重趋于稳定是种子成熟的标志,采收期应在花后77~82 d(7月底-8月初),种果尚未开裂,种子含水率在40%以下,茎杆尚未完全枯黄时为最佳。

关键词: 甘肃贝母 籽粒灌浆 Logistic方程 采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AL-TIME PCR方法测定转基因小麦中外源基因拷贝数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方法检测7株转基因小麦中外源半夏凝集素基因的拷贝数。以小麦蜡质基因(wx012)作为内参基因,以未转基因小麦基因组DNA为内参基因标准品进行5倍梯度稀释得到内参基因CT值与起始模板量的相关性标准曲线:y=-0.2667x+6.98;以含半夏凝集素基因(pta)的质粒DNA为目的基的因标准品同样进行5倍梯度稀释,建立目的基因CT值与起始模板量的相关性标准曲线:y=-0.2118x+4.53。通过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分别获得每一样本中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的CT值,将CT值分别代入标准曲线计算该样本中内参基因和目的基因起始模板量,目的基因与内参基因起始模板量比值即是目的基因在该转基因植株中的拷贝数。计算结果为:单拷贝的有1株,2个拷贝1株,3拷贝和4拷贝的各有2株,其中有1株为假阳性植株。

关键词: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 C_T值 pta wx012 转基因小麦 拷贝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配保鲜剂对半熟化马铃薯丝低温贮藏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2010

摘要:以马铃薯为试材,研究复配保鲜剂对半熟化马铃薯丝低温贮藏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5)℃贮藏条件下,与对照相比,用复配保鲜剂处理能明显抑制半熟化马铃薯丝的呼吸强度,降低PPO和POD的活性,减少失水率,延缓VC和还原糖含量的下降,可使马铃薯丝的保鲜期达到30 d以上,并保持其正常的食用品质。

关键词: 马铃薯丝 半熟化 保鲜剂 生理生化 低温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小米)面粉冷冻调理水饺工艺研究

中国食品工业 2010

摘要:谷子(小米)面粉经过加工复配后,得到谷子(小米)水饺面粉,按照冷冻调理食品工艺加工的谷子(小米)水饺,经过6个月冻藏(-18℃),饺子没有裂纹、外表没有明显的冰霜以及脱水皱缩现象,表明谷子加工冷冻调理食品水饺工艺可行。

关键词: 谷子(小米) 水饺 冷冻调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河西地区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分析

甘肃农业科技 2010

摘要:通过不同光合作用模式各影响参数的分析,明确了甘肃河西地区冬小麦产量的理论上限值和主要决定因素,同时经过试验筛选确定济麦22是河西地区适宜推广的冬小麦品种。

关键词: 冬小麦 光合作用 生产潜力 河西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苹果生产技术

果农之友 2010

摘要:有机苹果生产技术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认证标准生产、加工、并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果园及苹果产品。根据有机食品种植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而生产的,经过有机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