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棉花-花生轮作模式对土壤养分及其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棉花-花生轮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变化规律,为新疆绿洲农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为长期定位试验,设棉花-花生、花生-棉花、花生-花生(对照)、棉花-棉花4个处理(对照),于各轮作作物收获后取土样,测定0~20 cm, 20~40 cm, 40~6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棉花-花生轮作下,0~2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是棉花连作的2倍左右,且土壤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棉花连作,在0~40 cm土层花生连作的土壤全氮含量最高,棉花-花生轮作的土壤水解氮含量最高;棉花-花生轮作的花生、棉花产量均高于连作棉花、连作花生,且棉花-花生轮作,较花生-花生连作的花生增产16.33%;2017年花生-棉花轮作下,棉花产量较棉花轮作增产8.2%。【结论】棉花-花生轮作模式可以提高连作棉田土壤肥力,提高棉花和花生产量。

关键词: 轮作 棉花 花生 土壤养分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特色乳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新疆特色乳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新疆特色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现场访谈、实地调研、大数据分析等方法采集信息与数据。【结果】新疆特色乳品种繁多,有骆驼乳、驴乳和马乳等,已占据我国特色乳产业的50%。新疆驼乳企业有32家,拥有旺源、中驼、新驼、金驼、骆甘霖、天宏润等品牌,2021年销售额约15×10~8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5%。新疆特色乳虽然种类繁多,但产业链条不完善,产品附加值尚不高,需加大政策扶持、完善产业链条、加强品牌建设和夯实特色奶安全基础等。【结论】新疆骆驼乳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市和哈密市,驴乳主要分布在岳普湖县等,马乳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仅有伊犁那拉乳业集团,特色乳产品主要以纯奶粉为主,液态奶、调制奶粉、奶片为辅,衍生产品有肉制品、护肤品和生物制剂等。

关键词: 特色乳 调研 质量安全 全产业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中颗粒肥搅拌器数值模拟及性能分析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我国农业用水较大、颗粒肥溶解不完全易对灌溉系统造成堵塞及混合液体混合不均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混肥搅拌器.利用ANSYS对搅拌器的应力及模态进行分析;在FLUENT模块中,采用多重参考系(MRF)方法建立基础模型,利用欧拉方程与k-?方程对混肥区域流场、流速和湍流动能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搅拌器变形区域主要集中在圆筒支撑上,其变形较小;搅拌器最低频率为30.536 Hz,外部激励与固有激励比值为1.7,则搅拌器与外部结构不会发生共振.对不同搅拌速度下的吸入及排出性能进行分析,对比搅拌器混合时间.当搅拌速度为800 r/min时,圆筒式搅拌器可表现出最优性能.

关键词: 灌溉施肥 搅拌器 数值模拟 流场分析 颗粒沉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硼肥和保水剂配施对甜菜硼吸收利用的影响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菜品种‘Beta 796’和‘ST 13092’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以施硼量为主区[包括施硼量0 kg·hm-2(M0)、1.2 kg·hm-2(M1)、2.4 kg·hm-2(M2)、4.8 kg·hm-2(M3)],保水剂为副区[包括保水剂施用量0 kg·hm-2(Z0)、75 kg·hm-2(Z1)],研究硼肥和保水剂配施对滴灌甜菜硼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硼含量随施硼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M2处理达到最大。甜菜不同器官硼含量表现为叶片>叶柄>块根,其中M2处理条件下甜菜叶片、叶柄和块根硼含量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6.09%~54.55%、7.17%~49.68%和11.08%~73.70%。与叶丛期相比,收获期甜菜叶片和叶柄硼积累量占比分别降低8%~19%和3%~7%,块根硼积累量占比提高14%~24%。施用保水剂后,甜菜叶片、叶柄和块根硼含量较不施用保水剂处理分别提高10.56%~32.73%、3.66%~25.04%和20.11%~57.38%。相同处理条件下,‘Beta 796’叶片、叶柄和块根硼积累量比‘ST 13092’提高0.45%~15.64%、0.89%~13.72%和1.15%~15.79%。‘Beta 796’和‘ST 13092’品种的硼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42.43%和37.89%。因此,将3.1~3.5 kg·hm-2硼肥和75 kg·hm-2保水剂在叶丛期随水滴施能够实现甜菜增产增效,为新疆甜菜可持续生产管理提供了案例支撑。

