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不同类型氮肥及施用量对马齿苋生长发育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提高氮肥利用率为着眼点,对2种类型氮肥(尿素、复合肥),不同施用量(75、150和225 kg·hm-2)对马齿苋的生长发育及氮肥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施氮量增大,植株氮素累积量增加,氮生理效率、氮肥效率下降,氮肥利用率(NUE)、光和荧光能力先升后降。与尿素相比,施用复合肥马齿苋鲜菜产量更高,可溶性蛋白积累更明显,在150 kg·hm-2施氮水平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植株吸氮量、氮生理效率、氮肥效率以及氮肥利用率方面复合肥略高于尿素。马齿苋花期后,植株叶、茎的氮素含量开始转运,且转运量高N>低N>不施氮,叶片>茎;氮肥利用率、可溶性蛋白、Vc含量和光合荧光能力均低于花期前。

关键词: 马齿苋 氮肥 叶绿素荧光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进口大豆中菜豆晕疫病菌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对进口大豆样品中菜豆晕疫病菌的快速检测,本研究根据菜豆晕疫病菌的argK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52B/8F和24B/24F,建立了巢式PCR检测方法,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此检测方法对多种参试菌株进行检测时,只有菜豆晕疫病菌呈阳性反应,而其他病菌不产生扩增反应;巢式PCR检测方法对菜豆晕疫病菌基因组DNA和菌悬液检测时,其灵敏度分别达到0.916×10-4ng/μL和2.4×103CFU/m L,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 000倍。在对100份进口大豆样品检测时,3份样品扩增到了特异性条带,测序分析结果证明3份大豆样品中携带的病菌确实为菜豆晕疫病菌。本研究所建立的巢式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并且检测准确率高等特点,可用于口岸菜豆晕疫病菌的检测。

关键词: 菜豆晕疫病菌 巢式PCR 检测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F-DF-1细胞的保存期试验及致瘤性鉴定

中国家禽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DF-1细胞的保存期及其传代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将来源于ATCC的DF-1细胞建立细胞库,取液氮保存12、24及48个月的DF-1细胞复苏,经3次传代后,观察不同批次细胞的生长特性并接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研究各批次细胞出现病变的时间及病毒含量;同时制备不同代次细胞的染色体并进行核型分析;对基础细胞库14代和最高代次60代的DF-1细胞进行致瘤性检测。结果显示,DF-1细胞在液氮中保存48个月,对细胞生长特征及增殖病毒无明显影响,经传60代后的细胞,染色体核型无明显差异且无致瘤性,表明DF-1细胞在传代过程中是稳定且安全的。

关键词: DF-1细胞 保存期 致瘤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飞虱2种热激蛋白基因Hsp70的克隆、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是一种分布广,对环境有很强适应性的重要水稻害虫。热激蛋白70(Hsp70)家族是与生物体环境适应最为密切的一类蛋白质。本研究通过RT-PCR与RACE技术克隆灰飞虱Hsp70基因,利用生物信息方法分析了该热激蛋白的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该基因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温度条件下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克隆了Hsp70基因的2种c DNA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Ls Hsc70(Gen Bank登录号为KF660252)和Ls Hsp70(Gen Bank登录号为KF660251)。Ls Hsc70全长为2 399 bp,编码657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等电点为5.3,分子量为73 000;Ls Hsp70全长为2 468 bp,编码690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等电点为5.8,分子量为74 900。Ls Hsc70和Ls Hsp70的氨基酸序列中均含有Hsp70蛋白质家族的3个签名序列及1个ATP-GTP结合位点。系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与多种昆虫的Hsp70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不同发育阶段的灰飞虱体内Ls Hsc70和Ls Hsp70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Ls Hsc70在雄性成虫阶段表达量达到最大值,而Ls Hsp70的最高表达量在1龄若虫阶段。不同性别的灰飞虱成虫体内Ls Hsc70表达量有显著差异,而Ls Hsp70没有显著差异。高温和低温胁迫都可以诱导灰飞虱体内Ls Hsc70和Ls Hsp70的表达,在-4℃和-9℃的低温胁迫下,Ls Hsc70和Ls Hsp70分别达最大的表达量。在40℃,Ls Hsc70和Ls Hsp70表达水平均在处理后0.5 h时最高。而在-4℃,Ls Hsc70和Ls Hsp70的表达水平均在处理后1 h时达到最大值。结果表明灰飞虱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的Ls Hsc70和Ls Hsp70表达,来应对不良的环境温度。

关键词: 灰飞虱 热激蛋白70 发育 温度 实时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的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可追溯系统能够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升消费者的信心和实现食品安全事故的追责,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从关键环节、农产品中应用和应用主体的研究三方面对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进行了总结,并对可追溯系统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农产品质量 可追溯系统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升农业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以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简述了农业科技企业的基本内涵、功能,以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概括了农业科技企业的经营特点,提出提升农业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企业 生态农业 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盐经济植物海滨锦葵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海滨锦葵(Kosteletzkya virginica)是优良的耐盐经济植物,对开发盐土资源、发展盐土农业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综述了我国20多年来开发利用海滨锦葵种子、叶片、茎秆、块根、花朵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海滨锦葵 综合利用 耐盐植物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醉金香葡萄的引种表现及省力化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于江苏省镇江市引入醉金香葡萄,表现优质、高产、适口性好,具有浓郁的茉莉香味。在苏南地区适宜大面积推广。从园地选择、搭建棚架、挖定植沟、定植、灌溉、整形修剪、花穗整形、控产疏粒、植物生长剂处理、病虫害防治等几方面总结了醉金香葡萄的省力化栽培技术。

关键词: 葡萄 引种 优质 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刈割对NaCl胁迫下枸杞幼苗生物量、总黄酮及K~+、Na~+含量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施用NaCl处理为对照,研究了盆栽试验条件下刈割1次、刈割2次处理及0,0.3,0.6,0.9g/kg4个NaCl胁迫水平(分别以S0、S1、S2和S3表示)对中华枸杞和黑枸杞幼苗生物量、总黄酮及K+和N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刈割2次处理中华枸杞与黑枸杞幼苗总生物量显著增加,分别比刈割1次处理增加0.50~2.33g/盆和0.96~5.20g/盆,且NaCl水平越高,差异越明显;不同刈割措施下,中华枸杞均以S2处理总黄酮含量最高,为9.56~12.8mg/g,黑枸杞在刈割2次和刈割1次时,总黄酮含量分别以S1和S3处理最大,为8.52mg/g,15.8mg/g和9.18mg/g,且刈割2次处理总体有利于中华枸杞和黑枸杞总黄酮的累积;不同刈割措施下,中华枸杞与黑枸杞幼苗K+、Na+含量均以幼叶高于嫩茎,中华枸杞叶、茎中Na+含量以S2处理最高,黑枸杞则以S3处理最高;高浓度NaCl胁迫下(S2与S3处理),枸杞叶中的K+/Na+比值均以中华枸杞小于黑枸杞。

关键词: 刈割 NaCl胁迫 枸杞幼苗 生物量 总黄酮 K+和Na+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果型早熟无籽西瓜新品种苏梦1号的选育

中国果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苏梦1号是以西瓜品系WF101(四倍体)作母本、W38-4-3-6作父本杂交育成的小果型早熟无籽西瓜新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主蔓第一雌花节位在第6~8节;果实圆形,平均单瓜重2.66 kg,果皮绿色,覆深绿色条带;果皮厚7.8 mm,果肉红色,无籽,中心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0%,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00%,每667 m2产量2 669.9 kg,极耐贮运,果实发育期31天,全生育期112天;在江苏省适宜大棚栽培。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无籽西瓜 品种 苏梦1号 早熟 小果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