关键词: 甜菜 硼肥 保水剂 硼吸收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甜瓜品种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与基因编辑植株的快速获取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甜瓜品种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与基因编辑植株的快速获取。【方法】选用巴吾顿、老汉瓜、其里甘、新密杂11号(86-1)4个甜瓜品种的子叶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侵染甜瓜子叶,采用组织培养法建立老汉瓜的遗传转化再生体系,运用PCR法检测获取基因编辑植株。【结果】从4个甜瓜品种中筛选出老汉瓜为优势品种作为外植体,在MS+6-BA 1.0 mg/L+NAA 0.05 mg/L培养基预培养2 d和共培养3 d,在MS+6-BA 1.0 mg/L+NAA 0.05 mg/L+潮霉素5 mg/L+头孢霉素250 mg/L筛选培养基上继续培养7 d,在MS+6-BA 1.0 mg/L+NAA 0.05 mg/L+潮霉素5 mg/L+头孢霉素250 mg/L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培养1~2周可见长出的小芽,将诱导芽分别放置于不加潮霉素和加潮霉素的芽伸长培养基上培养,诱导芽在不加潮霉素的芽伸长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比加潮霉素的培养基生长快,可使芽生长至2叶苗期缩短3周,在无菌环境下剪去一个芽提取DNA,并采用RT-PCR方法检测获得21株转化植株。【结论】筛选出基因编辑植株嫩芽,不加潮霉素的芽伸长培养基可将获得基因编辑植株周期缩短3周。

关键词: 甜瓜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基因编辑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南疆春播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通过研究新疆南疆正播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探索适宜南疆的玉米种植密度。以‘天玉1885’为供试材料,分别在南疆平原区和冷凉区设置6个种植密度,研究2个不同气候区域的玉米最佳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平原区种植密度为9.00万株/hm2时,田间秃尖率和空杆率最低,分别为7.5%和1.9%,穗行数、千粒重和产量较其他处理高,分别为17.8行、348.7 g和15246 kg/hm2;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和8.25万株/hm2处理下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和单棒穗重较高,但是有效穗数较低,产量仅为13232 kg/hm2和14859 kg/hm2;种植密度为9.75万株/hm2、10.50万株/hm2和11.25万株/hm2的处理,虽田间有效穗数最高,但秃尖率、秃尖长、空杆率、单棒穗重、千粒重较低,不易获得高产,产量仅为14529 kg/hm2、13394 kg/hm2和12282 kg/hm2。冷凉区种植密度为10.50万株/hm2时,穗长、行粒数、单棒穗重、穗粒数较其他处理高,产量表现突出为17997 kg/hm2;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9.00万株/hm2和9.75万株/hm2的秃尖长、空杆率、有效穗数较其他处理低,虽千粒重较高,但产量不高,为13908 kg/hm2、14429 kg/hm2和15825 kg/hm2;种植密度为11.25万株/hm2和12.00万株/hm2的处理,虽有效穗数较高,但穗长、单棒穗重和千粒重较低,导致产量不突出,为16581 kg/hm2和15714 kg/hm2。研究发现,平原区玉米种植密度为9.00万株/hm2、冷凉区玉米种植密度为10.50万株/hm2时,植株可通过自身调节协调个体优势和群体结构,获得较高产量。试验结果为南疆春播玉米高产种植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 种植密度 玉米 新疆南疆 穗部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减施与钾协同共效对加工番茄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系统分析氮磷减施与钾协同作用对加工番茄的生长、养分吸收分配和产量变化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加工番茄生长的氮磷钾肥用量,为加工番茄的优质高产及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加工番茄为研究对象,设5个处理。处理1:常规氮磷肥(常规NP);处理2:90%氮磷肥(90%NP);处理3:80%氮磷肥(80%NP);处理4:90%氮磷肥和钾肥(90%NP+K);处理5:80%氮磷肥和钾肥(80%NP+K)。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氮磷减施条件下对加工番茄的品质无显著差异。与常规NP处理相比,90%NP、80%NP处理无显著降低加工番茄的生物量、产量和N、P、K的养分吸收量,90%NP处理优于80%NP处理。【结论】氮磷肥减施条件下配施用钾肥,可以提高加工番茄的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氮磷钾肥 产量 生物量 加工番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用油菜中优势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饲用油菜(Brassica napus)青贮中天然附着的优势乳酸菌,明确其对饲用油菜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为饲用油菜资源高效饲料化利用提供指导.首先利用分子生物学法(16S rDNA测序)对分离出的乳酸菌进行鉴定,鉴定出的乳酸菌菌株进行产酸和生长特性分析.进一步将筛选的优势乳酸菌接种至饲用油菜中青贮,采用裹包青贮法,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CK)处理不接种菌株;布氏乳杆菌(LB)处理接种布氏乳杆菌,接种量为2×108 CFU/g;屎肠球菌(EF)处理接种屎肠球菌,接种量为2×108 CFU/g;布氏乳杆菌+屎肠球菌(LBEF)处理接种布氏乳杆菌+屎肠球菌(1∶1),接种量均为1×108 CFU/g.结果表明:1)试验共计分离出26株乳酸菌,鉴定后得出25株为布氏乳杆菌,1株为屎肠球菌,其中2株表现出最强的产酸和生长特性.2)发酵60 d时,LBEF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和丙酸含量显著低于CK和EF处理(P<0.05);EF和LBEF处理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CK和LB处理(P<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CK和LB处理(P<0.05);LB、EF和LBEF处理的pH、氨态氮含量、霉菌数量均显著低于CK处理(P<0.05).3)开包5 d时,EF和LBEF处理的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CK和LB处理(P<0.05),LBEF处理的丙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处理(P<0.05),LB和LBEF处理的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处理(P<0.05),LBEF和LB处理的酵母菌和霉菌数量显著低于CK和EF处理(P<0.05).由此可见,在饲用油菜青贮中联合接种布氏乳杆菌和屎肠球菌,可利用底物较少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以降低发酵体系pH,抑制蛋白质腐败和霉菌生长,提高饲用油菜有氧稳定.

关键词: 饲用油菜 乳酸菌 青贮 营养品质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个枣品种茎段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经济林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索植物激素对枣茎段不定芽诱导、增殖与生根的影响,确立各培养阶段最佳的培养基激素配比,建立枣组织培养高效再生植株的体系。【方法】以‘赛蜜酥’‘伏脆蜜’当年生枣头枝茎段作为外植体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接种前不同浓度NaClO消毒处理不同时间对污染率、褐化率和成活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不同种类植物激素对外植体不定芽诱导、增殖继代和生根的影响,筛选最佳的外植体消毒方式以及最适合不定芽诱导、增殖与生根的激素种类与浓度配比。【结果】当以‘赛蜜酥’‘伏脆蜜’当年生枣头枝茎段为外植体时,最佳外植体消毒方式为75%乙醇处理30 s+2%NaClO溶液处理5~10 min,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IBA+0.010 mg/L TDZ+30 g/L蔗糖+5.6 g/L琼脂,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IBA+0.006 mg/L TDZ+30 g/L蔗糖+5.6 g/L琼脂,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mg/L IBA+0.1 mg/L NAA+0.3 g/L活性炭+15 g/L蔗糖+5.6 g/L琼脂。【结论】构建了‘赛蜜酥’‘伏脆蜜’2个枣品种的茎段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

关键词: 茎段 组织培养 快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脱叶催熟剂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棉花 2024

摘要:合理使用脱叶催熟剂,助力棉花机械采收,是机采棉农艺配套技术的关键.脱叶催熟剂的合理使用能够提高机采棉脱叶吐絮的效率与质量,提高采净率,降低籽棉含杂率,有效提升机采棉品质.目前机采棉脱叶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脱叶催熟剂效能不一致、用量不规范,脱叶催熟剂效果受温度影响较大,脱叶催熟剂剂型与喷施装备的适配性不足等,影响脱叶效果,导致籽棉含杂率高,棉花品质差.评述了机采棉脱叶催熟剂及其施用技术的现状,总结提出棉花脱叶催熟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棉花脱叶催熟剂的使用前景和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 棉花 脱叶催熟剂 喷施技术 脱叶效果 催熟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